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運調整開花結果,大洋-KY今年看樂觀
MoneyDJ新聞 2019-05-22 09:00:12 記者 王怡茹 報導
大洋-KY(5907)今(2019)年第1季營收17.8億元、年增5.23%,稅後淨利2.03億元、年增24.53%,EPS為1.11元,近4年來同期高。展望全年,董事長郭人豪樂觀表示,過去幾年公司的努力已開花結果,預期2019年將是大豐收的一年;法人則估,大洋門市調整告一段落,在財務體質改善、大陸降稅利多等正面因素下,預期全年營收及獲利均將優於2018年。
大洋為中國知名連鎖百貨業者,目前旗下擁有16間店、遍及9大城市,主要區分成三大品牌,包括社區型百貨「大洋天地」、以國際精品為主的「大洋晶典」各有1間店面,以及「大洋百貨」13間,另外還有惠州淡水天安大洋生活薈(管理店);在營收比重中,福建、湖北以及南京據點合計占比逾5成。
大洋2019年第1季營收17.8億元、年增5.23%,毛利率71.34%、年減5.51個百分點,惟因處分財務狀況不佳分店,在相關費用減少下,營業利益達3.64億元、年增18.18%,加上公司持續降低外幣負債、業外匯損改善,稅後淨利2.03億元、年增24.53%,EPS 1.11元,近4年來同期高點。
郭人豪指出,為了落實務實經營,近年陸續關掉了許多不賺錢的門市,儘管造成整體營收下滑,但淨利卻大幅成長,公司改善體質成效陸續顯現;此外,在行銷策略上,公司開始搶攻千禧世代族群,並積極布局新零售、拓展商機,其效益也反映在業績之上,隨著過去的耕耘開花結果,2019年將會是收割的一年。
在展店計畫上,郭人豪說明,目前16間門市中,僅有1間店虧損,未來還有持續拓點的規劃,將會鎖定較具有競爭力、業績較好的地區開店,目前也有業者來詢問開設管理店的事宜,但具體內容仍在商談中;此外,公司還規劃進軍一線城市上海,最快第4季可以敲定。
據了解,大洋2018年關了蘇州、湘潭2間店,前者是因為商圈轉移,後者則是租約到期,且已認列處分損失。以目前來看,僅福州三店小虧、新開幕的十堰店也開始獲利,其他皆在賺錢或損平水準;至於業績表現最好的門市則包含了武漢一店、武漢二店、南京一店、南京二店、宜昌店及合肥店,這些將是公司未來展店的重點區域。
針對貿易戰衝擊,郭人豪說, 雖然美中衝突增溫,但公司仍對中國內需相當有信心,特別是90後世代,消費意識非常的強勁,將是未來重要目標客群。他舉例,現在年輕人求新求變,公司也開發新業務來滿足需求,像是在門市開設夾娃娃機,一間店可以貢獻27萬人民幣/月,且尚未計算引進的人流及後續帶來的效益。
另外在業外部分,以往大洋外幣部位較大,受匯率波動因素影響甚劇,不過,公司已持續降低外幣負債,可望減輕業外干擾。
大洋對2019年營運展望信心滿滿,法人則估計,目前大洋旗下門市調整到一段落、財務體質已見改善,加上朝向千禧世代的行銷策略取得成效,以及業外匯損改善、中國降稅利多等有利因素,預期全年營收及獲利將維持成長態勢。
04:102019/05/22
工商時報 李麗滿
大洋-KY(5907)21日法說,董事長郭人豪少見露臉強調,大洋-KY今年是收割一年,以首季EPS 1.11元亮麗表現,全年賺半個股本不難!他說,獲利增長動能除了來自還債告一段落,最重要是對大陸零售景氣明顯觸底回升有信心,大洋百貨前進上海開大店預估可在第四季確定。
郭人豪指出,目前洽談新店擴展對象包括大陸十大地產集團之一的恆大集團,此外,在競爭優勢強的區域店包括南京、合肥、武漢等地,亦有新店拓展計畫;他強調,大洋去年賺了9億元,今年賺半個股本不難。
大洋-KY受惠首季獲利亮眼,加上前4月營收仍增長,股價行情增溫,21日拉漲3.95%、來到32.9元。
大洋-KY目前在大陸布局15家直營百貨、購物中心與一家管理店,獲利動能除了近三年償還債款外,最重要是對大陸零售景氣有信心,尤其90後消費意識濃厚,今年會是收割一年。
