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dpeggy wrote:看不懂誰會買這種負利(恕刪) 為了資本利得啊舉例來說, 若有某檔-1%利率的債券票面價格100元兩年後跌到-2%的時候票面價格可能變成110元, 那麼你就賺了約7~8%簡單說, 買這種負利率債券並不是為了領配息, 而是在賭未來利率會更負
philipe05013835 wrote:大大以純理論角度的說(恕刪) 正常會發"負殖利率"債券的, 一定是不會倒的機構有違約風險的機構不可能發負殖利率還有人買舉例來說, 大國現在可以發負殖利率國債且依然有人買, 美國的一些航空公司發債要多少%才會有人買呢?
meridian wrote:為了資本利得啊舉例來(恕刪) 這種說法沒有錯,但是我個人認為是絕大多數是金融、銀行、保險那種公司(還有退休金基金),才是真的買家!當然也有跨國大公司和避險基金在買,但是債券負利率,就是因為財富不均/少數人掌握50%以上的資產,當發生貨幣流動性不足狀況下,發行貨幣當局避免金融崩塌,間接造成的結果。這個有關金融的學問在這一兩百年發展太多元!!!各個銀行學、會計規則、保險........各個金融領域都有本身演進與學說理論,重點還沒有對錯之分!!!發展出來的派系都說他們的見解言之有理。
meridian wrote:正常會發"負殖利率"...(恕刪) 大大說的好,其實我覺得各國公債大多是各國自己的銀行/保險/退休基金在買,也許有些跨國大公司在買(台積電就有),避險基金應該不會買吧!!!(就存在各國大銀行流動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