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萌新發問,望請各位先知告知~~~
(以下假設是金融官股)
假設股價20元的股票,在8/1除權息(發配現金股利1元,股票股利0元),
聽說除權息後,股票價格會掉落。
問題1:
那麼假設8/1的股票價格是20元,因為當天除權息了,
所以8/2開盤時,
A:開盤價格會直接變成20-1=19元嗎?
B:還是說其實8/2開盤價格仍是20元,但投資人會拋售,所以很快就降到19元附近呢?
問題2:
如果問題1的答案是B,那是否要除權息前買入,然後在除權息日後的下一個交易日,
馬上賣,說不定還可以賣超過19元的價格賺一波呢?
問題3:
到底是除權息前買入賺取股利比較好,還是除權息後買入賺取價差比較好?
雖然除權息後股價會下跌,但也不一定可以買到最低點啊,
萬一如上面的例子,除權息前是20元,除權息後只買到19.5元,那不是虧了嗎?
(當然也可能買到18.5元,賺)
那麼哪一種好呢?
問題4:
除權息後,股價會下跌,依各位大大的經驗,通常多久會來到低點,會持續震盪多久時間呢?
因為萌新想知道,下次除權息後,萌新要觀望多久,才進場去買,不至於買到太高的價格。
因為剛進股市一周,很多不懂,請大大們指教,謝謝。
8/2除息,股息1元,8/1收盤價為20元。
8/1收盤後,交易所會公告隔天8/2除息日的參考價是19元,也就是8/2的平盤價從20元變成19元。至於開盤之後的價位,就完全是市場機制了。
8/1收盤未賣出的庫存股票,8/2開盤前,每股價值自動減少了1元,但這1元會以現金回到自己的帳戶,所以總值還是不變。
如果以賺價差為投資目的,除息並沒有改變什麽,只是左手換到右手而已。
台股每季會公布季報
假設一家公司股本10億元,台股1股10元,公司淨值就是10元
2018年
第1季賺1億,淨值變成11元
第2季賺1億,淨值變成12元
第3季賺1億,淨值變成13元
第4季賺1億,淨值變成14元
2019年
第1季賺1億,淨值變成15元
第2季賺1億,淨值變成16元
2019年公司公布今年要配發3元的股利
除權息當天(通常是7月後)淨值就會減3元變13元
這3億會從公司資產上消失,過一陣子入帳到股東帳戶
所謂的除權息參考價是虛的
或者說所有的股價都是虛的
股價跟公司淨值是分開的
為何淨值減少參考價也要減少呢?
一定有人說這樣很正常、沒錯啊!
不過只要了解除權息的本質
就會發現這是說不通的
所以只能說規定就是規定
記住就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