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本文同步刊登於pressplay「存股不離可轉債」專欄:
網址:https://reurl.cc/GVZlZx

前兩章介紹完可轉債該了解的特性之後,接下來的文章會開始進入我們專欄的主題:存股與可轉債之間的關係。可轉債的基礎操作策略:賣回、股息穿越轉換價以及可轉債選擇權CBAS,前者性質跟存股概念接近,後二者在操作跟原理甚至標的上幾乎完全跟存股一致,比如買30453台哥大三VS買3045台哥大,除權後填息有相同獲利,風險卻更低,若使用CBAS還可讓成本從十幾萬下降至不到萬元。可比對這篇文章:不到1萬2買一張台哥大存股配息5500,填息報酬率超40%不用繳稅,實際下單視頻,可轉債選擇權應用,網址:https://reurl.cc/pdnXRe 。而本章節重點我們先集中在賣回操作。

賣回操作雖然交易的是可轉債,可是投資行為卻比存股還存股:幾乎不看盤、很低的交易頻率,免判斷股價漲跌行情以及可媲美定存而高於5%的穩定報酬,這不就是存股投資人要的?

準備寫可轉債賣回操作章節之際恰逢新冠肺炎疫情最盛時期,韓國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三級、日本北海道旅遊警示燈號為橙色,道瓊前幾天24小時內創下單日最大跌點1190點、單週跌了3500點,幾乎再現了08年金融海嘯恐慌大跳水景象。

然而在這緊張時刻我幾乎都在旅行,先後去了紐西蘭及兩次日本(本站遊記:藏王樹冰人品藍 https://reurl.cc/V6plrZ)。究竟可轉債操作有什麼讓人安心的因子,讓我顯得從容不迫呢?其實這些特性我在前兩章節已經不斷地強調了,而賣回就是利用可轉債基礎特性進行的操作,本章節的基礎建立在前兩章節之上,有任何不懂的讀者可以隨時發問,而絕大部分都在「從看懂CB公開說明書開始」以及「影響可轉債價格的關鍵因子」兩系列文章能找到解答。

所謂的賣回操作,從字面上即可了解,這是建立在可轉債執行賣回權時產生的報酬率。

我在第一個章節裡面「債權人之賣回權」,網址 https://reurl.cc/rlzygb,花了很大的篇幅詳細介紹賣回權機制如何保障投資人,而也因為這個保護機制,讓不想花太多心思研究股市的投資人,有了風險低於股票、報酬高於定存的管道,市場上存在不少老手以及大戶特別偏愛賣回操作。

賣回操作其實跟「存股」操作有許多性質上的相同,但最主要他擁有「存股」無法取代的好處--不需擇時(Timing)以及高成功率。

剛好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剛好接收到某存股APP的通知,內容如下:
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其實這個通知本身的意思是:我只要利用0050投資就有「可能」但無法「保證」獲得7%的報酬率,0050有可能上漲讓報酬率高於7%,或者下跌讓我虧損;0050雖然是某些人的存股標的,然而對我或者操作可轉債賣回的投資人而言,本身存在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這就好像股票討論區總是容易因為每個人對於行情的看法不同而爭論,而大家最喜歡及發問頻率最高的問題就是「某某股什麼時候可以買?」「某某股該買多少錢?」這個艱難的問題對CB賣回操作卻顯得簡單,我們繼續以2020/2/27賣回報酬率來解釋。
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存股投資人有擇時進場焦慮,但對於可轉債賣回操作者來說,只要有上述資料,我們即可知道最遲在什麼時候、可以拿到多少錢,我們僅需考慮該公司是否有違約的可能性,以及此投資報酬率是否為我們接受。而這與上述存股簡訊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看到簡訊買0050賺到7%的可能性或許有50%(假設不是跌就是漲),但我根據上表買進15921英瑞一,只要不違約,發行公司「保證」我可以賺8%以上。

可轉債是固定收益型商品的一種,也就是說,只要不違約我們一定可以得到這個報酬率,此報酬率在不違約的情況下類似退休金的「確定給付」制,這跟存股有眾多不確定因素的概念是不相同的。

可轉債賣回操作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好處,就是不需預測價格,因為我們care該公司是否可能違約,而非本尊股價是否上漲。比如以上表排名第三的虹揚一為例,從2018/8/17發行時當天股價45.1,CB收盤92.05,過了一年半後,股價下跌56%來到19.8,CB卻反向上漲6.6%至98.1,判斷價格是否上漲與判斷可轉債是否違約的難度是完全截然不同的,我們不需要判斷股價走勢、能否上漲,只要愈靠近賣回日,CB價格就必須往賣回價靠攏。

我相信08年金融海嘯結束迄今過去十年存股投資人都能拿出亮麗的投資報酬率,但萬一股市遇到疫情開始回檔怎麼辦呢?價格買高了怎麼辦?兩年前2018年初買到12元以上的新光金,一年後不到9元的投資人怎麼辦?我們當然可以堅定信心,無視30%以上虧損繼續過日子,配息十年應該可以解套,但這過程你還有辦法跟我一樣跑去國外逍遙一兩個月嗎?還是提心吊膽過日子?坦白說像我這麼膽小的人,看到資產瞬間帳面少了10%、20%,別說紐西蘭,就是宜蘭我都沒心情去啦!

這是存股投資人最常遇到的擇時(Timing)問題。相較於CB賣回操作,只要不違約,任何時候進場持有至賣回日都能賺錢。再以剛剛提到的英瑞以及虹揚來舉例,2020/1/20~2020/2/27迄今大盤下跌826點大約6.8%,同時間1592英瑞本尊跌19.8%、15921英瑞一跌1.6%,6573虹揚本尊跌17.5%、65731虹揚一不漲不跌收盤都是98.1,我們確定能拿到的錢完全無視大盤、個股跳水,跟股價漲跌脫勾,也因為此特性,甚至有不少人是以賣回操作取代定存。
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以上案例解釋為何賣回操作有強大的可行性以及成功率,甚至過去三年即便你完全不分析,持有至賣回日的勝率也是100%,因為沒有可轉債違約。賣回操作的可貴之處不在於他有了不得的獲利,而是提供完全不想花太多心思,風險高於定存、低於股票的另一種投資管道,執行容易且成功率高。以下附上悠債網會員賣回操作的對帳單,經本人同意刊登。

成功率接近100%的存股,免擇時(Timing)焦慮的可轉債賣回操作

而台灣由於長期低利、資金寬鬆,企業籌資成本低,可轉債違約極低,除非這家公司真的「不玩了」,否則無論如何都必須把到期時尚未轉換的可轉債按合約將本利還給投資人,因為違約隔天本尊及CB馬上就會被打入全額交割股,對於公司打擊是致命的。而隨著樂陞六在2016/10/19、復興航在2017/2/2終止買賣,台股可轉債市場已將近三年沒有出現可轉債違約。

而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絕對不可能因為買到無擔保樂陞六違約,因為樂陞六在收購案破局前從未低於100元面額,並非賣回標的,而事發之後既然已經知道是詐騙案,更不可能買進。有關於風險及相關操作,以下小節會逐一討論。
2020-03-04 12:2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