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011396
北京推十舉措落實金融開放:
外資金融機構可率先享受扶持政策
澎湃新聞記者蔣夢瑩
2019-07-26 10:45 來源:澎湃新聞
7月26日,
新一輪金融業對外開放工作座談會在京召開,
會議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發布的11條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措施逐條解讀。
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管局黨組書記、
局長霍學文在此次座談會上介紹了北京市將採取的十項舉措。
霍學文介紹,
新一輪金融業對外開放發布後,
北京已全面做好承接外資金融機構落地,
服務外資金融發展的準備,
將採取的10項工作舉措如下:
1.支持外資金融機構全面參與北京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今年1月,
國務院批复北京開展新一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
在金融領域實施50餘項政策創新。
對在新一輪金融開放中新設的外資機構,
北京將支持其全面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境外投資(QDLP),
人民幣國際投貸基金、
外匯管理便利化等試點,
便利其開展國際業務。
2.支持外資金融機構率先享受金融領域培育扶持政策。
去年,
北京出台了培育發展現代金融服務業的政策措施,
對金融機構在開辦設立、
購租房補貼、
金融人才激勵服務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在開辦設立方面,
依據實收資本規模給予一次性支持,
最高可到5000萬元。
在購買租用辦公用房方面,
由各區對購買辦公用房的,
每平米補貼1500元;
租賃辦公用房的,
按年租金的50%給予補貼,
連續補貼3年。
在金融人才獎勵方面,
各區對一定數量的金融人才給予獎勵。
另外,
北京即將啟動首都金融創新獎勵項目的評選工作,
對優質金融創新項目給予資金支持。
對上述政策措施,
北京將支持已落地外資金融機構率先享受有關政策支持。
3.對外資金融機構建立服務管家製度。
目前北京已對部分重點金融機構建立了服務管家製度,
每一家機構確定一名服務管家,
專職服務機構在京落地和發展中的需求。
未來對新設外資金融機構,
北京為每一家機構配備專職服務管家,
隨時響應企業訴求。
4.建立外資金融機構登記註冊“綠色通道”。
將依據11條政策新設的外資金融機構納入“白名單”,
建立綠色通道,
優化工作流程,
實現快速登記註冊。
根據世界銀行營商評估結果北京開辦企業已經壓縮到1個工作日左右。
外資金融機構獲得監管部門許可後,
北京將第一時間支持機構在京註冊登記。
5.建立外資金融機構人才引進“綠色通道”。
對新設的外資金融機構的金融人才,
優先對接北京市人才引進相關政策,
符合條件的辦理人才引進和落戶手續。
6.加強對外資金融人才生活服務保障。
對新設的外資金融機構的金融人才,
支持其入住北京市國際人才社區,
對接本市教育、
醫療等資源,
7.推動金融功能區提質升級行動。
針對11條政策確定的徵信評級、
資產管理、
貨幣經紀、
保險和再保險、
證券期貨、
債券承銷、
投資管理等重點領域,
重點打造金融街、CBD、北京城市副中心國際財富管理中心、
丰台麗澤金融商務區、石景山銀行保險產業園、
北京金融科技與專業服務示範區、
房山金融安全產業園和基金小鎮、
順義離岸金融區等金融功能區,
承接相應機構落地,
全面提升配套服務品質和商務服務環境,
在辦公用房、人才服務等方面創造優惠條件,給予優先保證。
8.全面對接各行業協會和國家金融基礎設施平台。
對新設外資金融機構,
支持其參與在京各金融行業協會並獲得相應等會員資格,
參與債券、基金等市場。
支持其盡快接入各類清算、託管、登記、資產交易等基礎設施平台。
9.支持在京金融機構開展同業合作。
支持在京銀行等金融機構機構深化與外資金融機構合作,
提供優質高效的賬戶開立、資金匯兌、資金託管等服務。
10.提供金融科技創新平台服務。
支持外資金融機構與在京科技創新企業深化合作對接,
鼓勵依法合規有序開展金融科技創新,
在金融科技研究院和“監管沙箱”機制中鼓勵外資金融機構參與。
霍學文強調,
上述措施將與國家金融開放政策同步實施、同步落地,
以保證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後從北京開始,
迅速適應中國環境,快速融入中國市場。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