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mberg】PC市場回神?投資科技股 「手機vs.PC」二分法已失效

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37/4030021

【Bloomberg】PC市場回神?投資科技股 「手機vs.PC」二分法已失效

2019-09-06 09:28經濟日報 編譯/湯淑君

【Bloomberg】PC市場回神?投資科技股 「手機vs.PC」二分法已失效
近年來隨著智慧手機銷售下滑,多檔手機製造商股價走軟,戴爾(Dell)等個人電腦股走勢倒是有起色。
路透社

過去十年來,科技股投資人運用「智慧手機(酷)vs. 個人電腦(不酷)」的選股二分法,大致很管用。但近年來手機股隨智慧手機銷售下滑而走軟,個人電腦(PC)股走勢倒是有起色,可見先前的二分法策略已失效。
這意味PC股否極泰來,走勢將止跌回升了嗎?彭博資訊專欄作家高燦鳴(Tim Culpan)認為,未必是這樣,投資人仍不宜貿然搶進PC股。

在PC黃金時代,相關個股成為投資人追捧的熱門標的,股價紛紛漲上雲端。當時,人人都買桌機,然後買筆電,投資人押注PC供應商的股票準沒錯。

後來蘋果公司推出iPhone,PC時代落幕,智慧手機時代來臨。儘管「手機+網路」的成功公式並非前蘋果執行長賈伯斯一人所創,但iPhone促使競爭對手快馬加鞭跟著推出能上網的智慧手機,消費大眾樂得人手一支。智慧手機十年盛世於是展開 。

然而,檢視最近手機製造商的股價表現,就會明白沒什麼值得投資人高興的。智慧手機如今也變得了無新意,仰賴手機賺進營收的公司同樣變得乏味無趣。高燦鳴舉例說,事業仍聚焦手機的宏達電(HTC)和小米(Xiaomi),股價這一年來已走滑坡。反觀PC製造商,最近表現卻令人驚艷。

有趣的是,若再把智慧手機和PC製造商細分成兩類,一邊是瞄準企業客戶市場或在非消費者事業領域居於領先地位的廠商,另一邊則是以靠智慧手機和消費者PC為主要營收來源的公司,可得知前者的股價表現明顯優於後者。

彭博資料顯示,從去年12月21日PC大廠戴爾(Dell)重新上市股票開始交易以來,戴爾股價已躍漲21%,IBM、三星電子和慧與(HPE,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股價也呈現漲勢。對照下,樂金電子、聯想集團、宏達電、HP Inc.、宏碁(Acer)和小米股價全是跌的。

蘋果是個異數,這段期間股價大漲38.5%,表現領先群倫。高燦鳴推測,這可能是因為滿手現金的基金經理人明白,儘管蘋果光環因智慧手機銷售減弱而略為失色,投資這家利潤豐厚又擁有大批死忠粉絲的手機製造商仍是明智之舉。中興通訊(ZTE)同時期股價漲幅逾30%,表現也很亮麗,但主要原因是走出先前遭美國以國安為由封殺的陰影。

高燦鳴指出,投資人不宜再沿用「PC vs. 智慧手機」的二分法,更好的做法是把科技硬體產業劃分成「消費者 vs. 企業」。他舉由惠普(HP)分出的兩家公司為例,HP Inc.如今有60%的營收仰賴桌機和筆電,而HPE則銷售伺服器、儲存與網路服務。HPE去年12月21日迄今股價漲了10%,HP Inc.則跌了7%。同時期IBM股價漲22%,宏碁跌13%,小米更重挫36%。(延伸閱讀:會員專屬/轉型?雪恥? IBM砸重金戴紅帽竟成「高風險賭注」)

但這種分界線也有模糊地帶,例如聯想集團就跨越伺服器與智慧手機事業,而戴爾也有大約11%的營收靠銷售消費者PC賺進。

而且,採用新的劃分法後,投資人若以為,被歸類在企業市場陣營的科技硬體股漲勢將歷久不衰,可就太傻了。上周HPE和戴爾都調高全年獲利預測,激勵股價挺升。事實上,兩家公司財務表現強,似乎是因為利潤率改善和成本控制得當,而不是營收展望變得更樂觀。

但成本控制對推升股價的助力有其限度。倘若全球經濟減速和貿易戰升溫的趨勢不止,就算是務實的財務管理,也救不了盈餘。
2019-09-07 9:13 發佈
DandelionJack wrote:
https://money...(恕刪)


這篇看的人少一點。
請多多點擊 Mobile01 網站內的贊助商廣告,有贊助商的支持才有穩定的Server和快速頻寬。
如果上面那幾家廠商也加入組裝電腦市場的話......
(這篇提到的大部份都是套裝電腦吧)
艾莉安 wrote:
如果上面那幾家廠商也...(恕刪)


有點不太懂你的意思?
艾莉安 wrote:
如果上面那幾家廠商也...(恕刪)


戴爾,聯想應該算有自己的工廠,
雖然是組裝性質的。

HP 可能全都外包給台灣的代工廠做了吧。
自己留下來的工廠可能少少的,
小規模的生產地線專門供應一些比較特殊型態的工業級或伺服器等級電腦, 也許還有,
但是我現在不清楚。

我講一個例子以前大同公司在愛爾蘭地區有在幫惠普電腦做代工,
好像是伺服器,
專門供應歐洲市場。

請問你這裡講的組裝電腦是不是指一般的白牌電腦市場也就是我們住家附近所看到的小電腦商號自己幫我們組的個人PC, 或是比較低階的伺服器用的是XEON 晶片,
可能最多到雙晶片吧。

然後配上高階繪圖卡,
裝非常大的記憶體,
可能是拿來做科學工程運算或者是模具設計之類的用途。

這種市場其實還蠻穩定的,
因為會去這種店家買這種電腦的人多半是喜歡這個店家的就近服務。
譬如重灌或是一些奇奇怪怪的小問題,
全世界應該這個市場都還在。
因為同樣的機器,
如果去買像惠普電腦這種品牌的工作站型態的機器好了。
那個價錢是非常昂貴的,
找這種地區小商號自己組出來的工作站,
會便宜許多,
品質也不見得差,
甚至有的時候同樣的價錢可以買到品質更好的零件, 然後組出一台效能還要好一點的電腦。

我知道的差不多是這樣。

不過我也離開這個市場很久了,
後來工作重心轉移到其他的電子電機行業。
現在差不多都是銷售為主, 外銷為主。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