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現股當沖 究竟要參考台指期 或是 櫃買指數(OTC)?

這篇就詳細介紹此問題。

臺灣證券交易所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成分股暨市值比重↓
http://www.taifex.com.tw/cht/2/weightedPropertion


台灣加權指數(TSE)是採“市值加權”計算的,而另外一種計算大盤指數的方法為“價格加權”,道瓊(DJI)就是價格加權計算的,如有興趣再自行深入研究,我這邊基本介紹兩者差異。

市值加權計算的指數,當成本股的市值越大,例如台積電、鴻海等權值股,該檔股票市值越大,則影響該指數的權重越高!而台灣加權指數計算的是整個台灣所有上市股票。

但這個指數有個瑕疵是光前50檔權值股(市值較高,且佔比TSE權重較高的股票)就佔了TSE權重的68.5%,且這50檔權值股多數又是平常不太會波動的類股,如水泥股、金融股或是台積電,光是台積電就足足影響了TSE的20%!!

也就是說,當沖客平常的自選股(選股池)多數是股性較活潑的中小型股,若是參考大盤(TSE)指數將會有失真的效果,因為TSE是看那些權值股的動向,若是存股族、價值投資派參考TSE會更有價值,因為前面兩者投資派別的投資標的多數是權值股,但套在當沖客上就較不那麼妥當。

櫃買指數暨產業分類指數簡介↓
http://www.tpex.org.tw/web/stock/iNdex_info/manual/introduction.php?l=zh-tw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以下簡稱本中心)編製之系列指數包括「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發行量加權股價指數」(TPEx Exchange Capitalization Weighted Stock Index,中文簡稱「櫃買指數」,英文簡稱「TPEX」)、電子工業類指數及各項產業分類指數。

本系列指數之計算,以掛牌交易中之上櫃公司普通股為採樣股票,並以其發行股數作為股價之權數加權計算,如遇採樣股票異動或成分股發行股數變動等情況,則以基值調整方式維持指數之連續性。本系列指數於上櫃公司配發現金股利時,不作基值調整,因此,上櫃股票除息交易日將產生市值減少、指數下跌之情形。


因為我上櫃買中心官網也找不到直接幫忙計算好的OTC權值比重,所以下圖是我自己抓了官方櫃買中心且以價格排序,抓了500檔股價計算的權值結果,圖片的部分我只貼前60檔的結果

做現股當沖 究竟要參考台指期 或是 櫃買指數(OTC)?


可以清楚的發現OTC跟TSE的差異有以下幾點:

1.當沖客的自選股多數在OTC裡面

2.OTC成分股的權重較分散,不像台灣加指數(TSE)一檔台積電(2330)就佔了20%

3.這裡的計算我只抓了500檔OTC成分股,所以說如果我全部成份股都抓了的話,成份股權重分配會更平均,這顯得OTC更能呈現整體中小型股的盤勢表現,反觀TSE主要看台積電。


對於這個分析有興趣且想獲得更詳細資訊做研究的股友
可以點我有連結
2019-05-01 5:05 發佈
我不明白為什麼個股的當沖要參考指數?
是為了比較報酬的優劣, 或是作為當沖進出依據? 或是...?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