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為什麼賺4%都覺得很難?

只要求報酬4%,有甚麼投資工具可以穩穩達成?
特別股, 有時間提前收回問題 5到7年後,利率可能會變
定存股,可能會遇股災
債券,現在好沒有4%
2020-08-29 22:40 發佈
美國優先股不會低於每年4%
不過你會有稅金/匯差問題
投資級至少還有4.5%以上
至少可收5年...中間自己再換股..又可延長收息期間
無良網管..系統正在準備文章內容, 請稍待...
lovehandle wrote:
為什麼賺4%都覺得很難?


我來猜一下,因為小小冒些風險,往往賺的都不止 4%,所以有賺的時後,想要只賺 4% 的確有點難。

真正難的倒不是想要賺 4%,而是想要每固定一段時間就清算一次淨值,而每一次清算就想要看到大於 4% 的淨利。難的原因在於,制定這個條件的人,把「每一段時間」固定住了。

如果願意變動一下參數,以達到 4% 為目標,但不要限定期間。應該會發現,海闊天空。有時比平常短許多時間就達到,有時比平常花久一點達到。這樣會容易許多。
金融股
lovehandle wrote:
只要求報酬4%,有甚...(恕刪)
lovehandle wrote:
只要求報酬4%,有甚麼投資工具可以穩穩達成?

年化報酬率4%實在不苛求,短期內例如一年或者5~7年內應該可以達成,買銀行股就行。或者買特別股也行。
若要長期例如20年或30年則不敢保證。主要原因就是未來的不確定性。
股市裡就如在賽馬群中尋找一匹獲勝機率是2分之1,賠率是1賠3的馬。
myballsonfire wrote: 如果願意變動一下參數,以達到 4% 為目標,但不要限定期間。應該會發現,海闊天空。 ...(恕刪)


前輩說的好。台股、美股等,長期的年化報酬率都有4%的2倍喔!

不會選股的話,選台灣50、標普500等ETF都是不錯的選擇。
因為現在定存利率不到1%,多數人只好把錢拿出來追逐相對高利的股票,害得股票殖利率越來越低。

我有一檔股票,15年前股利配發3元,股價不到30元;15年後,股利縮水不到一半,股價卻超過50元,呵~結果還是有人會買,因為殖利率比定存高。....挑股的標準也是需要調整,與時俱進的,不然會完全不敢進場的。

仔細想想還蠻恐怖的,原來現在很多股票族,尤其是股票定存族的財富數字是建立在「低利率」基礎上,那萬一有一天利率回升,那是不是要趕緊拋掉手中股票?...
基本上知道CPI的人,越不喜歡定存


銀行裡的保守型理財產品
我自己是比較愛在銀行買定存股
如:標普500

這是最近這50年標普500的走勢

詳細可以自己Google查SPY

投資一定有風險,股票投資有賺有賠,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
lovehandle wrote:
只要求報酬4%,有甚...(恕刪)
只求4%好像太少了
lovehandle wrote:
只要求報酬4%,有甚...(恕刪)


很多人都在追求報酬率,幾%幾%的或是要跟大盤比!
我一直認為這是假議題,真的超過幾%又怎樣?夠用嗎?

又怎麼算%數,母數是什麼?現金部位算在內嗎?不動產部位算在內呢?
真的不容易算!

我通常一年結算一次,大概知道總數多少就好。
因為還沒退休,總數比去年多,而且多出來比薪水收入多,代表投資有賺就滿意了。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