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貿易戰與升息對美國經濟影響之分析

先寫一段個人感想,與主題無關。
我對於版上不少中國人的阿Q精神,精神勝利法十分反感。本次談判結果很明顯是中國做出了比較不情願且比較大的讓步,而美國做的讓步只是將關稅時間往後推,相對的讓步較少,這已是很明顯的事實。不去觀看事實而用一種義和團式的思考與行為模式,講出來的話只會讓人感到水準低落。關於貿易戰對中國的經濟的影響,我在四個月前的文章美中貿易戰對中國經濟影響之分析中已寫的很清楚:若中國政府堅持要打貿易戰,最壞的狀況下可能引發輸入型通貨膨脹導致經濟衰退,對中國經濟將十分不利。但中國若與美國妥協,兩國反而可以互蒙其利。中國經濟狀況確實有受到進口糧食上漲引發輕微的輸入型通貨膨脹,與我所言相合。如今中國願意做出讓步妥協,向美國進口大量商品,緩解中國輕微的輸入型通貨膨脹,其實對中國經濟而言是有利的。

==============

回正題,我簡短寫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影響。在美中貿易戰之分析一文中,我已說到美國開啟貿易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美國外債持續擴大。就如同許多版友所說,貿易戰下沒有贏家,事實也的確如此。就事實而論,美國開啟貿易戰對美國短期的經濟確實是會造成不利的影響。但為什麼川普還要這麼做呢?舉個簡單的例子就能明白。如果今天有一位朋友,他年收入很高,但他的年消費支出卻更高,差額都靠向銀行舉債。雖然這個人的收入很高,但這個人的財務狀況依然是十分不健康的。美國的狀況就如同這樣。美國與中國的貿易模式長期以來都是使用美國資產(大多為美國國債)換取中國商品,意義等同於美國向中國舉債進行消費。這樣的經濟模式是十分不健康的,長久下來也很可能發生大問題。亞洲金融風暴、拉丁美洲經濟危機的導火線皆是因為國家的外債過高。就像一個人如果長期的消費支出大於收入,那他的財務狀況就很容易出問題的道理一樣。這人如果想要解決債務問題,勢必要先從減少消費支出開始下手。如今川普想解決美國外債過高的問題,勢必就要減少美國對外國商品的消費,尤其是對最大債權國,中國的消費。這對美國經濟的影響肯定是不利的,可能造成美國物價上漲,消費減少。但美國減少對外國商品的消費卻是必要的,為什麼呢?我們不會放任卡奴負債累累卻不節制的持續消費,因此美國也不應該長期對外舉債對外國商品進行不節制的消費。雖然美國提升對中國的關稅,減少對中國商品的消費對美國的短期經濟影響是不利的,但對美國長期的經濟穩定卻是十分有幫助的,可以防止美國外債持續擴大,避免掉未來美國可能發生的經濟危機。以上是我對此次貿易戰對美國經濟影響的看法。

===============

接下來寫一下我對聯準會升息對美國經濟影響的看法。升息會影響貨幣供給,進而影響整個經濟體商品與投資的需求,但因為美國有在用其他方法控制貨幣供給,且美國的貨幣供給也沒有出現問題,因此升息對這方面的影響我直接略過不討論。

那在貿易上,美國升息會造成什麼影響呢?如果今天我對外宣佈,借給我錢,我會付你比較高的利息,你會不會更願意借錢給我?我想是的。美國升息後,外國購買美國資產(美元定存、美國國債等,主要是美國國債)的意願就會提高,增加購買美國資產(美國國債)。這就造成了對外貿易上,美國增加用美國資產(美國國債)向外國交換商品的狀況,使得美國的外債變的更高。到這裡就會發現一個很矛盾的事實:川普在努力的減少美國的外債,而聯準會在扯川普的後腿,努力的升息增加美國的外債。聯準會的考量當然是很短期的:聯準會希望美國經濟不要衰退,即使是向外國舉債消費來維持經濟繁榮都沒有關係。但長此以往經濟一定會出問題。亞洲金融風暴、拉丁美洲經濟危機等關於外債過高最後下場的歷史教訓都擺在眼前,但聯準會那些愚蠢的經濟學家全都置若罔聞。若美國想要維持經濟長期的穩定,不想走向亞洲金融風暴那樣的慘狀,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先把聯準會那群愚蠢的經濟學家通通免職,並且停止升息,甚至開始降息,減少外國對美國資產(美國國債)的需求,不要讓美國用美國資產(美國國債)向外國換取外國商品,盡可能讓美國外債不要持續擴大。以上是我對聯準會升息的看法。歡迎有錯誤不吝指正