郭人豪以武漢、福州、合肥等賺錢店為例,透過體驗行銷即能吸引消費者進門,他說目前全大陸16家,只剩四~五家還在進行改裝,像是南京店有愛迪達全大陸最大店,任何新潮品發表都在此進行,也使得南京店業績大幅增長。
因應貿易戰,郭人豪表示,將持續降低外匯風險,近三年來大洋百貨持續從大陸匯出人民幣達8.4億元至境外,主要用於償還境外負債,也使得外幣負債總金額由最高峰約美金2.1億,減少到目前約美金6,600萬。
大洋-KY第一季營收為17.8億元、營業利益3.64億元、稅後淨利2.02億元、EPS為1.11元。大洋表示,去年大陸各大百貨零售表現已有觸底回升跡象,除了大洋百貨外,包括北京SKP去年業績135億人民幣創新高,更躍居全球坪效第二高百貨,僅次於英國Harrods,銀泰百貨年度同店比大幅增長37%,王府井年淨利潤為近五年最高,遠東集團在大陸百貨事業更是10年來首度由虧轉盈等。
時報資訊 · 97人追蹤
3 天前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大洋-KY (5907) 今年第1季營運回溫。隨著大陸傳統百貨業去年已有觸底回升的跡象,大洋百貨亦在門市調整告一段落,以及財務體質改善等效應帶動,今年營收及獲利可望優於去年。今股價開高走高,連續兩天上攻。
大洋-KY首季營收17.8億元、年增5.23%,稅後淨利2.03億元、年增24.53%,EPS為1.11元,為近4年來同期高。展望全年,董事長郭人豪樂觀表示,過去幾年公司的努力已開花結果,預期2019年將是大豐收的一年。
大洋-KY在大陸經營百貨業,目前旗下擁有16間店、遍及9大城市,在營收比重方面,福建、湖北以及南京據點合計占比逾5成。
大洋-KY於去年關閉蘇州、湘潭2間店,且已認列處分損失。以目前來看,僅福州三店小虧,其他分店處於賺錢或損平狀態。至於業績表現最好的門市包含武漢一店、武漢二店、南京一店、南京二店、宜昌店及合肥店。
大洋-KY近年調整營運體質,陸續關閉業績不佳的門市,成效陸續顯現;在行銷策略上,公司搶攻千禧世代族群,並積極布局新零售、拓展商機,也反映在業績上。
在業外部分,以往外幣部位較大,受匯率波動影響甚劇,不過,大洋-KY已持續降低外幣負債,可望減輕業外干擾。隨著上述有利因素發揮效益,今年全年營收及獲利可望將比去年成長。
中時電子報 · 1,182人追蹤
李麗滿3 天前
工商時報【李麗滿】
大洋-KY(5907)受惠首季獲利大幅成長,大陸零售市場觸底回升,外資連日買進,周內股價漲幅高達11.8%,上周五收35.40元。大洋-KY董事長郭人豪日前更豪語表示,對今年大陸零售市場有信心,誓言將翻轉股票行情重回新高點。
大洋-KY目前在大陸有16家百貨、商場,今年第四季上海店將開,也是大洋-KY首度前進超級戰區上海市。大洋-KY過去深耕二、三線城市有成,今年除攻進超級城市,包括南京、合肥與武漢等區塊均有拓展新店的空間與計畫,估計今年新買氣帶動下,營收、獲利、營業利益三率同升。
時報資訊 · 110人追蹤
3 小時前
【時報記者沈培華台北報導】益航 (2601) 董事長郭人豪今日表示,今年益航與轉投資的大陸百貨公司大洋-KY (5907) 業績都將優於去年,今年將是公司歷經三年改革後,交出成績單的元年,並期待未來業績逐年成長。
益航除了此兩家上市公司外,並有轉投資在香港掛牌的聖馬丁,由於持股成本低,未來若處分仍具有處分利益。此外,公司在大陸投資專營汽車融資的友成,內部也規畫友成兩年內上市掛牌,可能選擇在港股或是大陸股市IPO。
益航董事長郭人豪表示,百分百轉投資的友成融資公司,與大陸知名的攜程網合作,合作至今已達500萬台車,共計5000萬人民幣。益航投資友成融資,在大陸經營業務涵蓋企業融資、汽車購買、汽車租賃等,益航投資金額為1.7億人民幣,未來上市預計可釋出近五成股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