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進入不惑之年也已經好幾年去了,對於職場的生態及大環境改變也開始對於未來想做提早的退休理財規劃。
運氣好於早年投資房地產赚入第一桶金,以房租收入當作目前的投資標的。
但產生的報酬率其實也沒有想像中的高,還需處理租客過濾及一些相關修繕問題,也擔心未來房市有泡沫化的可能性。
從來不擅長投資理財的我最近參考01版友的建議,也試著操作股票小賺了一點,但想要的是較長期投資規劃,期望年報酬率能落在5~7%間,特發文請教本版成功人士及對投資頗有心得的版友,能提供一些經驗供小弟參考,謝謝。
1.民生內需股(搜尋一下「新光內需收益」ETF的成分股,從裡面挑兩、三檔你喜歡的公司買進。)通常每年配息一次。或者就直接買這檔ETF,但是成交量太小,很冷門。40%
2.有配現金的股票型ETF。通常每年配一次或兩次。30%
3.有配現金的債券型ETF。通常每年配四次,如果買3檔不同日期配息的ETF,就等於每個月都有配息現金流流入。而且大多是海外所得,每年100萬以內有節稅的效果。但是年化配息率大多不到5%。30%
巴菲特前幾天的發言表示,現階段買股票比買債券好(股票因疫情導致價格下跌,逢低買進),如果不懂選股的投資人,買史坦普500ETF,長期持有就好。
巴菲特以美國公司為主,臺灣投資人也可以用這個大方向去思考。巴菲特買的是可口可樂、美國銀行、蘋果等他看得到、看得懂的公司。(還有航空公司,結果慘賠)
dean19781218 wrote:
從來不擅長投資理財的我最近參考01版友的建議,也試著操作股票小賺了一點,但想要的是較長期投資規劃,期望年報酬率能落在5~7%間,特發文請教本版成功人士及對投資頗有心得的版友,能提供一些經驗供小弟參考,謝謝。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