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產業來講,除了電子科技類股以外,其實在後疫情時代下,傳產類股在Q3也將快速的復甦,但傳產類股在Q3的挑選方式與電子類股卻有些許的不同,電子股只需注意Q3整體營收情況及下半年的產業展望,但傳產類股因疫情影響,會出現所謂的『贏者全拿』現象,原本體質差的公司在後疫情時代下,不容易恢復到原有的訂單水準,反之原本體質健全的公司,反而會在疫情期間接到更大量訂單,提升整體市占率。
檢視傳產類股的體質是否健全,無法單憑EPS及營收來判斷,因傳產業容易出現存貨過多、外部帳款欠款時間過長等問題,因此建議要從公司的『資金結構』來判斷,體質是否健全、是否有能力吃下同業中的外溢訂單,重點觀察指標在於「負債比」、「現金週轉天數」、「速動比率」、「存貨週轉天數」,這四項指標分別可以看出公司的槓桿程度、現金流動性、償債能力、存貨銷售狀況,如四項都優於其他同業,代表體質相對穩健,因此就算是原有訂單不足的情況,也很容易就可以取得同業所流失訂單,有助提升下半年整體營收。
就以這幾個面向來看,符合條件的有自行車業的巨大、美利達,紡織業的儒鴻、聚陽,製鞋廠的豐泰、寶成,而其中巨大、美利達股價已經提前反應,目前基期偏高,後續可持續留意尚在低基期的1476儒鴻、1477聚陽、9910豐泰、9904寶成。
更多精準的預測
歡迎免費加入↓↓↓
Telegram:【鐘崑禎分析師】
Line ID搜尋:【@we178】鐘崑禎分析師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