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車用新品 2021 年問市,純電動車產品 2 年後推出
作者 中央社
發布日期 2020 年 03 月 04 日 9:00
https://technews.tw/2020/03/04/foxconn-yulon-electric-car-in-2-yrs/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表示,車用新產品可望在 2021 年上市,集團布局電動車和油電混合車領域,包括電池模組和引擎等產品,純電動車相關產品規劃 2 年後推出。
鴻海 3 日下午舉行電話法人說明會,展望車用布局,劉揚偉表示,鴻海集團深耕車用零配件,透過與裕隆合作,開發整車設計能力,把車用零配件透過整車設計成為一個平台,供應整車客戶。
他指出,鴻海集團不會僅限於布局電動車,包括油電混合車以及電動車兩領域,這兩年先推出以油電混合車為基礎的產品,純電動車相關產品預計 2 年後推出。
劉揚偉指出,鴻海集團不會直接參與整車組裝,會發揮供應鏈管理能力。
劉揚偉進一步指出,鴻海會切入車用底盤平台,希望車用零配件標準化和模組化,鴻海會布局電池模組,電池目前沒有規劃,與電池廠商合作。至於引擎鴻海也會布局。
在車用布局,鴻海 1 月中旬公布子公司與飛雅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共同開發及生產純電動汽車,及經營車聯網業務。此外 2 月上旬公布與裕隆就裕隆轉投資的華創車電技術中心進行策略合作,共同投資新設合資公司,發展汽車相關業務。
劉揚偉指出,鴻海布局汽車整車研發設計,開放共用平台與供應鏈管理,朝向垂直整合服務商和智慧平台服務商目標邁進。
--------------
鴻海將借助與裕隆合作、與飛雅特克萊斯勒合作,帶領集團各子公司切入車用零配件標準化和模組化巿場。
例如,鴻海集團旗下玻璃基板加工廠正達國際光電(3149)2019年因光電鍍膜玻璃美系客戶訂單大量流失、供貨比重明顯下降,預期2020年營運可能持續調整營收衰退,公司雖認為節能電致變色玻璃業績還有4-5成成長力道,但光電鍍膜玻璃展望仍不明朗。然而,隨著節能電致變色玻璃貢獻度逐漸提升,產品組成及毛利正持續優化中。
在智能電致變色玻璃方面,正達於2017年與美國Kinestral Technologies Inc.(KTI)結盟共同拓展智慧節能電致變色玻璃市場,爭取智慧家庭、雲端整合及物聯網應用商機,雙方在台灣設立的第一座智能電致變色玻璃工廠也在2018年10月完工,並自2019年第二季正式投產。主要是由KTI接單,正達負責提供製造技術、代工生產。KTI是由全球最大的玻璃製造商旭硝子所投資,在2017年2月於正達苗栗投資1億美元,與正達共同設立智能電致變色玻璃工廠,KTI並在2019年1月完成由SK集團主導的D輪募資,並再次獲得超過1億美金的資金挹注。
受惠於KTI與旭硝子的策略結盟效益,目前正達的智能電致變色玻璃接單出貨情況穩定向上,估計2019年出貨量較去年倍增、營收比重約在5%-6%左右。2020年可能還有4-5成增長幅度,營收比重可望再提高。公司正規劃增設第二條智能電致變色玻璃產線,以因應訂單規模成長。實際表現則視雙方合作關係而定。
電致變色玻璃可以應用在:
(1)做為建築物外牆玻璃,以降低陽光對室內的影響大幅提升室內空調效率、降低空調耗電成本,並可取代大量的傳統窗簾布;
(2)做為辦公室等商用場所的玻璃隔間,以在需要時切換為透明、不透明或不同深淺色調之隔間;
(3)配合智慧音箱(如Google Home、Amazon Echo或Apple HomePod)或手機APP使用做為智慧家庭的智慧窗戶/隔間配件,可以聲控使外牆或隔間的玻璃變色(商用場所亦可);
(4)做為高價汽車或智慧電動汽車的前後擋風玻璃、內外後視鏡、各側車窗和天窗上,在有需要時切換為透明、不透明或不同深淺色調之車窗,以阻隔陽光及熱能,提高車內空調效率、降低空調耗能,也可搭配溫控元件隨戶外溫度自行變色,後視鏡隨戶外光線變色可以防止炫光,並且亦可保持車室隱私(如Tesla自然防炫變色後視鏡、天窗;BENZ Magic Sky Control及BMW Sky Lounge Panorama的變色天窗選配;純電動豪華車Fisker EMotion頂部配備有四區可變色車頂;Luxgen7 CEO前後艙之間的私密變色隔屏等..)
(5)搭配車用抬頭顯示器(HUD)使用在汽車擋風玻璃上,以在需投射擴增實境資訊時切換做為黑色的背景
特別是,電致變色玻璃在擋風玻璃、內外後視鏡、車窗和天窗上的應用,將對電動、節能、智慧汽車帶來質感的提升,不論做為標配或選配,均可為鴻海集團切入車用零配件巿場、爭取電動汽車(如TESLA)車用玻璃零配件訂單等提供助力,也將為公司未來營收帶來助益。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