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781943
【社論】嚴打“套路貸”
2019-06-27 18:47 來源:澎湃新聞
一場為期一年的嚴厲打擊“套路貸”犯罪專項行動,於本月起在上海啟動。
事實上,自2016年偵破首起“套路貸”案件後,“套路貸”就一直是上海公安打擊的重點,
並形成了一套“上海經驗”在全國推廣。
2019年以來,上海公安機關共搗毀“套路貸”犯罪團伙68個,挽回市民群眾損失1.6億餘元。
在此基礎上,再啟動打擊“套路貸”犯罪專項行動,標誌著上海的“套路貸”治理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專項行動啟動後,上海公安針對“套路貸”作案手法“變異”情況,深度經營打擊,堅持“打財斷血”,始終保持對“套路貸”違法犯罪活動的嚴打高壓態勢。
這主要有兩大背景。
一是,當前全國各地都在推進掃黑除惡專項行動,而今年2月,公安部就明確表態“'套路貸'是新型黑惡犯罪的一種”。
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就不可能繞開對“套路貸”的全面清理;對“套路貸”的根治,也離不開掃黑除惡的協同保障。
二是,在近兩年的治理高壓之下,傳統形式的“套路貸”已被有效遏制。
但為躲避打擊,“套路貸”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變異”。
如部分不法分子“觸網”更深,打著正常網絡金融借貸的幌子,炮製出了非法“現金貸”這一“套路貸”新變種。這種“現金貸”借助於“借貸APP”、借貸公眾號等互聯網平台,套路更深,更具迷惑性和欺騙性,也就更容易讓民眾落入彀中。
日前,蘭州就成功破獲一起特大網絡“套路貸”犯罪案件。
經查,網貸平台“甜兔”偽裝成菜譜類APP,應付應用平台審查;用戶下載後,搖身一變成為貸款軟件。
之後,非法獲取用戶手機通訊錄、通話記錄等全部權限,並以“消費墊付”為餌誘導機主借錢;再以繳納“服務費”為名,收取高額利息。
這類新型“套路貸”往往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分工明確,既有應對平台審核的“AB面”,能夠通過技術手段迅速克隆應用;
還能將催收業務外包給專門的催收公司,以試圖切割非法追討的責任。種種新的苗頭和形式,要求對“套路貸”的打擊和治理,
也必須與時俱進、突出協同治理,如打通線上和線下的治理障礙,增強網絡平台的審核、防範能力,推進信息共享等等。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近日在督導打擊懲治“套路貸”工作時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效果導向,打擊要更嚴厲、防範要更有效、協同要更有力,全面加力、多方使力,全力打贏這場攻堅戰。
打擊懲治“套路貸”,是一場攻堅戰,更是一場持久戰。既要在當前突出合力、乘勝追擊,也要認識到這不是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工作,需要建立長效機制。
對於廣大市民群眾來說,也要加強和提高防範意識,及時識破“套路貸”的那些套路。
責任編輯:甘瓊芳校對:施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