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競產業看似蓬勃發展,但熟知產業發展的專家卻是憂心忡忡。除了調查發現,目前許多電競團隊都是在虧本經營,廣告收益和比賽獎金無法負擔選手薪資,迅速崛起的電競業怕是已經出現泡沫化。
電競不但登上2022年亞運示範賽會場,日本正傾全力培養電競運動的文化,中國海南省更砸下10億人民幣資金要協助發展電競產業,香港也資助一億。只不過這樣的榮景,看在專家眼中恐怕是一場「龐氏騙局」,電競產業似乎走向「泡沫化」。
學生電競總會副主席肥迪:「對於電競行業,大家不要想得那麼美好。」
遊戲產業研究公司調查了14個電競團隊2018年的營收,發現將近九成的團隊都是虧損,付給頂尖選手的年薪甚至達到百萬美金,讓電競產業難以永續經營。
比賽現場狂風大作,電競比賽的帳棚被吹得七零八落、鋼梁倒塌,Cosplay的粉絲拿著道具撤離,很難想像中國竟然有「外行」的電競投資者把比賽辦在戶外,大風一颳,比賽告吹。
一窩蜂的電競熱進場要錢、退場要面子,砸了錢回不了本的企業或電競隊伍,恐怕還在做最後掙扎。
憲哥,你怎麼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