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大壓力:黑天鵝與灰犀牛 中國經濟非常危險的一年

2019-02-03 13:36 發佈
天龍國鄉民 wrote:
習近平的大壓力:黑...(恕刪)


看看專家怎麼說強國要完蛋了 ....




=========

在2001年8月出版的《中國即將崩潰》英文版中,章家敦斷言:「中國現行的政治和經濟制度,最多只能維持5年……中國的經濟正在衰退、並開始崩潰,時間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而不是之後!」[1]2003年4月2日,章家敦說,他從律師躍身成為作家,就是因為他特殊的出身背景讓他用不同角度看中國大陸,「我從來沒說我是中國大陸專家。我所做的是用不同的觀點看中國大陸,和那些中國大陸觀察家很不一樣。」[2]

2002年2月2日,章家敦在《中國時報》發表文章,說:「在入世(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中國政府能夠控制貿易的交流;但入世後,北京再也沒有偌大的權柄去操控國境外的商業交易。……欲知中國出口業的未來,只需問個簡單的問題:九一一(事件)之後全球消費者裹足不前,中國貨物要外銷到何處?這只是個普通常識: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經濟衰退之際,中國是不可能增加出口的。……出口一旦呈現衰退之勢,貿易赤字亦將隨之而來。……貿易實績每下愈況,自然會對經濟成長率造成衝擊。……有些專家預測今後多年外商投資項目將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出,但他們忽略了:中國正苦於通貨緊縮,除了電訊業,各個主要產業的市場皆已生產過剩,偏偏中國的產能過剩正逢上世界各國也產能過剩。……北京的官員目前尚能維繫其統治,不過情勢已開始脫離掌控。中共最愛說,新世紀將是中國人的世紀;然而事實擺在我們眼前,這一世紀屬於北京政權的部分不會長久,頂多十年罷了。」[3]

2011年12月29日,章家敦在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發表文章〈中國即將崩潰:2012年版〉,他在文中說,有利中國經濟的國內因素和國際環境已變,中國經濟可能步上日本式持久經濟衰退、甚至經濟崩潰,而且社會抗議活動激增、愈來愈暴力,2012年的中國很可能發生失控而迅速蔓延開來的動亂事件;而中國共產黨正開始新一輪將持續數年的政權交班期,更加無力應對日前的連串重大挑戰;他預測,中國很可能出現突尼斯和埃及這樣的人民革命,中共的垮台就在2012年[4]。

2013年3月7日,章家敦在給英國《金融時報》撰寫的文章中改變論調,稱:「因此,中國處於一個新的超級週期,而這次則是下行週期……換言之,他們(中國政府)不再能夠順風而行;展望未來,他們將必須在逆境中取得成功。……有關中國經濟的最大『不實之言』就是,服務業發展帶來的消費增加,將成為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不幸的是,事實可能正好相反。」[5]

2014年3月16日,章家敦美國《福布斯》網站發表文章,他認為,中國經濟衰退、無法負擔持續增長的軍費,會導致北京當局領導人鋌而走險發動侵略戰爭[6]。

2014年8月25日,章家敦在《福布斯》網站發表文章,宣稱:「7月份的經濟低迷告訴我們,總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可能已經用完了可行的方案;自1976年以來從未中斷過增長(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的中國經濟,終於耗盡了力量。即使在半計劃型經濟中,市場的力量也總是會在最後勝出。所有的國家最終都要嘗到經濟週期終結帶來的痛苦。這就是中國現在的情況。」[7]

2015年3月14日,世界台灣人大會與台灣國家聯盟合辦的「海內外台灣國是會議」請來章家敦演講〈抵抗中國霸權〉,章家敦說,中國的經濟正在快速沉淪,不論成長率是0%還是7%都無關緊要,即便中國如同自己宣稱的成長快速也還是不夠,因為這個國家累積債務的速度遠高於其經濟成長率,中國債務每年以15%或20%、甚至更高的速度在成長,中國的債務危機一定會發生;綜觀歷史,中國歷代政權都是由外向內崩解,幾無例外;而中國現在正失去對周邊的控制,中國對於位處國境之西的西藏自治區與新疆自治區正逐漸失去掌控力,過去五年在香港特別行政區也看到北京當局政策極度失敗的例子;中國的好戰反而給台灣加入國際社會的出口,很快地國際社會將不再視台灣為棄兒;想以武力重劃東亞與南亞版圖的是北京當局,中國威脅她的鄰國,結果助長對抗她的國家形成聯盟,也幫助台灣得到一群朋友[8]。

2015年5月25日,章家敦在《福布斯》網站發表文章,宣稱「中國政府剛啟動了一輪加大力度的政府支出計劃,而且最終很可能升級為眼下全球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舉措……如果獲得成功的話,那麼最多也只能贏得一年靠債務驅動的經濟增長;如果失敗了,那麼幾乎所有的經濟災難都會降臨,或許到今年第四季度之前就會發生」[9]。

