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在4/18號那天就在匹克幫的文章,在這個月期間還不斷地發文提醒有獲利的投資者要抱牢,今天盤中已經來到71了,而且走勢是非常好做移動停利的,還是要提醒大家只要郭董在檯面上的一天反而要注意鴻海的風險,除非郭董能回到鴻海專職他的本業。大家可以注意國民黨正式初選的時間點或民調,這絕對關係到鴻海未來的發展。無論是投資人和外資都紛紛都調高對鴻海和概念股的目標價預期,彥伯大致上持有比較保留態度的,在這邊彥伯還是要當個御史大夫的腳色,要給投資人另一個思考的方向:
1.因為現在還在初選階段,大家會比較有耳目一新期盼的感覺,但時間一久,如果最後郭台銘真的出線跟民進黨對決,以台灣選舉政治的風氣都要挖祖宗十八代的情形,恐怕對郭台銘本身和鴻海都會很不利,#郭台銘 和 #鴻海 之所以能夠成功,他的個性和企業效率在商場上或許是優點和優勢,但凡是一體兩面,在政治上或在人文上另一方面來說就是缺點了,比如說領導風格太過霸道,不懂人情..等等,另一方面來說,一個運作三十年這麼大的一個跨國集團企業難道就沒有一點點的缺失嗎?(這在以前報章雜誌都曾經被報導過,大家都可以GOOGLE一下),而這些可能在商業上可以被忽略的缺點,在政治上都會被無限放大。
2.郭台銘=鴻海 鴻海=郭台銘,相信大家都很認同,鴻海的成功說是郭台銘一人偉大也不為過,當然他身邊也有很多專業經理人去幫助他,但我想短期內在鴻海內部也沒人能像他一樣了,以前都是郭董一個人說了算,現在變成經理人共治(這裡要注意鴻海不像台塑那樣還是家族控制的企業,企業競爭的本質也不同),鴻海能像以前運作得這麼順暢嗎,能像以前運作得這麼有效率嗎?歷史的殷鑑都很清楚,一位偉大的大帝創立帝國盛事後,等他百年之後,帝國一定都是分崩離析,先亂再說,即使能靠著前人建立的基礎繼續繁榮一陣子,但鴻海已經不是當初郭台銘的鴻海了,開國皇帝只有一個,成吉思汗只有一各,郭台銘也只有一個。
這或許是時間久了後才能看出來,也或許在他真正投入大選後就會發生,也或許不會發生,實際上是郭參與選舉,一定會淡出在鴻海扮演的腳色而且鴻海在中國和香港也有掛牌,中國的工業富聯的事業體跟鴻海已經有所不同了,以上這些只是一個不同的思考觀點,畢竟在投資上我們的想法不能太單一,如果太認定某一個方向,行動就容易處在一個僵硬的狀態,而導致不停損、凹單、一直反向加碼...等等,反之思考放開才能真正去融入市場(趨勢)。


當然可以控制鴻海 而且他還是單一大股東占股份最多的 其他事業體董事長持股都只有一點點 但這就是大問題 原本各自山頭 各自負責自己的事業體 現在某某事業體原本平行的當我的上司 ..... 誰服誰 恩 郭董說不定還是最後的仲裁者 但郭董從政了... 要中立了 不干預了 迴避立衝突等等 如果他還是繼續控制介入 那絕對會被攻擊得很慘 你知道這時候攻擊他沒事 反正他就這麼有錢了 但鴻海就慘了 絕對會被這些流言所苦
但開宗明義有說 如果他不從政 做什麼都可以..退休也可以 公司就會恢復單純 當然鴻海還是有其價值 有多少價值就讓市場決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