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社會結構
如果靠資本獲利致富
那就引進外勞工作
我們就收租享福啊
這樣的社會結構
大概只需要引進十倍的藍領外勞即可
通常有十個窮人配一個富人的社會結構
台灣炒房成為首富之後
底層工作沒人做
約引進二億外勞進來就能維持,大家成為台灣首富
北京新浪網 (2018-12-26 21:16)
12月23日,第二十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本次論壇以「美好中國:敢當與前行」為主題,旨在致敬改革開放40年,展望發展新願景。建設銀行董事長田國立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田國立認為, 房地產這頭體量巨大的「灰犀牛」是否會衝出來引發系統性風險?怎麼用市場手段解決市場長期存在的問題,讓金融的歸金融,市場的歸市場,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十九大報告適時確立了「租購併舉」的住房制度改革方向。近期租賃市場暴露出的一些新問題,證明要培育市場、規範發展,大型國有金融企業介入租賃市場非常必要。
田國立以建行為例進行了闡述,一是打造了一個全國性安全、陽光的住房租賃綜合服務平台;二是倡導「長租即長住 長住即安家」等住房新理念;三是探索發展存房業務,激活存量閑置房源;四是打造住房租賃新生態,整合社會資源共同發展租賃市場,提升租住品質;五是研發住房租賃指數,促進形成租金合理預期。
以下為嘉賓完整觀點:
尊敬的厲以寧先生、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我講講房地產的事。之前有一些院校邀請我們去講,但是真的不敢講,因為既怕班門弄斧,也怕誤人子弟。這次之所以接受劉俏院長的邀請,是有一個變化,我們建行也辦大學了,我們叫建行大學。但是我們培養的目標跟光華學院稍微有一點差別,光華管理學院培養出來的人好多是成功者,我們辦的大學是培訓我們自己的員工,培訓中小微企業者、創業者。他們還在市場經濟中打拚,所以銀行有一些思路、金融知識、法律法規,包括市場研判,可能會對他們有幫助。同時培訓鄉鎮長,因為搞普惠金融,這方面不解決是打不通的。所以希望中小微企業者、基層幹部、員工共聚一堂研究一些現實中真正面臨的問題,培訓后大家感覺收穫很大。所以我們上周正式對外宣布建行大學成立。這是真正走出金融街開始辦教育了,聯合了四、五十所大學。所以這次劉俏院長邀請我來就挺有興趣的,我們也算搞教育的同行了。
我今天想講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住房租賃的問題,也算給咱們光華學院貢獻一個案例。我大學畢業就到建行工作了,八十年代在一個支行當行長,是搞城市建設開發的支行,那時候沒有房地產,大家住的房子都是單位分的,都是公有的,沒有產權。那個時候,我們感到中國需要發展房地產市場,所以在30多年前,建行率先提出「要買房到建行」。我估計好多同學,包括今天在座的朋友對這個口號都是熟悉的。時過境遷,30多年之後房地產市場已經很發達了,發達到歐美看我們都望塵莫及。其中一個數字是說現在美國人住房資產在30萬億美元,也有人說是22萬億美元。中國在這個領域也有兩個數字,一個是40萬億美元,還有一個是400萬億人民幣。我想說我們房子真的蓋夠了,一般來講,大家按人均1:1.1,這是國際的數字,基本夠用了。為什麼大家還覺得住房難、住房貴解決不了?存在的是結構問題。你看美國現在的住房結構,它是發達國家,它的市場化程度非常高,整個城鎮1/3的人是租房,不是都買房的。德國50%以上的人都靠租房,這些市場往往房地產很難炒起來。但我們的租房率可能也就剛剛10%,所以這方面確實有問題。還有一個數據是房屋的空置率。美國的房屋空置率不到10%,日本是在13%左右,而我們的房屋空置率要比這個大很多。所以這個時候要解決結構性問題了,大家也得把消費支出、消費觀念,包括住房理念逐步引導到住房租賃的方向上。我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因為房地產對資金的虹吸效應太強了,當巨量、海量的貨幣都去蓋房子的時候,就沒錢干別的。
