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金人壽簡易保住院醫療健康保險的優缺點
理賠內容:
住院日額:1000/日
住院療養:500/日
住院受手術:住院日額*10=10000
這種保險值得買嗎? 保證續保到85歲
特別是現行醫療方式改變後,住院天數逐漸變少或幾乎都門診手術的情況。
我直接介紹實用的保險給你參考看看。
一般規劃保險時,主要是【殘廢失能、癌症、醫療、身故】這四部分,
要以實際狀況來評估各風險的承擔能力,找到無法承受的風險,才能透過較少的保費來做好風險轉嫁。
不論是甚麼年齡,只要仍要透過工作來累積資產,都要避免因疾病或是意外事故的發生,
使得身體器官機能、肢體活動範圍發生問題,一旦喪失工作能力,甚至日常生活需要專人照顧。
這對家庭經濟是相當大的傷害,更可能面臨因看護費用無力支付的慘況。
當無法再從事原先工作時,等同每月喪失原先工作收入。
再從看護費來看,每月需3萬元左右不等,還不包含固定消耗品以及生活上開銷的花費。
若失能10年代表將負擔數百萬元的經濟花費,這對於任何家庭都是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害。
務必替自己投保【殘廢/殘扶險】做好殘廢風險的轉嫁。
煩請參閱此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殘扶、長照哪個好?
其次,當今癌症治療方式改變,新式治療技術的突破。
讓癌症平均住院天數下降,無須再以長期住院來接受治療。
然而健保大多不給付的標靶藥物或是電腦刀等放射線治療費用。
單一療程就要將近十萬元的花費,整年下來花費至少要破百萬元!
投保重點就是要能夠填補家庭無法承受的龐大醫療費用,別再投保以癌症住院、手術為主的癌症險種。
這已經不適用現在醫療現況,最合適是【罹癌就一次整筆給付】的險種,
只要一旦確診就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整筆的保險金,那筆龐大的金額可以自由運用。
最好要有200~300萬左右才會比較安全。
如圖兩張一次性理賠的險種:

煩請參閱此篇:
防癌的新選擇-重大傷病險
而投保醫療險就是擔心發生醫療事故時住院期間的醫療花費、薪資損失。
要有較好病房品質的升等病房之差額,來避免因多位病患產生交叉感染。
同時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許多新式微創手術、雷射、注射、藥物治療,
很有可能是健保不給付的項目。因此設備、材料費、藥品等其他各項費用,就需要額外自費。
雖然可以有更好的治療效果但要面臨數萬元至數十萬元,以目前的醫療現況看來,最好能有15~20萬以上的醫療額度才會安全。
更可以投保兩張的【實支實付醫療險】,透過兩張實支的互補性,讓我們能有更完整的保障項目,
包含"門診手術雜費"這加分項目,將會更符合當今醫療需求的規劃。
煩請參閱此篇:
你買對醫療險了嘛?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上)
實支實付險怎麼買?(下)
您是否已經成家生子、是否每月需奉養父母、有背負經濟負債或貸款呢?
當不同情況要背負責任也會不一樣,要透過實際情況來評估,
倘若有壽險保障的需求,建議投保【定期壽險】來做好階段性的保障,
避免當發生事故時,讓家庭的收入受到影響。
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最後,建議保費盡量不要選擇月繳。
保費的計算方法並非月繳X12=年繳
簡單的說,你選擇月繳保費,你X12下去你會發現保費比年繳保費多5.6%
保障相同,保費卻增加實在沒必要。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私訊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要買醫療保障,我還是強烈建議購買定期實支實付險
這幾年的醫療有一些變化,平均住院天數少 醫療自費項目增加 門診手術變多。
也就是說要考量短期住院(甚至不用住院)高額自費的問題,那要以實支實付為主。
★買終身醫療險,除非一生長期或多次住院,否則都是前期佔預算,最終自己賠自己的結果。
總繳高,一次賠付卻低,典型的自己賠自己。
家母 66歲.無任何商業保險 不算正常體況,年繳18960元
此終身醫療以年繳保費來看一年住院13天以上(包含手術),此險種才能發揮保險的功用(風險轉嫁)。
不然還是建議將錢留在身邊做其他的規劃效益還遠比終身醫療來的好。
以上回覆....

