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手機市場早就是成熟的生命週期,當消費者對於汰舊換新不再感到很大興趣時,這市場已經進入肉博的階段,美國封殺華為時,消費者會立馬轉移到三星或Apple嗎? 其實不會... 就如同我説,這市場已經開始萎縮成長,手機創新不足之下,沒有殺手級軟體或應用時,消費者就只剩下等待殺手級價格出現才會動作,但每每新機,也不斷創高價格下,消費者採被動式消費,等待產品替換降價,這樣的模式不斷的浮現時,現在手機產能確定過剩,這行業從上遊至下遊,幾乎都要面臨新一波消費萎縮,而這一點會在下半年更明顯,下半年iPhone新機? 消費者有人期待嗎? 我想應該是不多,頂多就是汰舊換新罷了,而這樣會帶給台灣企業什麼影響? 台灣企業幾乎都靠硬體生存,所以只要手機不斷消費萎縮,就表示殺價生存競爭會持續,營收也許能維持,但利潤幾乎都給手機品牌了!
===============================
三星電子週三 (5 日) 表示,由於中國市場競爭加劇,三星已經決定削減惠州市的工廠的手機產量,但拒絕進一步說明調降的細節。
此外,大陸媒體報導,三星在惠州廠也啟動了裁員計畫,裁員以自願為前提,並非強制,但自願離職可獲得補償。
三星是全球最大的智慧手機製造商,但在中國的業務受到本土廠商夾攻,特別是華為的崛起。三星在中國的市占,由 2013 年的 20%,已經縮減至不到 1%。
去年 12 月,三星已經關閉位於天津的手機工廠,惠州三星成為其在中國的最後一個工廠。
公開資訊顯示,2017 年惠州三星共生產手機 6257 萬支,占三星手機當年全球總產量的 17%。但近年來三星逐步撤離中國,朝印度發展,去年投資 7 億美元在印度設廠,預計在 2020 年前完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