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剛出社會時買了一份月扣2000,意外理賠100萬的投資型保單
以前想說2000有保障有投資,金額也不多
剛看了近一季寄來的明細
每月行政費100
保險成本398
由於小弟本身多年來也都一直有保意外險
一年3880,保障也不只100萬
單以成本突然覺得投資型保單很不划算
但以有限的保險知識
想請教停掉這投資型保單
應不會影響主要的既有保險(人壽,醫療等)吧?
或是還有其他利弊
還請指教,感謝
不然我是建議大家不用去多做考慮了。
所謂的投資型保單是一種一年定期壽險 + 基金投資的複合式保
想當然爾同時包含了「壽險保障」以及「基金投資」。
其費用結構為:「前置費用」、「保單管理費」、「危險保費」後,
用公式來表示就是「總保費」=「前置費用」+「保單管理費」+「
為了方便講解,就抓取某家保險公司為例
一、前置費用:
保險年度 | 前置費用 |
第一年 | 85% |
第二年 | 45% |
第三年 | 5% |
第四年 | 5% |
第五年 | 5% |
第六年 | 5% |
二、保單管理費:每月100元,每年1200元
三、危險保費:等同一年定期壽險,隨年齡慢慢提升。
但會比一年定期壽險保費略低一點。
以上三點就是總保費的組合(但不包含轉換費用)。
如果像上面所說,假設30歲男性,每年希望有500萬壽險額度,若每年保費為6萬,
其中的額度就會如同下表:
年期 | 總保費 | 前置費用 | 管理費 | 危險保費 | 每年進入基金帳號的金額 |
第一年 | 60000 | 51000 | 1200 | 3761 | 4,039元 |
第二年 | 60000 | 27000 | 1200 | 3920 | 27,880元 |
第三年 | 60000 | 3000 | 1200 | 4131 | 51,669元 |
第四年 | 60000 | 3000 | 1200 | 4401 | 51,399元 |
第五年 | 60000 | 3000 | 1200 | 4725 | 51,155元 |
第六年 | 60000 | 3000 | 1200 | 5092 | 50,788元 |
第三年開始雖然前置費用不大,但是前面兩年繳出了12萬的保費,
而真正進入帳戶餘額的卻只有累計大約31,919元,大約少了近75%。
這才是最令人詬病的地方。
儘管危險保費略低於一年期壽險,花個20年的期間是可能慢慢拉回兩者的差距
畢竟壽險必須依家庭責任逐年降低而逐年調降保額的保險。
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而一開始是家庭責任最重的時期,如果需要500萬保障,
一年定期壽險保費不到1萬元,投資型保單卻需要花到5萬以上。
當年繳保費花到5萬,那剩餘多少預算來預防其他無法承擔的風險?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其中身故風險就佔去了5萬預算,那殘廢失能、罹癌等風險還有多少預算能夠涵蓋?
而這也是為何目前為止我不曾賣過任何一張投資型保單的主因。
煩請參閱此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殘扶、長照哪個好?
煩請參閱此篇:
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而若是單純為了投資,先不談前置費用一開始就會被扣除高額的費用。
光是每年的保單管理費1200元,就等同高額的手續費。
因此號稱「投資與保障兼顧」的投資型保單實質上只是言過其實。
而依照你的情況,前置費用早已繳清。
那就只看個人是否有背負家庭責任,
若有家庭責任,我會建議就保留無妨。
若無家庭責任,那就解約(贖回)吧。
再者,意外險是意外險,壽險是壽險;
保障範圍是不同的。
最主要的差異在於失能(殘廢)理賠,以及疾病身故理賠。
如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猛爆性肝炎、癌症身故等等...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