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步入衰退:示威與貿易戰夾擊,第三季經濟增長十年最差
林祖偉
BBC中文
2019年 10月 31日
香港持續四個多月的反《逃犯條例》修訂抗議活動和中美貿易戰,令香港經濟情況嚴峻。香港政府統計處周四(31日)公布本年度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預先估計數字,較去年同期下跌2.9%,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首次錄得季度按年跌幅。
香港政府發言人表示,香港經濟增長在全球經濟放緩和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下,自去年起已「拾級而下」,最近受到本地社會事件嚴重衝擊,「情況急轉直下」,香港連續兩季出現按季負增長,顯示香港經濟步入「技術性衰退」。
「由於環球經濟增長短期內料會維持偏軟,香港出口難望有明顯改善,加上本地社會事件的衝擊未見有減退跡象,將繼續影響私人消費和投資情緒,今年餘下時間香港經濟仍會面對顯著的下行壓力,2019年全年經濟很可能會呈現負增長,」香港政府聲明說。
香港政府目前投入超過200億港元紓困措施,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說這只是「治標」的方法,要「治本」只有「盡快遏止暴力」。
事實上,在抗議活動出現前,香港經濟已出現放緩。有學者認為,中美貿易戰對香港經濟影響更大,但示威活動加快了衰退的步伐,如果抗議活動持續,對經濟的影響亦會擴大。
美英譴責港警開槍 疾呼雙方降溫 參議員:香港已成新柏林
編譯陳韻涵、特派員李春、記者張加/綜合報導 2019年11月11日 23:12
香港「反送中」抗議活動11日面臨示威半年來最黑暗局勢,抗議群眾發起「三罷」行動,阻擋路面交通及癱瘓地鐵等公共運輸,全港多處爆發激烈警民衝突;港警向示威者實彈射擊三槍,一名21歲學生中彈危殆,另有人一名男子遭人縱火焚身。美國和英國譴責香港的暴力行徑,呼籲雙方降溫,共商解決之道;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形容,「香港已成新柏林」。
香港反送中民眾11日發起罷工、罷市和罷課等全城大亂示威,警民對峙和暴力衝突頻傳,且港警首度在多所大學校園發射催淚彈。
11日的衝突造成至少99人送醫,其中21歲的周姓大學生在西灣河遭警方以實彈擊中命危,他的一枚腎臟和部分肝臟已在手術中摘除以清除子彈碎片,處境危急;57歲的梁姓建築工人則在新界遭人潑灑不明液體並點火,二度灼傷送醫且未脫險。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譴責「三罷」讓香港受暴力衝擊影響,令社會人心惶惶;她說,「暴徒不會得逞」,「胡亂傷害市民不會爭取到政治訴求」,並強調當前要務是停止暴力,讓社會恢復平靜。
港警朝抗議學生開槍造成重傷,讓林鄭月娥不得不譴責相關暴力行為是「與市民為敵」。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歐塔加斯11日以聲明表示,美國嚴重關切香港情勢,譴責各方的暴力行為,並深為同情遭受暴力的受害者,無論他們的政治傾向;美方呼籲相關各方,包括警察與示威者,都保持克制;美方敦促香港政府持續與香港公眾對話,並努力解決引發示威的問題,也敦促示威者就進行對話付出努力。
歐塔加斯並重申,川普總統川普呼籲以人道方式,解決香港的示威活動。
德國柏林圍牆倒塌30周年紀念翌日,德州聯邦參議員克魯茲以「香港已成新柏林」為題投書「達拉斯晨報」(Dallas Morning News)專欄,撰述美國珍視推進民主目標的無限力量。
克魯茲寫道,柏林圍牆倒塌,「為冷戰告終鋪路,標示了共產主義糟透了的失敗。」
他上月成為首位造訪香港支持挺民主群眾的美國聯邦參議員,他在投書中寫道:「所有的暴君,包括那些中國共產黨人士,害怕真相、憂懼異議者。」
英國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發表聲明,關切香港警民暴力衝突升溫,籲請「各方冷靜與克制」尋求解決之道,並表達支持「和平抗爭的權利」。
強生說:「政治對話是向前邁進的唯一通道,我們希望看到香港當局同意,走上解決局勢的道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