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股美股 巴菲特談投資:波克夏成功沒什麼了不起 只是搭上美國經濟增長的順風車
股神巴菲特在週六 (23 日) 的年度致股東信上除了公布前 15 大持股及交代業績以外,亦回顧了過去 77 年來的投資史,巴菲特表示,其實他與波克夏海瑟威並沒有什麼高明的投資撇步,他與好友芒格 (Charles Munger) 及波克夏只是搭上了美國經濟長期增長的列車,才能有今日成績。
巴菲特回憶,自他 11 歲起至今年的 3 月 11 日,是從他第一次投資美股的第 77 個年頭,巴菲特認為,他與波克夏的成功應該被視為是美國經濟順風順水之下的產物,如果有任何美國企業或個人吹噓說是自己達成傲人的投資績效,那麼這絕對是一種傲慢。
再談到最近美股波動加劇這檔事,巴菲特表示,如果投資人在 1942 年對美股投入 100 萬美元,那麼在 77 年後的今天,價值將大幅增長至 52 億美元,巴菲特指出,如果投資人因為金融海嘯發生之後,為了尋求避險而放棄股市、買進黃金,那麼獲利估計縮水 99%。
-------------------------------------------
.
.
.
如果我把 11 歲時的 114.75 美元投資在一檔零成本的 S&P 500 指數基金,並且所有股利都進行了再投資,那麼至 2019 年 1 月 31 日,股價的稅前價值將高達 606811 美元 (這是這封股東信公開之前的最新數據),也就是 5288 倍;同時免稅機構如養老基金或大學捐贈基金等,當時若投資 100 萬美元,至今則將增加至約 53 億美元。
讓我再加上一項,我相信會令大家目瞪口呆的計算方式:
這些免稅機構每年向投資經理及顧問等公司支付 1% 的資產,那麼估計免稅機構最終收益將大減 50%,只能增至 26.5 億美元,這就是在過去的 77 年裡,雖然 S&P 500 指數實現了 11.8% 的年均報酬率,但你減少 1 個百分點獲利支付給投資顧問公司,以 10.8% 年均報酬率重新計算後,你就會得到獲利腰斬的結果。
那些認為政府預算赤字會帶來危險的人們 (就像我多年來經常做的那樣) 可能會注意到,在我人生過去的 77 年裡,美國公債增長了大約 400 倍,這是 40000%,假設你已預見到這種增長,並對美國赤字失控和貨幣貶值的前景感到恐慌,你為了保護自己,你可能會避開股票,轉而將 1942 年的 114.75 美元購買當時價值 3.25 盎司的黃金。
而買入黃金的舉動會帶來什麼結果呢?你現在的資產價值僅約為 4200 美元,完全不到一個簡單的非管理投資機構所實現收益的 1%,這種神奇的金屬是無法與美國人的勇氣相比的。
------------------------------------------------------------
pineman wrote:
我沒有什麼特定方案, 定期定額S&P500, 台灣50我都不會反對。我前面講得清楚, 不要事後諸葛也不要認為有永恆不變的事物。抱著這兩個觀念做同樣的事, 心理非常清楚的瞭解目前的績效不見得是長期能夠持續的, 這樣才是真正瞭解自己在做什麼。
心態不同做同一件事, 結果也會不同。認為有永恆事物的人, 可能會認為美國和台灣這數十年來的成果是天經地義且必然能永久持續的, 美國打二戰和冷戰是老天命定神選決定美國必然勝利的, 是早已預定的事。但是不認為有所謂永恆命定神選這件事的人,他會知道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果都是事後, 俗話說得好: 事後諸葛亮, 事前豬一樣。深信日本是命定神選之國的人, 他就不會結束從1942年起對日本的定期定額, 那他就講不出和巴菲特相同的故事。日本到今天來看終究還算是好的, 那些生在1900年的英國的人, 假如也深信大英帝國是命定神選, 定期定額76年, 他會像巴菲特說的一樣成功嗎?
簡單講, 就是經過廣泛深入瞭解, 選擇你目前認為或公認的最佳嚐試, 然後下去做, 心理知道這不必然保證成功, 必要時視情況再調整, 找下一個最佳嚐試, 也就是逐水草而居。如果一個地方事後證明能有76年有水草, 那自然就類似定居。而不是先假定這地方一定有76年水草, 然後遇到3年大旱還是深信此地終將成為迦南美地, 還沒撐過旱災人就死了, 也不用提76年了。
PS: 無法理解美國S&P500 76年來成就也是倖存者偏差的人, 或許可以想想, 黃石公園火山如果在二戰時爆炸了, 然後湯姆克魯斯演的那個華爾奇麗雅刺殺希特勒成功, 改變德國, 從此世界中心變成歐洲, 會有巴菲特今天說這話的機會? 當然這是假想, 但是真的有人在1942年當下, 能事前100%確定未來長什麼樣嗎?
...(恕刪)
Buffett不是自謙,雖然他的努力與智慧不可諱言,但倖存者的成色絕非沒有!
1.他是奉行價值投資最聲名大噪的人(因為最富有),但在世界上執行價值投資的人所在多有,他絕對不是第一個;至少他師父Benjamin graham就比他早。
2.如果他面對的是通貨緊縮失落的30年、複利率的日本?
3.如果他不是出生在極端資本主義國家,而是共產國家?
4.承3.;馬雲小Buffett三十多歲,資本累積要超越Buffett絕非不可能,但因為生在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所以被迫退休!
5.拾人牙慧無所謂,但Authority bias就是無知。
andy520hebe wrote:
Buffett不是自謙,雖然他的努力與智慧不可諱言,但倖存者的成色絕非沒有!
1.他是奉行價值投資最聲名大噪的人(因為最富有),但在世界上執行價值投資的人所在多有,他絕對不是第一個;至少他師父Benjamin graham就比他早。
2.如果他面對的是通貨緊縮失落的30年、複利率的日本?
3.如果他不是出生在極端資本主義國家,而是共產國家?
4.承3.;馬雲小Buffett三十多歲,資本累積要超越Buffett絕非不可能,但因為生在特色社會主義國家(中國),所以被迫退休!
5.拾人牙慧無所謂,但Authority bias就是無知。...(恕刪)
我在本文 應該沒有對巴老造神的形容
andy520hebe大大 無須講這些
也無須貼另一位大大在另一棟樓的舊文
不過還是感謝你的回應~~
我沒有要訴諸權威
只是想說從巴菲特提出的數據 以及各方面資料看來
長久來說 就是投資股市的績效會勝出
以後會不會也是如此 我也不知道
但是 目前睹在這上面 勝出的機率是比較大的
如果擔心個別國家的風險 那就投資全世界吧
如果全世界都垮了 就應該也不用在意甚麼投資績效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