• 3

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2020-09-02 1:16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市場
sun555196 wrote:
致敬上篇預測文使之背(恕刪)

你就是那個新手嗎?
覺得你依然只停留在數字大小的階段, 並沒有深入學習更進步的學問

問個基本問題就好
30年前的100元跟現在的100元價值一樣嗎?





技術指標會告訴你: 是一樣的.....



盡信書不如無書
sun555196 wrote:
致敬上篇預測文使之背(恕刪)

頭香


收到

meridian wrote:

你就是那個新手嗎?...(恕刪)

對於你技術分析不深的人我懶得說那麼多,你用基本面看股價卻不知何時停損停利,沒技術指標也只是盲從而已,到最後不是賺太少就是被嚇出場而已,至少我用技術指標逃過萬點崩盤3次,而你只是拿著大戶最後的新聞自慰而已
sun555196 wrote:
對於你技術分析不深的(恕刪)

1.你有看過大戶或法人或你所謂的黑手依照技術分析買賣股票? 顯然沒有不是嗎? 法人們靠的是基本面分析, 以股票估值做買賣依據

2.技術分析是看著後照鏡開車的意思嗎? 看著後照鏡可以知道前面的路是什麼樣?

3.技術分析是幾十年前的產物, 那時候的股市連電腦化都還沒有, 現在已經是科技時代了, 你所謂的技術分析現在面臨到AI的挑戰, 所有的定性定量分析都可以用電腦完成, 美股現在有70%的交易是程式交易, 你拚得過電腦? 就算台股沒那麼高, 台股的市場效率也不是幾十年前可以比的了, 投機要長期打敗市場很難

以效率市場假說來判斷, 我認為台股的效率已經走到技術分析無法賺到超額報酬, 基本面分析免強有用的程度了
再高下去(像美股那樣), 就要靠內線消息才能賺到超額報酬
所謂的超額報酬是指獲利超過把資金全押大盤指數
我信奉的是指數投資, 停損停利是沒有意義的事情, 也只有指數投資敢不停損停利
這個板上很多家財萬貫且大部分資產都在股市裡面的大大, 應該很能理解我所講的道理
試問你過去這麼多年的操作方式, 你敢把你總資產70%以上的資產投入股市嗎?
如果只敢投入30%或更少, 其他是用定存, 儲蓄險, 房地產, 或其他相對較安全的方式存在, 就算躲過了萬點下跌, 績效除非是大盤漲幅的兩倍以上, 否則你根本不可能獲得超額報酬

以發行量加權報酬指數來說
92年是4500, 109年是24000
92年投入1000萬, 現在已經有5000萬了
大盤這17年來年化報酬率10%, 請問這些年來你的總資產年化報酬率如何?
如果比大盤還差, 又為什麼覺得技術分析有用呢?
sun555196 wrote:
你只是拿著大戶最後的新聞自慰而已

補充一下, 在我眼中"大戶"只有各國央行
而大戶中的最大戶最近公布了平均通膨目標政策(雖然大家早就預期到了, 所以股市沒反應)
這等於是宣告這一兩年風險資產只要回檔都是買點!

你口中的大戶再怎麼屌也撼動不了各國央行的決策, 所以我連看都不看
我的投資是分散全世界的
很邪。你要信啊!
sun555196 wrote:
致敬上篇預測文使之背...(恕刪)
偉大的經濟領頭羊

QE是一種非常規的貨幣政策,其操作由一國的貨幣管理機構(通常是中央銀行)通過公開市場操作,以提高實體經濟環境中的貨幣供應量。中央銀行的操作,相當於間接增印鈔票。

sun555196 wrote:
致敬上篇預測文使之背...(恕刪)

台股目前位階我也是不看好了,但美股就不一定囉~

大多數人依然有「失業率這麼高股市憑什麼漲?」這個疑問。
但其實美股早有人做過資料區間長達近百年的研究,結論是「股市和失業率之間沒有正相關」
也就是「失業率高不代表股市會熊」,「失業率低也不代表股市會牛」,二者之間沒有關聯。
為啥研究結論和我們心理直覺的「失業率高股市當然應該跌」完全不同?
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失業率是落後指標,而股市還包含了對未來的預期。

現階段把台股獲利出清,但是抱一堆現金在手又不知道如何是好的人,美股還是可以買的
sun555196 wrote:
致敬上篇預測文使之背...(恕刪)

靠北靠畝靠三洨,秀你的對帳單再來靠腰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