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小投資者是沒有資源做基本面分析的

聽到不少人說應該用價值來投資股票

但小投資者基本上沒有資源做宏觀分析行業分析個別公司分析

就算是有參與製作公司財務報表的專業會計師,也很可能只了解自己參與的那一部分而已

為什麼這麼多人有自信說自己是基本面分析來投資股票?
2019-01-07 14:39 發佈
你自己相信嗎??

若不這樣發布新聞利多誰會上車

自己去看看多少人因為看別人分享 利多新聞一起套牢的


blackcat555 wrote:
聽到不少人說應該用...(恕刪)
blackcat555 wrote:
為什麼這麼多人有自信說自己是基本面分析來投資股票?...(恕刪)

所以,技術分析會成為市場主流,也是可想而知的事情了。
不過,市場主流只是說,很多人這樣作。
並不代表說,主流就是賺錢。

空頭市場建議由基本面選股,再搭配技術面分析,多頭則較隨意,小資族或入門建議由前者開始,個人認為。
blackcat555 wrote:
就算是有參與製作公司財務報表的專業會計師,也很可能只了解自己參與的那一部分而已




從水泥到其他

上市公司有幾十種行業別

每一種行業裏面有多少眉眉角角

明明是廢料不良品硬灌進公司成品庫存當資產

你一個學商的會計師搞得懂?

更別說散戶了

還基本面分析勒

刪...刪...刪...刪...刪...刪...刪

blackcat555 wrote:
小投資者是沒有資源做基本面分析的...(恕刪)

所以小投資者只能投機操作?可是投機操作會比較好賺嗎?

我感覺不少人把「基本面」看得太專業了,卻不知道所謂基本面只是「數字的比較」。「比大小」應該不難吧?!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我感覺不少人把「基本面」看得太專業了,卻不知道所謂基本面只是「數字的比較」。「比大小」應該不難吧?!安慰...(恕刪)

我投資中鋼,我不需要知道鋼如何生產,我只要知道中鋼開出的盤價高低;我投資台肥,我不需要知道肥料如何生產,我只要知道現在國際油價高低;我投資南亞科,我不要知道DRAM如何生產,我要上網Google DRAM合約價與現貨價,最後把這些數據跟歷史數據「比大小」就可以知道這些產業基本面好不好?其實沒有想像的難,當然要花點時間Google一下,不過現在要找數據真的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sam189 wrote:
我投資中鋼,我不需要知道鋼如何生產,我只要知道中鋼開出的盤價高低;我投資台肥,我不需要知道肥料如何生產,我只要知道現在國際油價高低;我投資南亞科,我不要知道DRAM如何生產,我要上網Google DRAM合約價與現貨價,最後把這些數據跟歷史數據「比大小」就可以知道這些產業基本面好不好?其實沒有想像的難,當然要花點時間Google一下,不過現在要找數據真的比以前方便太多了。


sam大完全是行家的說法。

所謂基本面分析最主要是看公司經營趨勢,資產增減趨勢,產能嫁動率,營收成長性...等然後最重要評估公司獲利能力。

因此基本分析是要看公司許多年份,而且還要跟同業比較。

雖然投資者不會盡信財報數字但也不是去抓存貨是否有過時呆貨或呆料~~因為那是會計師的職責。

當然從周轉率,現金營業周期的長短,一般人也可判斷公司是變好還是變壞,甚至公司是否有虛盈實虧的端倪,有經驗的人也可儘早發現的。
非常感謝英英間大大切中要點與精闢的補充。

關於基本分析(基本面)

我個人一直偏愛基本分析,因為基本分析可以用以「評估公司價值」、「檢驗公司好壞」、及「決定投資時機」。

沒錯,基本分析無法像技術分析一樣量化所有資料,對剛入門者或許會因此產生困惑,但其實基本分析並不難,只要多觀察並且慢慢累積經驗,一學到手,一輩子都受用,因為基本面是很死板而且固定的「數字比較」。最後提醒一下,產業分析不要貪多,先針對自己有興趣的產業、或本業著手即可,有時運氣好一點,只要專注於一兩種行業,三五家公司就可養自己一輩子。

題外話:其實基本分析與技術分析有許多雷同之處,例如:基本分析者很注重公司每月、每季盈餘數據變化,而技術分析則著重當日或一段期間的K線型態,因為這都是藉以推敲後勢的參考數據;又,一家公司的盈餘不太可能在短期間內大幅起落,而K線也很少在短期間內扭轉多空趨勢,因為當趨勢已成,很難撼動。不過,我還是偏愛基本分析,為什麼?因為使用的人比較少。^_^
隱地:看不起的人愈多,生活的情趣愈少。活到最後就只好剩下一個孤獨的自我。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