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規則》
取自《交易規則》第114頁
交易與哲學家的關係
投機客是一個「思考的人」,而「哲學家就是專門從事思考工作的人」。雖然,我們常在經典投資或投機書籍裡,聽到「不帶感情地程式交易」能夠有比較好的績效。但人的「不理性」行為,是沒有辦法用科學去解釋的,而人們常常會做出不理性的事情,唯有「學習」才能夠改變自己。
「設定停損點或停利點、進場、停損或停利、出場結束一筆失敗或成功的交易」
投機客或投資者,就是不斷重複上述過程。而這四個動作:「找尋機會、進場、到達出場時機、勇敢地出場」,最重要的就是「等待」。要在金融市場裡交易,「尋找進場機會需要等待」、「讓獲利成長需要等待」,市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上漲、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下跌、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上下狹幅盤整」。
等待,是所有投資人或投機客,都要有深刻體會跟認知的事情。
要讓自己能夠「勇敢地進場」、「勇敢地停損」、「勇敢地停利」,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大多數的人都沒有辦法做到,這就也就傑西李佛摩在《股票作手回憶錄》裏說:「能夠同時判斷正確又堅持不動的人很罕見」的原因。
哲學是對人生經驗做全面的反省。
要想擁有「冷靜、敏捷的思考、勇敢」這三樣特質,需要不斷修煉自己,要達到「知行合一」的境界。學習哲學家的「思想」是最好的一條路。
因為每個人的背景都不同、資質也不同、欲望與野心都不一樣。所以,沒有一個標準的答案可以適用在每一個身上。所以,我沒有特別提到哪一位哲學家的思想。
但是,這本《交易規則》寫得內容,份量最大的都是「哲學家所說的話」,深入思考與體會,以及對於市場行為的理解。絕對會認同我所說得這一段話。
金融市場運動是隨機的,但是一定會有「趨勢」的產生。建立一套「交易系統」是最基本的功夫,而市面上這一類的書籍已經很多了,就編者自己來說,我也是從約翰馬基、葛雷莫里斯等技術分析大師的著作中學來的,所以我這編輯的這本書,並沒有提供「交易系統」。
而對於交易,最重要的「執行面」,這就沒有任何一本書能夠幫助投資人或投機客,「而是必須要自己執行」。
改變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能夠進場交易的人」,必須從「心理層面」著手。這本《交易規則》就是這樣一本工具書。
思考別人的話,使之成為「自己的哲學思想」,絕對會對交易產生非常大的幫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