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公司投貝因美虧損18億, 發文聲討稱讓人難以接受!

 文|市界 李章洪

  談到在貝因美的投資,西蘭人明確表示,被坑了,很難受。

  乳品公司恆天然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2018財年中期業績。在貝因美巨額虧損的情況下,恆天然集團對投資貝因美的賬面價值進行了重新評估,評估結果為2.44億新西蘭元,約合人民幣11.07億元,損失18.37億元。

“貝因美持續不佳的表現讓人難以接受。”恆天然集團董事長約翰·威爾遜對評估結果如此表示,“
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市場的機遇依然存在,我們與貝因美合作的潛力也依舊存在。
但貝因美需要立即進行業務轉型,以便從市場的不斷變化中獲益。”

 發帖刪帖又發帖,新西蘭人的內心實在糾結。同樣糾結的,還有面對巨虧將被帶帽的貝因美。
  夢碎“洗牌”,賣房自救
  2月27日晚間,貝因美髮布2017年業績快報,其實現營業收入26.47億元,同比下降4.26%,巨虧9.64億元。因已經連續兩年大幅虧損,貝因美存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貝因美的業績悲劇,從2014年開始就有了端倪。據貝因美2014年財報顯示,2014年貝因美實現淨利潤6900萬元,相較於2013年跌幅高達90%。而到了2016年,貝因美巨虧7.81億元,相比2015年的1.04億元的淨利潤,跌幅高達驚人的853.57%。

貝因美在公告中表示,隨著配方註冊制落定以及2018 年起正式實施,其“洗牌”效果未如預期般強烈,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導致行業普遍競相殺價甩貨,整體銷售未達預期,同時市場投入費用門檻提高,嚴重影響利潤實現。

  2016年10月正式實施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被稱為“史上最嚴奶粉政策”,旨在加強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的監管。根據相關規定,此辦法的落地執行時間為2018年1月1日。

  在食藥監總局於2017年8月公佈的首批註冊名單中,貝因美的4個系列共12個配方獲准註冊。貝因美方面曾對此寄予厚望,期待“註冊制”的落地能“洗牌”國內奶粉市場,從而有效增加其在業內的競爭力。糟糕的業績證明,“洗牌夢”並不如貝因美想得那般美好。
紐西蘭公司投貝因美虧損18億, 發文聲討稱讓人難以接受!
2019-03-01 21:38 發佈
貝因美同日發布的出售全資子公司豆逗工廠議案,也被董事會以3票贊成、4票反對、2票棄權的結果否決。朱曉靜和Johannes Gerardus投了反對票。


  3月10日上午,“賣心不死”的貝因美再次將出售議案提交董事會表決,以5票贊成、3票反對、1票棄權的結果驚險過關。朱曉靜和Johannes Gerardus再次投了反對票。
  貝因美和新西蘭人不合的消息,早在1月底時,就傳得沸沸揚揚。彼時,坊間傳言稱,恆天然因不滿虧損,欲逼宮貝因美創始人謝宏,併購貝因美,實現完全接盤。恆天然在回應媒體時表示,傳聞不實。

  傳聞的確不實,因為謝宏用行動表明了不想走的決心。 3月15日,貝因美方面發布消息稱,經集團公司董事會研究決定,聘任謝宏先生為貝因美集團有限公司總裁(CEO),自即日起生效。

貝因美創始人謝宏
  公開資料顯示,1965年出生的謝宏,在15歲時進入現浙江工商大學的前身杭州商學院就讀,學習食品衛生專業。 1992年,謝宏辭去大學職位,創辦貝因美。貝因美官網毫不吝嗇溢美之詞,稱呼謝宏為“神童”,評價其“儒雅、博學”。

  對於謝宏的複出,市場給予了積極信號。 3月19日,貝因美強勢漲停,報5.91元每股,但與貝因美大跌前的13.60元每股,依舊相去甚遠。面對慘淡的業績、焦躁的二股東,“神童”謝宏的路還要走很久。

責任編輯:陳靖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