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月金融股大解析出爐~到底該投資誰?

從上表(圖片請點此觀看
)中我們可以看到,去年成長最多的雙雄,國票金和開發金,在今年第一個月的表現都不是太好,而去年成長,今年一月還持續成長的就是我目前唯一持有的中信金了,但因為股價也稍微上漲,所以目前本益比略微降低0.1,來到10倍整。

而我們從此表也可以看到,一月的獲利,大多的金控都是下跌的狀態,但是股價卻逆勢上漲,造成本益比偏高,我自己會採取的方式(當然不一定對,僅供參考),是趁股價上漲時,將獲利衰退的金控轉換成獲利成長的金控,比如把兆豐金去換成中信or國泰金。

退潮後才知道誰沒穿褲子,大家可以看看2018年當紅炸子雞"臺企銀",獲利從2018年的1.19元,衰退到去年的0.98元,今年一月又比去年一月衰退46%,只賺了0.07元,一堆當時後狂推臺企銀,然後po文的老師從去年開始,也都不說這檔了,個個噤若寒蟬。

而我相信這也會從股價慢慢反應出來,所以為什麼每個月去關注獲利那麼重要了吧? 老師講的時候,都是業績正好的時候,但是他們不會、也沒責任去幫你追蹤後面的獲利狀況,道聽塗說真的會賠錢,別亂聽亂買。

而今年也很可能是動盪的一年,我要提醒大家,武漢病毒我覺得不可怕,而且預估半年內就可以解決了。

但是!! 但是!! 不要把病毒和經濟搞在一起看,不是武漢還在,經濟和股市就會不好,也不是武漢沒了,經濟和股市就會大好,我們還是要單獨看待市場,今年有可能出現的狀況是:武漢平息了,但全球股市卻動盪下跌,
所以我們還是要做好風險控管,最重要的兩件事情:

1.投資我們很了解,且比較有把握的公司。
2.資金配置,大家可以趁高點,調節部份股票,多留1-2成的現金,以備後續加碼。

而又到了本月的個人看法:
如果本月有錢要買金融股的話,自己的首選還是有成長的三雄:中信、國泰、和富邦。

而國泰今年一月,除了獲利大增,但股價沒啥動,本益比來到很低的位子,淨值卻創新高,個人覺得目前投資存股,是挺有價值的。


看更多文章請點此
2020-02-11 19:13 發佈
本來就不是每一年都過年,
也有很多老師說0050很好呀,
還不是一大堆人沒有買,看看就好。

而投資觀念正確的話,其實每隻金融股都是不錯的標的物,
因為比起其他產業,單價便宜許多,更好分批進場,而5-6%去滾複利,退休金就很棒了。

一年5-6%,這幾天眼前漲跌幅就有5-6%我賺價差就好,
但誰能預測到多少的眼前。

一年多前0056跌到23-24塊錢,27塊錢逃命的一堆,結果現在28-29盤旋,
多少賺了價差賠了價位的例子。

不過也很少人會像我一樣去算賣價差十年跟抱十年的績效差多少。
自己把2010-2019大盤的波段遮住,
自己慢慢算2010-2019用散戶感覺投資賺價差,能賺多少錢。
一堆什麼老師說的回測,就是這樣,講的好像多困難似的。

算式出來的結果,如果這十年照散戶投資賺價差,就是賺幾萬塊,
如果是長抱10年,年化報酬率就是7%。

因為價差沒辦法變複利,只會讓自己覺得賺到價位,
不過價位會浮動,到時候可能就要花更大的成本買回價位。

但猜誰都會,至少抱住領股息就不用猜,
就算輸了,複利時間一長,投資資金越來越多,股息一多,動能就多。
林二哥的投資天地 wrote:
複利時間一長,投資資金越來越多,股息一多,動能就多。


人是英雄,錢是膽~



保單大停售效應
貢獻的營收大概可以維持3~4月
再來就是得等國泰金自己的努力了
配息配多一點
股價才能再往上走
如果今年還是配1.5
那股價大概就得往30去了

你得祈禱金管會不要再那麼囉嗦了
alonenorth wrote:
從上表(圖片請點此觀(恕刪)

留個言跟帖

賺的多也要發的多才有用@@
法說會有提到國票金今年股利(有附圖紅框那年水準)
國票金今年股利有0.72~0.78區間
股價目前11..7~~殖利率有6%以上
我是去年五月10.2開始買的!!
帳上蠻優的

股價也牛且又抗跌
台股開市以來大概跌了八百多點
國票在金融股裡~~抗跌能力算前幾名
可能自己蠻喜歡這檔股票~~我倒是看到不少國票金的優點^^
其實現在也才一月,所以目前也還不明朗,還是要持續觀察,但留強汰弱還是挺重要的。

2點 wrote:
留個言跟帖賺的多也要(恕刪)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