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0801 wrote:
在北部工作的人不太可能買外縣市,外縣市房價再低也沒用,
現在年輕人留在家鄉工作薪水能有多少?
連第一間房付貸款都買不起了,更何況法拍屋?
有錢投資的,怎麼看得到年輕人買不起房的原因?
所謂年輕人=剛畢業=工作沒幾年=薪水落點在2萬4~2萬8
筆者這麼厲害,就教教年輕人怎麼用上面的薪水自己買房?
不要跟我說什麼當年提一卡皮箱出社會打拼,
結果皮箱裡裝的是爸媽給的創業金1百萬這種笑話喔!
這是選擇問題, 用通車時間換取居住空間
新北市, 如汐止、新莊、五股、土城, 在591查找, 扣掉法拍屋(上面價錢都亂標, 大概都是4拍價, 但實際才1、2拍), 200~400萬的中古屋都有
即使台北市, 文山、南港、北投、萬華, 400萬以內的中古套房也不少。不過要注意, 台北市很多便宜房子只有地上權, 要另繳每月數千元地租給地主(有政府單位或宮廟或私人), 較不建議
離台北市中心, 騎摩托車加搭捷運都在1小時內, 但喊買不起房的您可能看不上
當初買房時, 是依自己的月薪去找負擔得起的房子
假設您的月薪3萬, 設定每月貸款不超過15000, 即貸款不超過300萬, 存頭期款的時間也是同時在壓力測試15000是否承擔得起
自備款至少要2成, 所以存到70萬頭期款[700000/(15000*12)=3.9年], 就可以開始找370萬以內的房子
因為仲介開價都較高, 屋主底價約開價的8成, 但因仲介一定會想辦法抬價, 最後成交價大多落在開價9成左右, 這是當年看房2年, 看了近百間房, 與仲介交手的心得。
喊買不起房的, 大概都只想住台北市中心, 捷運旁的「新大樓」, 動輒2、3000萬, 當然買不起, 別說年輕人買不起, 除了先人留下來的遺產, 連大部份存了大半輩子要退休的非主管職受薪階級也買不起
至於年輕人該不該買房? 如果沒打算結婚生育下一代, 我是建議不要買
把錢拿來投資, 增加被動收入, 因為沒家累, 虧得起, 崩盤時也等得起回檔, 較有成功機會
別小看每月存15000做投資, 若每年5%投資報酬率(如龍頭金融官股), 配息再投入
10年後, 可以滾到200萬, 每年領配息10萬, 等於幫自己發3個月獎金
20年後, 可以滾到600萬, 每年領配息30萬, 等於幫自己發10個月獎金
這20年工作加薪的部份及年終獎金拿來犒賞自己, 改善生活, 每月15000投資的部份不要動, 等退休或沒工作時當退休生活金
退休後到南部或東部鄉下地方買個100萬內的市區小套房, 可以過得很舒適
ha0801 wrote:
所謂年輕人=剛畢業=工作沒幾年=薪水落點在2萬4~2萬8
筆者這麼厲害,就教教年輕人怎麼用上面的薪水自己買房?
不要跟我說什麼當年提一卡皮箱出社會打拼,
結果皮箱裡裝的是爸媽給的創業金1百萬這種笑話喔..(恕刪)
>>>>
78年6月底畢業 , 7月底工作
月薪一開始是17800元
85年 , 將所存及投資的全部的錢
買了現在住的房子
買房子的原因 , 是因為打算結婚
父母也沒有多餘的房子
我買一千多萬的房
存款的方式 , 本業工作不斷的精進 , 升職 , 高績效
獎金 是薪水的2倍 , 薪水也不斷的提高
後來當上部門的最高主管
另外也有兼職跟本業相關的工作 , 增加收入
投資的部份 , 主要是跟會 , 定存 , 買股
當年跟了十多個會 , 每會是1萬元 , 在那邊循環的滾
後來跟會的風險變高 , 就一部份資金拿去定存
定存的利率 , 印象中有9%左右
另外有買了晶圓雙雄 , 後來買房後 , 就全部出清
>>>>
現在房價高 , 但相對貸款利率比以前低很多
以前房貸要12%左右 , 現在只要1.6%
也就是說 , 以前貸款100萬元 , 光利息一個月就10,000元
現在貸款100萬元 , 利息只要1333元
所以我以前千萬的房
失去了每年定存息5-60萬元 , 失去股息 , 價差收入
然後每月還要繳高額的貸款利息
組成家庭後 , 花了十多年 , 才結清貸款
所以年輕人 , 要不要買房
自己SWOT分析 , 想清楚利弊得失 ,還有風險
現代人生的少 , 如果父母有房
倒也不一定需要買房
房子只是棲身之所
重要的是 , 怎麼去累積足夠的資本
讓生活無虞 , 自在
口袋有錢 ,那裡不能是家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