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版友在討論終身醫療跟實支實付的議題
小弟知道如果要調整大家的想法不太容易
不過如果有緣的話大家加減看看無妨
如果要踢館也可以
小弟只是把身為自認為良心保險業務員的知識分享給大家
首先先說
實支實付確實很重要
非常重要
重要的原因在於cp值高
一年幾千元的保費一次理賠可能賠到20萬甚至更高
如果客戶跟我投保我也都會設計實支實付
不過實支實付有兩個主要問題大家也要注意到
第一個是隨年齡增加保費
終身險大多是投保以後一價到底
但是實支實付隨年齡調高保費
請問你們有看過70歲的保費嗎?
第二個問題是實支實付幾乎沒有終身型
即使有也是天價保費
而且理賠也不像一般實支實付那樣寬鬆
所以市面上有在賣的極少
但即便如此實支實付還是必須的
能以相對低的保費得到感覺很高的保障
再來說終身醫療
大多比較貴的終身醫療設計上會以沒用到的部分在身故時退還保費
也就是說
例如年繳2萬總計40萬換到住院日額1500以及基本手術理賠等等保障
總計保障合計上限300萬
理賠總額不到40萬的部分身故退還
超過40萬就不退
直到300萬賠滿
接下來一定有人問40萬要靠日額1500要住院幾天
但是換個角度想
住院2000天以內的部分保險公司都必須提供1500元
不管到時夠不夠
有錢拿總是好事
而且小弟問過許多醫療界的朋友大家都一致同意的事實是
只要病人不擔心錢的問題對病情一定有幫助
反之也一定有壞處
最後小弟想丟個問題是
如果各位網友自己想像假設一下自己在保經服務
手邊有很多公司很多產品可賣
是你們建議並推銷給客人
那你們會推薦最棒對客人最好的產品
還是利潤最高最好賺的產品?
小弟想了解是人性本善多還是人性本自私多
-------
小弟遇到跟小弟同事遇過的
都有理賠到終身醫療上限的情況
詳細不方便說
但是如果真的遇到慢性疾病或是心理疾病的
或是重大問題的
沒人希望遇到
但真的不幸的狀況發生時祝福大家都能有足夠的保障u應付人生的關卡
hihimonkey1 wrote:
請問您的父親當初是住什麼樣的病房?
還有開刀住院時用了多少自費品?(恕刪)
我在那邊文章有寫到
"另一點對住院的補充 我爸除了第一次切大腸有住到雙人房
之後都只能住一般病房甚至連PAC房都住了 因為雙人跟單人太多人排了"
我爸第一天住雙人房 甚至後來還提升到一天三千六的單人房 一樣只能住七天
那次還是被診斷到大腸癌末期 還自費微創手術切大腸
這樣的費用還不夠利潤讓我爸多住幾天的話 我不曉得醫院要怎樣的花費才能延展住院期
想靠保險的住院給付拿回保險金? 住院給付真的不如自保 那些保險費夠你住上幾個月了
hihimonkey1 wrote:
小弟只是把身為自認為良心保險業務員的知識分享給大家...(恕刪)
保險黑傑克出面了 不是踢館
有良心不代表觀念正確 底下要點出幾點
hihimonkey1 wrote:
第二個問題是實支實付幾乎沒有終身型 即使有也是天價保費...(恕刪)
實支實付到底有沒有終身型的?幾乎有 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答案是沒有
hihimonkey1 wrote:
住院2000天以內的部分保險公司都必須提供1500元
不管到時夠不夠...(恕刪)
你的觀念已經變成在賣保險 在推銷一個商品 不是在解決問題 難怪馬上回有人砲轟
如果有錢拿就好 那你存個100萬在我這裡 你需要錢的時候 我給你1000元 不管你夠不夠 花完的等你身故再還你 你想通了就懂了
hihimonkey1 wrote:
那你們會推薦最棒對客人最好的產品,還是利潤最高最好賺的產品?...(恕刪)
紅茶店會賣利潤高還是對客人最好的飲料?
電影院會播映利潤高還是對客人最好的影片?
答案是 賣得掉的產品 幫幫忙 簡直是廢話的想法
對客人好不好是你的想法 客人需不需要是客戶的需求
simoya wrote:
推我女朋友失能險....我大概就些微了解失能險他們能抽多少了...(恕刪)
你的想法也不對 如果業務員只會推高傭產品 那麼低傭就是對你有幫助的嗎?
我可以告訴你 躉繳的利變型儲蓄險 傭金最低 大概只有1.5% 傭金 那你就趕緊去買吧
hihimonkey1 wrote:
但是請問大家有多久沒看到所謂失能人士?
真正的長照險只看是不是真的符合需要照顧的程度..(巴士量表跟cdr表).(恕刪)
已經可以知道你的公司了
保險業界有個笑話 這幾年90%長期照護險都是由南山賣出的
可以逆著潮流走 不代表企業有良知 而是對業務員的"教育"很成功
隨便問個長輩 親戚 就知道 糖尿病後來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可能會截肢 中風以後失去工作能力 失智需要人照護 問問就知道上面例子多不多
要介紹買長期照護險 再想一想 以上這些會不會理賠 先不看巴士量表好不好申請 就看看六取三 有哪項可以通過
再請問 長期照護險有保證給付制度嗎? 沒有
我拍好影片 兩個月前有在01有發表過 有需要了解的人可以去理解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