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項數據雖都顯示中國經濟成長在中美貿易戰衝擊下進一步趨緩,但美國富比士雜誌近日一篇文章指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債務,而非貿易戰。
非官方數據指出,中國國債占 GDP 高達 300%
據美國之音(VOA)中文網報導,富比士(Forbes)專欄作家、紐約長島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穆道柯塔斯(Panos Mourdoukoutas)在這篇評論中指出,中國官方數據雖指國債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僅為 47.6% ,但非官方數字例如國際金融協會日前就表示,這一數字高達 300%。
文章說,目前為止,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Moody’s)和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在評級過程中都未將非官方數字的中國債務規模考慮在內,這就是為何中國的信用評級與美國和日本等國家接近的原因所在。
此前也曾有其他機構估計,中國債務總量占國內生產毛額的比例正急劇飆升,或許可能觸發金融危機。穆道柯塔斯表示,考慮到中國在世界經濟所占的比重,這場危機不僅將重創中國經濟,還會影響全球經濟。
報導說,由於統計口徑不同以及中國存在大量影子信貸的問題,少有人能說清楚中國的債務規模。陸媒新浪財經稍早前曾指出,中國人均負債人民幣 13.34 萬元(約新台幣 59 萬元),債務總額近 200 兆元(約新台幣 885 兆元)。
根據財政部 2017 年公布,台灣人均負債為新台幣 23.9 萬元。
貿易戰加劇中國債務危機
穆道柯塔斯指出,中美貿易戰本身雖然不會對中國經濟構成重大威脅,但將加劇中國的債務危機。
他說,中國債務問題的核心是「借貸人和放貸人都是政府」。在中國,銀行只是政府的代理人。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中國經濟最大挑戰 分析:是債務而非貿易戰 〉
============
想起2014年馬政府還想透過服貿協定,把郵局的儲金送去中國,如果此事成真,今天有多少台灣民眾的血汗錢都被中共拿去填債務的無底洞?
郵政儲金六成將轉投資中國 網友斥馬政府亂搞
記者何豪毅/綜合報導 2014-11-14 1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