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可以來信,提供 『性別』、『歲數』和『需求』一起討論!
以專業中立的角度提供完整規劃。

蓁蒔 wrote:
因為家母 66歲....(恕刪)
蓁蒔 wrote:因為家母 66歲.無...(恕刪)嗯...你方便透漏令堂的體況問題嗎?
或者有相關資料(病歷資料、報告)可供我參考?
只是我不諱言的說,60歲後只要有體況多半都是除外或拒保居多。
這點你可能要做好心理準備會比較好。
再者,我懂你的顧慮,不過我個人還是不建議。
當然,若你覺得值得...那該張或許是可以考慮的。
畢竟你有確認得以投保,那在有體況問題的情況下自然會是考量之一。
這點亦是我唯一「不反對」的理由。
在這邊我也呼籲大家不要等到有體況後才開始檢視自身的保障,
而是在有體況前率先投保才是正確的方式。
因為有體況後,關鍵已經不會是保障內容好不好,而是能否承保。
而個人不建議的理由如下:
一、保障有優先順序,以無法承擔的風險為優先
不論何種保險,一般會投保不外乎兩大主因:
(一)移轉無法承擔的風險
(二)移轉不想承擔的風險
我個人建議優先考慮第一種,倘若有餘力再考慮第二種不遲。
甚至第二種其實可有可無,一般而言我不會主動建議投保。
曾有保戶問過我:
「定期險保障高歸高,但是老年的保費恐怕讓人吃不消。
況且老年人住院機率比較高,是否該加保平準保費的日額型住院險。」
我的回答是:
「不用,因為住院的金額並非一般人無法承擔的風險。
況且真的擔心老年後財務壓力的情況且預算充裕的話,那不妨先考慮終身殘扶險。」
老年人住院機率的確比較高,這點是事實;
我不會去否認這點。
但是依據"衛生福利部"105年的統計資料來看,
70歲以上人口平均住院天數為11.85天,單次的住院時間並不長。
當然,不可否認仍會有長期住院的情況存在,
但屆時的重點是在「看護費」,而非住院費。
煩請參閱此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二、有沒有保險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該項風險能否承擔
該張理賠項目如下:
理賠項目 | 理賠金額 |
住院醫療保險金 | 住院日數 X 1000 |
住院慰問保險金 | 住院日數 X 500 |
住院手術保險金 | 手術次數 X 1萬 |
假設住院10天且動住院手術;
那總理賠金額為:2.5萬
這2.5萬,我想以一個成年人來說是足以承擔的。
甚至我們說的誇張一點,假設住院100天且動住院手術;
那總理賠金額為:16萬
這16萬,我想以一個成年人來說還是足以承擔的。
能承擔的,買不買很重要?
很多人都會擔心沒有保險要怎麼辦,好像沒有保險生病就糟了。
但我比較納悶的是...
是什麼讓大家覺得沒有保險是很糟的一件事?
現金難道沒有比保險好用嗎?
我沒太多現金,所以我投保;
將無法承擔的風險移轉到保險公司上。
但是並非代表著每項風險我都無法承擔,進而需要投保。
結論
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建議你先試著考慮終身殘扶險。
倘若真的不幸被拒保,再做該張險種的考慮不遲。
不論如何,我不建議你考慮該保單,因為真的幫助甚微。
那不如將該張保費預算留做自用,其效益會更大。
再簡單的說,我可以接受東西貴,但是要有它的價值存在。
而非東西貴,其商品卻沒有相對應的價值可言。
以上,你參考看看。
PS:
依照令堂的年齡而言,該張保單最高續保年齡為76歲。
這一點你可能有所誤解,建議先行釐清。
(該條款第十八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蓁蒔 wrote:
因為家母 66歲.無任何商業保險 不算正常體況 詢問後只有他願意承保
年繳18960元 好像....(恕刪)
令堂的保險年齡是65歲 所以才會是這個費率 才會保到85歲
沒關係 底下的比較重要
承保=/理賠
看得懂嗎? 承保不代表會理賠
有體況根據保險法127條 投保當時的既有疾病是不理賠的 就算承保也是一樣
再來 住院一天賠個1000元 你覺得一輩子可以住幾天?200天 300天?
