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12937/4009197
【Barron's】預防下個黑天鵝事件 這裡有八條超實用的生存法則
稱之為「尾部風險」也好,「墨菲定律」也罷,若我們從歷史學到任何教訓,就明白總是會有出人意料的事發生,有些還是前所未見的。過去百年來,美國遭遇珍珠港事變和911恐怖攻擊事件,也熬過經濟大蕭條與大衰退,並且打過大大小小的戰爭。沒人能預料未來會發生何事,但若懂得未雨綢繆,事先備妥應變計畫,萬一重大震撼來襲就比較有能力因應。(延伸閱讀:會員專屬/追求財務自由?這10條紀律可助你圓夢)
Obermeyer Wood投資顧問公司總裁暨共同董事長歐伯梅爾(Wally Obermeyer)說:「若發生任一黑天鵝事件,可預見美股本益比可能從今天的22倍掉到10倍。」
巴隆周刊(Barron's)訪問了一些頂尖理財顧問,請教他們如何建議客戶採取步驟防範「黑天鵝」突然從天外飛來。以下是八個步驟:
1.評估風險胃納
牛市時人人都能容忍風險,唯有在災難臨頭、市場一片驚慌時,方知風險胃納真正有多大。Mariner資深理財顧問內維爾(Valerie L. Newell)會問新客戶:「若某個震撼彈爆發觸動市場暴跌25%,你會怎麼反應?」他說,了解客戶對風險的認知後,有助於據此設定風險參數和資產配置。
歐伯梅爾說:「我們希望客戶置身於一個不論什麼情況發生都能接受的處境。對我來說,『可接受』一詞很重要,也許這個處境不愉快甚至不算好,但仍可接受。」
2.築起資金護城河
理財顧問同意:手頭上務必準備一些現金,且銀行存款必須足支應至少兩年的提領之需(歐伯梅爾覺得三年更理想)。內維爾建議再加上某種債券投資組合,包含美國公債以及一些優質公司債或市政債,可讓你在時局壞時仍有債息進帳。重點是:不論未來數年情況多糟,都不必被迫脫售股票。
3.備份重要財務資料
沒人知道未來會不會發生網路恐攻事件,導致金融或水電系統陷入癱瘓。儘管金融公司都編有資安預算保護客戶資料,投資人仍宜妥善備份自己的檔案,包括報稅文件、銀行存款證明、遺囑、所有權證等,並且把副本存放在多處(隨身碟和雲端),以防萬一。
4.自備地震避難包
依據常識,應準備足敷數日之需的食物、水和醫療用品。理財顧問建議,另外還要再準備總額5,000美元至1萬美元的多種面額現鈔,以防提款機沒法使用。
5.畫出時間表
前幾波金融危機顯示,時間是最棒的資產,下一回應該也不例外。Kayne Anderson Rudnick財富管理公司包爾(Spuds Powell)建議客戶把眼光放遠。他說:「無論何時,股市會熬過低迷期,總是會反彈,終究會再創新高。」他說,熊市平均持續1.3年,牛市則平均持續8.9年,切勿因一時衝動遽下決定。
6.觀察投資機會
若說災難是買進機會,也許讓人覺得太冷血。但歷史證明確實是如此。包爾舉例說,2008-2009年全球金融海嘯擊垮市場時,就是「我們此生難逢的大好投資時機」。歐伯梅爾也贊同這個觀點,也因此堅持在投資組合中建立多年的流動性,不只為了防災之用,也可用來在資產遭跳樓大拍賣時溝逢低承接。
7.杯子重新裝滿
有「半杯滿」的人,也有「半杯空」的人,但別忘了杯內的水總是可以重新注滿。即使政府或許令人不滿,但因應災難的反應能力還是有的。內維爾說,不論是千禧年(Y2K)危機、911事件乃至於2008年金融海嘯,只要運用適當的資源、人才與技術,沒什麼危機是挺不過的。
8.做好防災準備
擅長急難準備的紐約公司Black Umbrella執行長史默諾夫(Joel Smernoff)說:「若你準備好因應長期停電或電網癱瘓的情況,基本上,你幾乎就準備好因應任何的災難。」
史默諾夫建議:為每個家人備妥卡片,上面載明重要電話號碼及四個碰面地址;避難所(如自宅)內準備至少三天存糧和飲水、小型爐具,另可加上發電機、汽油、藥品與急救箱、基本工具等;可在30秒內抓了就跑的避難包,內放保暖衣物以及口糧、藥品、手機充電器、現金等;重要檔案備份成三種形式,即紙本、加密隨身碟、存人iCloud或Google Drive等雲端服務的加密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