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90325/1539289/
金融市場波動大,金管會主委顧立雄今天說,金管會希望金融業少發現金、多發股票股利,尤其是壽險業,藉此可做為厚實資本(指壽險業盈餘轉增資)的考量,但在政策上沒有做任何要求。
他說,金管會希望大家多提準備金,不要把「錢(指現金股息)都發完」,再發之前要先想好。
顧立雄說,要厚實壽險業、銀行業的資本,有三大部分,一是大股東的增資,這是最主要的,二是本來依法,銀行業需提30%法定盈餘公積(壽險業則須提20%),這也算是厚實資本的一部分,三是發放股利時,若可以再從厚實觀點來看,也是金管會鼓勵方向。
他說,特別是有些壽險業淨值波動大,金管會希望這些壽險業可以考量,再發放股利時,可以多考量厚實資本的必要性,「若可以多發一點股票股利,是金管會願意看到的方向」。
去年第四季因全球股災,泛壽險金控今年股息恐吃鱉,加上金管會強化對保險業控管,導致今天金融股崩跌,尤其是壽險股跌更兇。
顧立雄說,金管會對保險業的強化管理、導致壽險股的股價波動,某種程度也回應說,保險業看起來好像是高獲利、但有潛在的一定危機,要預為防範。
他說,金管會在意「保險業穩健經營重於股價」,壽險業因應IFRS 17(指保單負債須依公允價值評價,保險業得大幅提列準備金)本身就已經是有點「喘」了,大家需要厚實準備金。
顧立雄說,保單宣告利率4%,不能說在定價上沒有任何問題,其次,類儲蓄險佔整體保費達54%,這樣儲蓄險是否合乎保險是保障功能的概念?這都需要檢討。
他說,一是保單宣告利率的定價(Pricing)不能太過偏離,二是商品結構發展,要往保障型商品,可透過拉大保險安定基金的保費計提、做差異化管理,三是
保險業淨值變動,達到某個程度需要做改善。
下午顧立雄參與證交所舉辦,「擬真交易平台記者會」時再度表示,壽險跟銀行資本厚實,主要仍是看大股東增資意願。本來要分配盈餘前,就須提撥30%作為法定盈餘公積,這也是厚實的一部份,而其他股利發放也是厚實的方向。
顧立雄特別點出,壽險業者適足率(RBC)或者淨值比呈現波動大的狀況,也該考量發放股利時厚實的必要性。他說,壽險業在適足率(RBC)、淨值比這塊,如果有過低,政策上會導引,希望到達一定指標就要改善,改善方式包括增資。
顧立雄進一步指出,銀行業資本厚實也很重視,「總損失吸收能力」應該要用普通股來增資,而不是特別股或次順位債,希望大股東能以增資方式來厚實資本。如果發特別股或次順位債,容易導致其他銀行、壽險來捧場,形成萬一任何風險發生會有過度連結,這不是很好的厚實資本方法。(廖珮君、林彤潔/台北報導)
存金融股的要擔心以後股息可能會少發或不發了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