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小弟準備明年退休,打算手邊留100萬現金當,另有2700萬投入台股定存概念股,預期每年可穩定收息5%左右即可。
不考慮0056,因為每年光是管理費,就比直接買各股要多付出十萬。
不考慮0050,因為我每年領了股息是要花的,不是要拿來再投資然後等十年以後賺大錢。
目前規劃是2700萬分散為5檔股票
興富發買700萬
兆豐金/華南金/第一金/玉山金 四家金控各買500萬
金控股這四家十多年來的經營和配息都很穩,就算是百年一遇的08海嘯時期依然能有少量的配息。除非台灣垮了,否則無法想像有什麼因素會使這四家倒閉或是經營績效突然爆崩。
會想搭配興富發則是因為他十幾年來的配息也很穩,甚至比金融股高一些。雖然都說營建股是景氣循環股,但是他的配息沒停過,帳上現金也超過百億。股價的話以前起伏較大,這二年股價開始穩定在45~50這個區間。更重要是今年十月開始發放季配息,所以每三個月我就可以領一些股息當生活費,不用等一年。
有考慮把一家金控換成聯華或台灣大,但想想意義好像也不大。
因為這四家金控如果爆崩,那一定是在市場上有系統性風險,
那時就算是防禦性的食品股和電信股一樣會遭殃。
尤其台灣大近幾年盈餘配發率常超過100%,但殖利率依然從以前動輒6~7%以上掉到現在面臨5%保衛戰,有點“吃老本硬守殖利率”的味道。
有考慮複委託買新加坡REIT,績效也算穩定,配息約有4.5~6%。
缺點是配息都是配星幣,每次把配息換回台幣時在匯率上又要被銀行多扒一層皮。此外也要再多負擔一個匯率變動的直接風險。
以08年的大海嘯來說,其實只要能撐過1~2年左右,那企業的股價和獲利也都恢復正常了。我手邊隨時會保留100萬的現金,應該足以應付,不需要大幅度賣股停損。除非是來個世界大戰3,全球一垮好幾年,那就沒法了。
目前能想到的就是這些了。大家有什麼建議嗎?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