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多久前因為市場大跌導致我跟老婆在投資這塊意見有點分歧,因此有詢問大家市場下跌是不是更應該堅持定期定額,大部分的網友算是跟我看法一致,認為定期定額是為了平均成本,所以跌的時候更應該要繼續扣款下去
另外也有網友說我的基金這波只跌11%波動算是相當低,是安全的投資標的, 要我放心投,並表示很快就會漲回去,看到大家的回覆真的是幫我跟老婆打了一劑強心針,讓我們能繼續堅持自己的投資策略,真的很感謝每次有問題上來詢問大家都會很熱心的提供建議
當然也有網友有不同意見,不認同定期定額,覺得定期定額只是好理解,不代表是好方法,但對我老婆這種比較保守,又沒什麼投資經驗,一些投資相關知識也沒有到非常理解的投資新手來說,實在不敢玩短期價差,畢竟常說『新手死在接刀子』
拉回正題,我這次想問的是有網友建議可以定期不定額,效率會更高,我自己一方面是覺得定期定額本來就是要平均成本,所以在低點的時候加碼買入,拉低平均成本這點是合理的,的確應該是能提高未來的報酬,但一方面又覺得定期定額是為了要避免掉人為的不準確判斷,如果還自己設定加碼時間點及加碼金額這樣不就加入了過多的人為判斷了嗎?因此想知道大家對定期不定額的看法,也好奇有在用定期不定額你們是怎麼設定加碼時間點及加碼金額的?
另外補充一下,有網友提到手續費的問題,要我思考假設每月扣一萬和一年扣12萬哪個手續費高的問題,雖然我是跟銀行買,但智能投資沒有所謂的申購手續費、再平衡費用、平台設定費等一堆有的沒的費用,就只會收一筆信託管理費,但我用的國泰目前是連這筆信託管理費都沒收,所以我每個月扣一萬跟一年扣12萬的手續費是一樣的,而且再平衡也不用錢,老婆三月底收到再平衡通知後目前績效是已經回到-6.5%,這幾天看國外股票一直再漲,希望可以趕快回到正的數字
tonychang1018 wrote:據我所知,大部分平台兩者應該都是一樣的才對!
要我思考假設每月扣一萬和一年扣12萬哪個手續費高的問題,雖然我是跟銀行買,但智能投資沒有所謂的申購手續費、再平衡費用、平台設定費等一堆有的沒的費用,就只會收一筆信託管理費,但我用的國泰目前是連這筆信託管理費都沒收,所以我每個月扣一萬跟一年扣12萬的手續費是一樣的(恕刪)
我在你的另一樓會這麼回並不是針對你,也沒引你的言,
而是回應某一樓說的:『定期定額越久你的手續費就被吃得越多』
因為我的理解是假設在某平台申購定期定額和單筆的手續費百分比是一樣的話,
那不是和申購總金額相關聯嗎?怎會和次數相關聯?
以上有誤請指正~
tonychang1018 wrote:不管是定期定額或不定額,
當然也有網友有不同意見,不認同定期定額,覺得定期定額只是好理解,不代表是好方法,但對我老婆這種比較保守,又沒什麼投資經驗,一些投資相關知識也沒有到非常理解的投資新手來說,實在不敢玩短期價差,畢竟常說『新手死在接刀子』(恕刪)
若像愚者我也是抓不到底部或頭部時,
分批買或許也是個方法!
像這次我是看到大盤跌到十年線位置就啟動了自己進場定期定額的紀律,
但我壓根也猜不透會在短短不到一個月就漲了一千八百點,
害我有些部位的成本是較高的,
我還希望能再繼續回測打腳,甚至破底,
這樣才有更低的淨值可以扣到!
如果再這樣繼續漲上去,
搞不好到了11000左右時我可能會考慮先異動停扣但不贖回,
等有拉回再恢復扣款;
若再破底,
或有可能再適時加碼!
以上參考~
定期不定額似乎比較好,
但是其實重點在於難以真正執行,
因為你不知道甚麼時候是低點該加碼,
甚麼時候又是高點該減碼。
舉個例子,假設今天有一檔基金淨值是10元,
如果你預計平均每個月扣1萬,
然後設定當淨值小於8的時候加碼到15000,淨值大於12的時候減碼到5000,8~12中間就1萬。
但是真正執行之後你會發現很可能淨值大部分時間會維持在其中一個區段,比如大於12。
結果就是造成原本你預期每個月投1萬,
但是因為淨值一直在12以上,變成你多數的月份實際只投入5000,只有少數投15000。
最後也許你的報酬率好像變高了,
但是因為你投入的總金額其實變少了,
導致你最後的總報酬有可能小於原本每月固定投10000的情況。
再說另一個可能,就是多數時間淨值在8以下,
這種情況比較可能的就是賠錢,因為一開始是10元,多數時間在8以下代表跌得多漲的少。
這種情況照理說定期不定額可以壓低每單位的成本,
但是因為實際上多數月份是投入15000,所以總投入金額是變多了,
所以雖然最後的負報酬率比較少,但是總虧損卻有可能比較高。
這就是定期不定額在實際操作上很容易遇到的問題,
因為定期不定額要真正發揮效果,前提是要能相對準確的判斷高低點,
才能控制加碼跟減碼的次數大致維持在差不多的次數,
否則很容易最後會大幅偏離原本設計的偷入金額,
而導致賺的時候賺得不夠多,或是賠的時候賠更多的結果。
所以如果對於判斷高低點並不是那麼在行的人,
其實定期定額會是比較好的方式,
不會因為判斷失準而讓總投入金額偏離原本的計畫。
通常會覺得定期不定額比較好的,
都是因為我先把線圖畫給你看,
你已經能看到哪邊是低點,哪邊是高點,
然後我跟你說低點的時候你加碼,高點的時候你減碼,
然後最後報酬率確實比定期定額高,所以就覺得定期不定額比較好。
但是實際操作的時候你就會面臨我前面說的情況,
當淨值一直往上走的時候,這時候應該是賺錢的,但是定期不定額的操作卻是一直減碼投入。
當淨值一直往下走的時候,這時候應該是賠錢的,但是定期不定額的操作卻是一直加碼投入。
除非淨值最後要回到原始的淨值區間,這個定期不定額的操作才會有比較好的效益。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