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一下,我今年38歲 ,有考慮保20年的長照險,之後繳完20年就可以不用再繳,如果老了之後,真的不幸發生重大傷病,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富邦會按照投保的金額每個月理賠,
每一個月理賠$20000,年繳$18280
$30000,年繳$22117
$40000,年繳$26156
請問各位大大,你們會保哪一種額度呢?
裴小胖 wrote:有考慮保20年的長照險,之後繳完20年就可以不用再繳,如果老了之後,真的不幸發生重大傷病,無法自理自己的生活
長照險還是失能扶助險?
兩者差異不小,請參閱此篇:
失能險/失扶險理賠內容
失能險、長照險哪個好?
再者,罹患重大傷病不一定代表生活無法自理,這點可能誤會了?
像是癌症,可能只有第一期癌症卻還是符合重大傷病範圍,
但是正常而言生活絕對可以自理。
請參閱此篇:
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而至於失能扶助險要投保到多少額度才夠,這個沒有一定的答案。
畢竟每個人財務狀況、需求都不同,問到的答案也不一定適用。
但是建議最好別低於均每月3萬
畢竟每月請看護就要3萬開銷了,還未算進生活雜費開銷。
資深大嬸 wrote:我說真的~~給你這筆錢,誰替你處理??我看過家人拿了理賠金的,就隨便替你找個人處理,更別說根本拿錢不管的~~
...(恕刪)
除了信賴家人外,保險+信託是唯一解。
但我是覺得除非完全不信任家人,否則沒必要走到信託這一步。
MC51 wrote:這種長照險我是不會買...繳這麼多的保障只有這樣..你確定夠用嗎..再想想吧你可能誤會了,儘管失能扶助險有理賠上限沒錯,但是上限金額多半不低。
可能是保額的10倍或600倍。
像是A公司保額4萬,理賠上限為600 X 4萬 =2400萬
或者是B公司保額200萬,理賠上限為 200萬 X 10 =2000萬
maus wrote:不一定理賠到生命終點,需視契約內容而定。
以下都是理賠到生命的終點嗎? 哪一些傷病會開始理賠?
通常是符合下列條件其中一項,契約即行終止
一、身故
二、約定年齡
三、給付上限
假設A失能扶助險只理賠到85歲,
那不幸於80歲確診為失能,則看身故或85歲哪個先到。
而部分保險還有提前給付的設計,但需要換算貼現值。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裴小胖 wrote:
請問一下,我今年38...(恕刪)
這樣簡單說好了
我自己就在此公司服務
想先請問樓主 若真的發生需要他人或家人照顧的狀況
您比較在意過程還是結果呢?
為何我這樣問 因為這牽涉到還本於否
假定您重視過程大於結果......那其實您可以考慮不還本的險種 並將保額拉高
若反之 若您重視結果也就是身故後要留一筆金額給家人 那現在這份險種是可以的
但若您兩部分都重視 那或許可以考慮以還本險跟不還本險做搭配
將保額 盡量做到若真發生狀況時 至少保險公司月給差不多 4萬左右
若是我替您規劃
以兩方的搭配
若發生狀況時 富邦能月給您4.5萬的月生活扶助金
同時 保費還比您單買還本險的保費26000還再便宜一些些
再者若身故後 還能將您所繳保費加計部分利息後遺愛給您家人
其實怎麼規劃都有每一位同仁的思考點
但要看是否符合客戶的需求跟對該險種的認知了
能符合需求就是好的規劃了^^
PS:
提醒您一點 失能險並非罹患重大傷病後就理賠唷 而是要依照殘廢等級表上的失能狀態認定去認殘理賠的
當然是由專業醫生認定開立診斷證明書,而因意外成殘及因疾病成殘的理賠認定也不同的
cdfkt wrote:
不一定理賠到生命終點,需視契約內容而定。
通常是符合下列條件其中一項,契約即行終止
一、身故
二、約定年齡
三、給付上限
...(恕刪)
這裡順著七樓cdfkt 來延伸;
光針對 長照費用終身給付 這一點就需要從現有數據為依據再思考:
根據2018 美國衛生署的數據分析, 預計有70% 65歲(含)以上的人群在他們的下半生會有長照的需要. 這樣的發生機率是投保長照險的一個很有說服力的原因. (只是… 這些有長照需要的人群是不是都能符合長照險給付的標準 則因數據不全無法得知. 保險公司視為機密而不願發布.)
為了討論方便, 這裡先假設/認定我們都符合了給付標準, 這接下來的幾個數據 是這些人群基數裡 需要長照的期間分布, 如下:
48% - 一年以下
19% - 一至二年之間
21%- 2 至 4.9 年之間
13% - 五年以上
平均值落在 2 – 3.5 年之間.
以這些數據做參考, 就會讓我們再多思考終身給付的重要性與否.
不難得到的結論是 長照終身給付的好處 絕大多數人”享用”不到. 也就是說理賠上限是個參考值而不是必要條件. 這一點保險公司比我們都還要清楚, 他們既然讓你定期定額繳納保費卻又大膽提供終身給付(等於是開不限額支票)就是篤定了大部分人的保單給付不過三五年!
以上雖是美國家2018 統計分析數據, 國內數據有無我不清楚. 可是因為客觀條件(國與國)的差別 和人類生理條件的共同性, 可以把這些機率數據都打個同樣比例的折扣推演成國內的狀況 應該是合理的假設.
如果我們真的是那少數的”幸運”人群之一, 在長照給付條件下會歹活5年以上, 那還真不知道是該竊喜還是怨嘆. 如果是我到時候神志還清楚, 我會傷腦筋的是怎麼早點脫離苦海而應該不會是長照給付跟不跟得上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