2015年5月25日,章家敦在《野獸日報》發表文章,宣稱南海有可能成為下一個爆發嚴重武裝衝突的「大戰區」(Great War Zone)[10]。同月26日,在美國空軍協會(Air Force Association)舉行的一次研討會上,章家敦對美國之音記者說,中國在南海毫無退縮之意,現在離美國採取行動的時間恐怕不會太遠,「時間框架是現在時。美國海軍顯然在測試中國聲稱對南中國海擁有獨家主權的說法。我們必須這樣做,因為:兩百年來,如果說有某項美國外交政策始終不變,這就是捍衛自由航行權。中國目前在這一點上侵犯了美國權利,我認為美國大概會很快採取行動。」[11]

piwu0541 wrote:
看看專家怎麼說強國...(恕刪)



但是最近中國跟香港 都漲接近10%




新華社發表文章,說從環比看,9月份「北上廣深」4個一線城市新房和二手房價格均下降0.1%;70個大中城市中二三線城市的新房和二手房價格漲幅均有回落。繼上半年各地出臺調控政策累計約200次,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沒有「喘口氣、歇歇腳」,各地因城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地方調控主體責任正在落實。 這對引導和穩定房價預期起著關鍵作用,把一二三線城市中房價上漲的躁動打回原形,讓有些地方寄予房價「再飛一會兒」的希望迅速冰凍。當前有些輿論認為,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可能促使政府放鬆房地產調控。

但是從官媒的表態來看,決不會允許房地產調控半途而廢、前功盡棄。最後新華社還說,投機買房者、土地財政的依戀者乃至全社會都需認清大勢,丟掉調控會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放鬆的幻想,摒棄房價「復燃」的幻想,及時調整心態回歸理性,沉下心來做一些有利於國家經濟長遠發展的實事。 無獨有偶,中央巡視組在對住建部巡視後,也發了通報其中也重點提到了堅持房地產調控的目標不動搖,力度不放鬆。其實,官方這種集中表態,就是針對之前市場傳言,不知道是哪個中介在造謠,說半年後房地產調控要全面放鬆,這種東西還真有人相信。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走了多少彎路,好不容易才控制住房價上漲,這才沒半年,就要放鬆了,怎麼可能? 之前馬雲在一次演講中提到過,聽政策要聽他的意圖,如果他就說了一遍,那麼你就聽聽而已,如果他反覆強調一個事,短期內即使沒有改變,那麼你也要小心了,他一定在朝著那個方向努力,今天沒改變,明天沒改變,他一定會不斷的加碼,直到讓他改變為止,房地產的政策就是如此。從2016年調控以來,中國已經反反覆覆強調了2年時間,如今才剛剛走上正軌。 經濟下滑,就放鬆調控,讓房地產拉動經濟,這種事不是沒嘗試過,2009年,2011年,這麼做都是有效的,一放鬆樓市,經濟就能好轉,於是2015年又想照方抓藥,但結果卻相當的糟糕,不但經濟沒起來,反而製造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實體經濟不但沒轉暖,反而錢又都去炒房了,資產泡沫反而大幅攀升。讓外匯損失了1萬億美元。 這個教訓是慘痛的,所以才有了2016年底,突然的政策轉向,其實就是在給放鬆樓市糾偏,這就好比,你口渴了,之前喝了一口海水,不但沒解渴,反而更渴了。現在讓你做選擇,你還會再去喝海水嗎?

所以,不是不想放鬆調控拉動經濟,而是隨著邊際效用遞減,這招已經不靈了,現在放鬆調控,只會給經濟帶來更大的麻煩。至於什麼是邊際效用,簡單說就是你吃一個包子解飽,吃兩個包子解饞,吃10個包子就撐得難受了,吃30個包子反而有可能要了你的命。現在房地產就是這個包子。你不能指望吃下去30個包子還能有解饞的感覺。 所以,明白了宏觀大格局,你就不會被中介散佈的謠言給騙了,他們肯定是希望房價漲的,因為只有房價漲,才能買賣更活躍,自己的收入才能更多。所以在不遺餘力的製造漲價的氣氛,中介的網站上目前掛牌價都要遠高於實際成交價,現在也基本都有10%-15%的議價空間,很多新盤也開始打折促銷,很多二三線城市土地也出現了大量流拍,這些證據都表明,樓市已經發生了內核上的轉向,我們已經找到了控制樓市的辦法,目前只需要將現有政策延續下去就好了。 我們一直對棚改貨幣化安置這個政策耿耿於懷,認為他才是前兩年,推升二三四線樓市的第一推手,那麼今年年中的時候,這個政策也踩了一腳急剎車,也就意味著一年後也就是明年年中,市場上必有明顯的價格反映。

很多三四線城市甚至要出現明顯的燕郊化表現,什麼意思就是降價一半仍然賣不掉,甚至樓市冷清的已經找不到中介了。那麼到時候,最慘的就會是這兩年,花了大把金錢去追高買房的人,看起來這兩年賺的很過癮,但其實只不過是過眼雲煙,紙上財富。心裏舒服兩年,但很可能後悔一輩子。
piwu0541 wrote:
看看專家怎麼說強國要...(恕刪)

感謝分享,透視中國。
孟大公主落難,等看好戲上場。黄豆大訂單搶救華為第一公主。
soziwow wrote:
感謝分享,透視中國。...(恕刪)


黃豆、石油這種有形的買賣已經救不了公主

現在卜哥要的是幾張Letter size紙換數十億美金....智產權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