賠個30萬好不好?
手術一次賠個1萬元 可以手術幾次?10次?!理賠10萬
最多 最多 就是理賠40萬元
你知道最大的病是甚麼嗎? 不是住院 因為風險就是40萬
癌症的標靶藥物都是天價 一顆2000,6000
都是小兒科 肺腺癌一顆1.2萬元 一個療程30天 36萬
甚麼嘎瑪刀 甚麼新奇手術 都是天價
但是 比起一種病 上面都是小兒中的小兒
這個病就是中風、糖尿病、失智住進養護中心
怎麼也醫不好也死不了 你覺得這個疾病很遙遠嗎?
200萬 一個月3.5萬 大概5年 500萬 大概10~12年
唉...這個機率恐怕超過1/10 1/5 ...隨著醫療進步 會增加不會減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1&v=Qd51cbWj_kQ
00:28 由我影片講解 第28秒處 我幫您解開疑惑
到底買保險的目的是甚麼?
不是好不好 而是你適不適合
蓁蒔 wrote:
這種保險值得買嗎?
蓁蒔 wrote:
因為家母 66歲.無任何商業保險 不算正常體況 詢問後只有他願意承保年繳18960元
首先,建議你先想清楚令堂買這張保險的目的是甚麼?
是擔心未來會因為疾病住院,而被醫療費影響日常生活?
還是因為現在的體況已經有點狀況,想趁著還能投保的時候趕快投保?
其實我覺得保險應該回歸到需求面來探討,
而不是單純的比較所謂的CP值。
因為多數人需要的東西,他的CP值就不會高到哪去。
反而CP值高的東西,常常是因為其實需要的人不多。
這是很正常的市場機制。
米其林的牛排那麼貴,因為很多人想吃,願意花更多的錢去吃。
路邊攤的牛排那麼便宜,因為很多人不會願意為了路邊攤的牛排花大錢。
哪一個CP值高?當然是路邊攤的牛排CP值高。
但是為什麼大部分人在能選擇的情況下卻會選擇米其林的牛排?
因為重點不在於CP值!而在於你為什麼要吃牛排!
否則牛排是牛肉,牛肉麵也是牛肉,都是牛肉,你為什麼要花大錢去吃牛排呢?
因為你需要、因為你想要!
你需要更衛生的環境、更優良的品質,你想要更好的口感、更美的氣氛。
買保險其實也是類似的觀念,
為什麼有的險種便宜,有的險種貴?因為每個險種對應的是不同的需求。
如果你不先了解你的需求是甚麼,你就不可能買到真的適合你的保險。
買保險一定要記住一件事,
那就是:多數人的需求,未必等於你的需求。
其實不只是保險,任何的商品都是一樣,
甚麼是好的商品?
其實只有一個標準,
就是能解決你所在意的問題的商品,就是好的商品。
如果你今天家裡水管漏水了,請人來換一根水管500元,你要不要請?
請人來換一個燈泡200元,你要不要請?
這問題看似很可笑,
但是其實很多人明明擔心的是水管漏水,
卻一直找人到家裡換燈泡,
因為換燈泡只要200元,換水管要500元。
先想清楚自己的需求跟目的在哪,
才有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保險。
因為自己的需求跟目的,只有自己才最清楚。
旁人只能引導你去找出你的需求,但是無法幫你決定你的需求。
所以任何在不知道你的需求情況下推薦給你的商品,都不會是適合你的商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