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教上市公司「發行無擔保可轉債」代表??

這幾天看到豐藝一條新聞
豐藝發行國內第三次無擔保可轉債,擬用於償還借款,每張面額為10萬元,總面額上限為10億元
請問這代表公司有資金壓力嗎?
2019-12-25 13:39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上市公司
CB=純債(Bond)+認股權證(Warrant)

高層賺錢:
1. CB是洽特定人認購,很多的Warrant其實最後都被公司高層拿走了(精確地說,是高層控制的人頭,因為CB依台灣規定是不可以賣給自家董監事、大股東和經理人的)

2. 開放轉換期快到了開始釋利多,拉高股價,一方面公司高層賺錢,另一方面債換成股,公司連舉債的本金也不用還了,搞不好高層還可以跟特定人分債換成股的利潤
路過喀 wrote:
高層賺錢:(恕刪)


所以是高層賺錢的把戲?
請教,像台積電或鴻海這類大型股也會發行無擔保可轉債嗎?
verypi wrote:
所以是高層賺錢的把戲(恕刪)




3.既然如此,那為什麼目前發CB都是中小型公司,大公司不太發呢?

ANS:首先,像華碩、台積電這種公司他們目前的問題是手上現金太多,而不是缺錢。其次,發行不管是CB或債券本身都要有信評、承銷等許多成本,在低利率時代基本上和銀行直接借錢的成本會更低,所以沒有必要。至於中型公司(上市櫃公司應該不能算小型公司),一方面借款成本較高、借個錢銀行會成天機機車車地盯財報、銀行額度可能達標、老闆看到零利率以為不要錢覺得很爽,或是老闆「另有打算」…等都是原因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