目前我國居民市場配置超過60%都在房地產上,大家感覺房子升值了,但可能前幾年好套現,未來就不好說了。信貸也是一樣的道理。我給大家一個最鮮活的數字,到目前為止,整個信貸在房地產上是38萬億,到今年三季度,占整個信貸規模的28%。而且這一趨勢還在上升。我們有制度性的優勢,但是它對房地產也有一個極限的天花板,不能碰及這個。大家都研究過日本的房貸出事之後的結果,美國的次貸危機給全球造成的結果。未來的出路是什麼?我們的租房率還有從10%到30%的增長空間。如果把住房租賃的市場培育起來,對解決中國的住房問題非常有幫助。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住房問題,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怎麼破解?專業銀行應該有專業的解決辦法。沒有金融屬性的時候就不炒了,因為房子跟黃金、股票不一樣,黃金、股票你有錢可以炒,你沒錢可以不炒,但是住房不一樣,你有錢和沒錢都要住房子。所以不能讓它和金融屬性混在一起,你不解決這個,中國會出問題的。因為好多人有錢,買房子也不住,在那兒閑置。
而另一方面,好多人有迫切的住房需求,但是買不起。怎麼破解?我們希望讓興奮點、消費習慣、金融資本向住房租賃市場傾斜。建行提出新口號叫「要租房到建行」。不是我們替代了中間的這些房地產中介,建行幹不了這個。建行是干金融的,我們不會跟中介機構搶飯碗。但是大的金融機構有責任幫助規範和培育市場。建行推動住房租賃發展,更多的是站在一個資源整合者的角度,我們搭建了一個住房租賃平台。不光是提供房源,也可以讓中小中介機構在這個平台發佈真實信息,同時也在幫政府搭建監控平台。目前房源是多少?目前700萬套,有可能年內就會突破1000萬套。 建行還提出一個口號「要存房到建行」。大家都是搞管理研究的,要研究這些案例了。你把錢存到我這兒了,你是放心的,為什麼?有信譽和其他因素。現在再告訴大家一個概念:你有閑房可以存到這個平台上,「要存房到建行」,不光是存錢了。
所謂「存房」的概念就是進行最大的撮合,撮合之後培育形成一個更大的市場。還有租戶問題,比如中介機構是不是權威,你租出去給誰?建設銀行的發力點是長期租賃。有觀點說中國人是不是不喜歡租房,要買房?我認為主要是因為租賃市場太不發達了,基本上最長租期一年,租戶下功夫裝修吧,一年之後房東逼你走,要不然漲價;你不裝修吧,就窩窩囊囊、破破爛爛,你也難受。咱們國家的發展階段是從高速發展向高質量發展邁進,如何實現高質量?住房是最標準、最基礎的一個要求,必須把租房質量提高上來。
接著我想跟大家談談建行的住房租賃。我們做完后,海爾董事局主席張瑞敏來找我,說他也想參與,比如說,我們有一個CCB建融家園,配上海爾的家電,都是現代人工智慧的,跟物聯網也結合起來了,大牌子的設計公司也來了。我來幫你統一設計之後成本降低,因為是批量獲得的房源,拿的是成本價,建設銀行無意在這個方面與民爭利,基本上反饋給社會,用最好的家電,最好的設計師,還幫助大家從房租內討回了一個折扣價。共享理念給了我們解決社會深層次難題的機會,我們應當抓住。
最後我想說,你們大學生是未來的消費人群,特別是年輕人。其實住房租賃還有一個深層的意思,它能讓你自由。在財務上你不要變成房奴。當你租的時候,你就會有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當你不再為買房付抵押金的時候你一下寬裕了好多,而且你現在買房也賺不了錢了,你現在買房不是高位接盤嗎?這個時候我主張,帶頭開啟一個新生活方式,那就是租賃。我們還有一個理念,住有所居不是非買一套房子,「長租即長住,長住即安家」。當我們把租賃市場培育到5年、10年的時候,你就不必買房了,你何必被買房所累呢?謝謝大家。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