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股操作心得分享-以南僑(1702)為例 【附對帳單】

2019/11/22 個股操作分享-南僑(1702)【附對帳單】

個股操作心得分享-以南僑(1702)為例 【附對帳單】

個股操作心得分享-以南僑(1702)為例 【附對帳單】

於2017/01/12買進這支食品股,當時看上的是它約12倍的本益比,以及4%初的殖利率,以下進入基本面分析。

個股操作心得分享-以南僑(1702)為例 【附對帳單】


◆基本面:

南僑最早生產水晶肥皂,1971年與日本技術合作,開始生產烘焙用油,後陸續成立關係企業多角化經營。

南僑關係企業:

(1)皇家可口股份有限公司-杜老爺、卡比索
(2)泰南僑公司-小廚師速食麵、米果
(3)南僑桃園觀光體驗工廠
(4)卡比索俄羅斯餐廳、卡比索歐陸餐廳、點水樓
(5)天津南僑食品有限公司-烘焙及油炸油、鮮奶油

◆產品約佔營收比:

油脂62%(酥油、瑪琪琳、奶油)、餐飲7%、米類食品(常溫米飯、米菓餅乾)17%、麵粉類食品(冷凍麵糰、急凍熟麵、速食麵)5%、冰品6%、洗劑3%(水晶肥皂、液態皂、洗衣粉)

◆產能狀況與生產能力:

台灣桃園廠:產品食用油脂、洗劑、冰淇淋、啤酒。
台灣中壢廠:冰凍麵團、冷凍麵、常溫米飯。
台灣台南廠:冰淇淋。
中國天津廠:食用油脂、冰凍麵團、冰淇淋。
中國廣州廠:食用油脂。
泰國萬磅廠:米果、速食麵、調理米飯。

◆基本面總結:

當時看好中國的人均GDP逐漸上揚,與歐美等先進國家相比,精緻澱粉類(麵包)的滲透率還是很低的,代表有極大的成長空間,但目前看來飲食習慣可能是來自不同國家的人無法理解的,以及麵包確實也不是一個必需品。

在中國的食安問題上,就我的粗淺理解,價錢還是佔絕大比例的考量點,當然烘焙油是絕對不能有害人體的,因此南僑油品在中國市場很難競爭的因素應該是,就算品質非常好,但價格比不上別人。

還有很大的重點,匯損因素...。

當時看到南僑因人民幣兌換美金爆貶,導致EPS衰退嚴重,查了財報才發現南僑那時的財務操作是借當地的人民幣,去存美金存款做利差,沒想到人民幣貶值造成極大的匯損,那時候就看著營收明明沒什麼動,EPS卻衰退20%以上的窘境...。

(題外話,當時也打電話去公司發言人那發了牢騷,問他們怎麼會這樣操作,一般公司不是都要以外匯避險為優先嗎?

但想也知道公司可能也是為了多賺一些利息錢才用了這樣的方法套利)

雖然發生了匯損的事情,但我覺得後續若人民幣回升,獲利還是可以回沖的,所以依舊沒有砍倉認賠,在這段時間每個月依然看到公司自結當月損益呈現虧損。

OS:明明人民幣已經回穩了,為什麼還可以匯損...?

同時又不斷看到各種外幣兌換損失,例如:泰銖、台幣,真服了。

◆出場原因:

上面提到的匯損因素也是原因之一,各種外匯匯損損到我頭都暈了。

其二是當時剛出社會,也自覺股票技能學了一招半式,於是以定存股的角度來投資股票,以普通好的基本面加上低本益比、高殖利率買進這家公司,但如今的選股角度有了巨大的轉變,現在比較傾向於買進高成長的公司,前提是還是要有獲利的公司。

由於現在有更好的標的,因此停損出場,這也算是我出社會後第一支賠錢的股票了,大學時候賠的不算的話。

《有興趣也來分享一下第一支賺錢or賠錢的股票吧》



個股操作心得分享-以南僑(1702)為例 【附對帳單】

個股操作心得分享-以南僑(1702)為例 【附對帳單】



以上皆轉載自https://www.facebook.com/%E5%82%91%E8%82%A1%E7%9C%BC-%E8%82%A1%E5%B8%82%E8%A8%8E%E8%AB%96%E5%8D%80-101112921345114/

這是小弟開設結合台美股新聞、盤面心得、個股分享的FB專頁,讓版友多一個地方參考資訊股票交流,未來將不定時更新資訊,喜歡請按個讚持續追蹤最新貼文,謝謝。
或是FB搜尋: 傑股眼-股市討論區

唯一信仰:股票投資不是在探討過去而是專注研究未來!
2019-11-22 21:54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