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我有一位認識十多年的朋友A君。
他白手起家,開了幾家公司,經營得算有聲有色,
目前應是至少身價上億台幣的老闆。
但他旗下一家公司,姑且稱之B公司,在今年卻遇到大逆風。
坦白說我不知道具體發生甚麼事情,只知B公司有很大財務缺口,急需資金週轉。
於是A君找上我,緊急向我做資金調度,
資金周轉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只是這類借貸A君不會提供擔保品,
憑藉的是朋友間情義相挺的信任....
正因如此,A君利息給得相當好,我自然也不會特別要求風險控管。
由於過去A君的信用很好,都有依約還債給息,
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
只是這次和過去不一樣,除了借貸的金額比之以往大上許多,
另一個讓我比較在意的改變是,過去一直都是用A君個人名義做借貸,
但這次借貸的借款人,也就是債務人,不再是A君,而是B公司。
B公司是一家股份有限公司,A君是B公司的負責人,股份也是佔一半以上。
不知我的想法對不對,如果一切都能照合約走,
我的債務人是個人還是公司,其實是沒差的。
但若真正發生最不願發生的變數時,也就是最糟糕情況,
例如公司倒閉,老闆落跑,以致收不回本利需要求償時,
債務人是用個人(A君),還是用公司(B公司)會比較好? 對我會比較有保障?
還是其實兩者都沒差,都是看A君的人品和信用?
先感謝大家的意見提點...
若有其他注意細節,也請不吝告知。
blueblay wrote:
資金周轉過去也不是沒發生過,只是這類借貸A君不會提供擔保品,
憑藉的是朋友間情義相挺的信任....
正因如此,A君利息給得相當好,我自然也不會特別要求風險控管。
由於過去A君的信用很好,都有依約還債給息,
所謂有借有還,再借不難....(恕刪)
之前A君是放長線釣大魚,讓你認為有還再借不難.,我認為你借錢給A君風險非常高,
如果A君身價有上億為何不跟銀行借,跟銀行借錢的利息可能比跟你借錢的利息還低,
除非A君寫借據加上拿對等的不動產扺押給你,要不然真的不要借錢給A君,
你也可以籍此機會觀察你不借錢給A君的話,A君的反應,如果A君就此事不跟你往來的話,表示A君只想利用你,這種朋友不要也罷。
從這借錢的事件,你難道沒有看清楚A君的為人嗎?他沒有提供擔保品並且用B公司名義跟你借錢,B公司破產解散,你可是一毛錢都拿不到,好處都A拿走了,將所有風險都讓你承擔,A君是非常自私的傢伙,這種人你還敢、還想借錢給他嗎?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