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獨家】 勞動部證實 老年給付領太多、勞保7年後破產

【獨家】勞保最新精算曝光 老年給付領太多、加速7年後破產
2039出版時間:2019/01/25 14:52


勞保最新精算報告結果曝光!勞動部證實,最新精算結果顯示,破產年限由2027年提前到2026年,因勞保年金改革法案仍躺在立院遙遙無期,為了加強民眾信心,勞動部研擬要向政院爭取額外預算,先撥補勞保基金。

勞保財務每3年精算一次,上一次2015年版的精算報告預測,勞保基金2018年出現收支逆差、2027年基金破產;結果勞保基金提前在2017年出現收支逆差,所幸因為基金投資盈餘彌補收支打平。但去年勞保基金確實開始入不敷出,截至去年11月底止保費收入約3336億元,給付支出卻高達3576億元,短絀240億元;投資部分截至11月底也虧損30億元,已無盈餘填補。勞動部官員說,因中美貿易戰等情勢不穩定,去年一整年績效上下震盪很大,12月勞保基金虧損確實持續擴大;加上現金給付壓力逐年增加,為了能讓現金即時調度,近年勞保基金已不太敢進行國內、國外的委外投資,也變相影響勞保基金的投資獲利能力。

勞保最新一次、2018年版的精算報告結果近日曝光,顯示破產年限將由2027年提前到2026年,也就是勞保壽命只剩下7年。

勞動部官員說,因高齡化與少子化問題,基金的負債成長都是正常現象,仍在預期範圍內;至於勞保年金改革的修法草案因已在立院審議階段,仍尊重立院進度。勞動部下周也會召開記者會說明勞保精算報告內容。

勞動部官員說,勞保基金規模目前仍有7017億元,且由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絕對不會發生破產的情況。但為了穩定民眾信心,正研擬向政院爭取預算先撥補勞保,「不用等到修法通過再撥補」,包括歲計賸餘400億元,或是另外編列預算撥補都是爭取標的。(唐鎮宇/台北報導)

下載「台灣蘋果日報APP」
2019-01-25 15:27 發佈
文章關鍵字 獨家 勞動部
勞動部官員說,因中美貿易戰等情勢不穩定,去年一整年績效上下震盪很大,12月勞保基金虧損確實持續擴大;加上現金給付壓力逐年增加,為了能讓現金即時調度,近年勞保基金已不太敢進行國內、國外的委外投資,也變相影響勞保基金的投資獲利能力。
.......................................................
拿勞工血汗錢去護盤???
放心啦

這屆總統還想連任

所以轉型正義不會轉到這邊

大家放心嘿
由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
該不會又要剝股民的皮吧?
留級的米蟲 wrote:
由政府負最終給付責任
該不會又要剝股民的皮吧?...(恕刪)

比照健保補充費之後,再來個勞保補充費?
費率一樣是1.91%?


國庫撥補324億 公保不破產
https://tw.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60715/37308369/
勞保繳少領多,倒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與其一直改繳更多領更少,挖現在還在繳保費的人錢包去補破洞,還不如趕快改成勞退新制那種個人帳戶制度。

自己繳的錢只有自己能領,繳多少以後就領多少+合理利息,老了想多領年輕時就認份多繳一點。

沒有吃年輕人豆腐的問題,就不會被政黨拿出來激發對立製造話題。

sgxm3 wrote:
勞保繳少領多,倒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與其一直改繳更多領更少,挖現在還在繳保費的人錢包去補破洞,還不如趕快改成勞退新制那種個人帳戶制度。

自己繳的錢只有自己能領,繳多少以後就領多少+合理利息,老了想多領年輕時就認份多繳一點。

沒有吃年輕人豆腐的問題,就不會被政黨拿出來激發對立製造話題。(恕刪)


+1000 贊成
我只想知道勞退基金投資股市賺了多少?
JOB HO wrote:
+1000 贊成...(恕刪)


兩位必然還在繳, 所以會贊同一個毫無財務常識的"口號"
之所以問題積重難返, 在於一代代的年輕人都重口號 所以政策買票一向賺

勞保和勞退, 至少有一點不同, 在於剩餘價值分配

對年輕人來說, 想把勞保改成新勞退, 想法很"直接"
可是他完全忽略了, 任何改制, 財產必須先清算

於是乎, 按照現制清算, 年輕人所得 剩餘價值分配完全趨近零

~~~~~~~~~~~~~~~~~~~~~~~~~~~~~~~~~~~~~~~~~~~~~~~
年輕人有一派會覺得, 這也沒什麼不好 , 總比以後領不到 , 或者繳多領少要好

拜託, 請你再多想一會, 在清算的當下,
首先, 已繳五年的就會和繳一年的幹起來 ;
已領十年的會和已領五年的幹起來 ;
都還沒開始, 清算就已經是一場流血的革命了

~~~~~~~~~~~~~~~~~~~~~~~~~~~~~~~~~~~~~~~~~~~~~~~~
說到底 只要現在的人
看到未來領的錢 IRR會是1.2% ; 他就會閉嘴
這是人性

*********************************************************
最後一點, 也是所有因素裏面最終極的因子
這也幾乎完全無討論空間 不是不想 是不能

您有注意到 為什麼只是 出與入 逆差 ; 根本還有七年才倒
為什麼報導裏有一點大家常忽略 政府"現在" 就一定要貼補讓它至少不會差太多 ?

問題出在 現在52~59歲這批人 有極大比例是有提領權的 按現制
你只要一討論改制 這批人會馬上實行提領權
於是不是七年後倒 是馬上倒 一如銀行擠兌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