========
註:聯準會可以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在公開市場上賣出公債收回市場上的貨幣,而不一定要用升息的方式避免貨幣過度氾濫來抑制需求拉動型通膨。且若遇到供給不足型的通貨膨脹,緊縮資金的下場會導致經濟大幅衰退,就像1970年代美國停滯性通貨膨脹那樣。
2018-12-03 4:11 發佈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先寫一段個人感想,...(恕刪)


不升息不是會導致過度通貨膨脹?
冰小弟 wrote:
不升息不是會導致過度...(恕刪)

聯準會可以透過公開市場操作在公開市場上賣出公債收回市場上的貨幣,用此方式避免貨幣過度氾濫來抑制通膨。不是一定要用升息的方式來抑制需求拉動型通膨。且若遇到供給不足型的通貨膨脹,緊縮資金的下場會導致經濟大幅衰退,就像1970年代美國停滯性通貨膨脹那樣。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雖然美國提升對中國的關稅,減少對中國商品的消費對美國的短期經濟影響是不利的,但對美國長期的經濟穩定卻是十分有幫助的,可以防止美國外債持續擴大,避免掉未來美國可能發生的經濟危機。(恕刪)


美國是在壓迫大陸認養美國債務成本,強迫建立不對等的交易。

外債等同於美國國力體現。債務是不可能減少的,處理完大陸仍然繼續往下一個國家繼續壓榨。


美國NO.1

scare99 wrote:
美國是在壓迫大陸認養...(恕刪)

是中國政府先長期大量購買美國國債控制匯率。所以是誰主動開啟美中之間長期的不對等貿易呢?應該是中國吧?

股市阿屎伯2908 wrote:
是中國政府先長期大...(恕刪)


養肥的豬才有肉殺呀
對於聯準會升息我有一些不一樣的看法,歡迎一起討論~

個人以為聯準會升息是為了下一次可能的經濟衰退做準備

當經濟大好時,應該適度的收回貨幣讓經濟溫和成長,而不是資金氾濫

如果經濟好時不升息,當下一次寒冬到來時,可用的工具將相當有限

回到升息對美國國債的影響

升息之後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對美元需求的增加

當大家瘋狂的換美元,就會導致美元的強勢

那換完美元之後,這些美元的去向呢?

不外乎:定存、美國國債、房地產、股市等

當大量美元想購買美國國債時,將會導致美國國債價格上升,殖利率下降

不過只要美國聯準會不增加美國國債的發行,就不會導致美國的外債上升

事實上,美國聯準會是在進行縮表的

所以聯準會升息對於增加美國外債並無直接關係

更無扯川普後腿的情況發生

個人猜測川普是希望打貿易戰時,經濟不要因為升息而快速降溫

這樣會造成他打貿易戰的底氣消失

至於為什麼川普要打貿易戰,相信有仔細觀察今年以來的國際情勢都可以發現

川普就是要打壓中國,這幾年中國成長的太快太快了

利用貿易戰,可以逼各個公司減少在中國的投資,不論回到美國或是移到東南亞都好

目的就是要繼續維繫美國老大的地位

至於外債節節高升?只要世界通用貨幣還是美元,大家都買美國的帳,舉債上限只要增加就好啦~



cchsuan wrote:
對於聯準會升息我有一...(恕刪)

聯準會想要控制貨幣供給,不是只有升降息這個選項。很多人都跟你想法一樣覺得經濟好的時候就應該升息壓抑經濟成長,這樣經濟不好時才能降息救經濟。實際上這種想法根本很奇怪。在脫離金本位之後,聯準會可以用許多公開市場操作的方式增加貨幣供給,根本沒必要使用降息的手段。聯準會直接向政府購買國債或在市場上購買金融資產讓貨幣供給增加的效果比降息還要來的持久有效。就算0利率的時候發生金融危機,聯準會只要使用上述方法加上擔保銀行存款就可增加貨幣供給,而不是只能透過降息解決問題。實例就是2008年柏南克做的事情,他就是這樣做才把美國經濟從蕭條中救起來的。反觀當年日本經濟大蕭條的時候利率一路降到0也沒用,經濟仍在持續衰退,因為很多人負債累累根本不會想去貸款,大家都不貸款降息就毫無作用。如果當年日本早點用柏南克用的方法直接增加市場上的貨幣解決經濟問題,經濟也不會蕭條這麼久。

============

就算美國升息後進去美國的熱錢不是去買美國國債,而是去買美國的其他金融資產,甚至只是定存,都會造成美國外債擴大。這句話的主詞是美國,不是美國政府。國與國之間的貿易很像以物易物,你的金融帳流入,經常帳必然是流出。意義就好像美國拿自己的金融資產跟其他國家交換商品服務。這些外國持有的金融資產對美國來說就是一種負債,未來外國可以賣出這些金融資產要求美國提供外國需要的商品服務。這種負債消費的模式就好像當年雙卡風暴貸款消費的年輕人一樣,不能長久。亞洲金融風暴發生的前因正是如此。用高利率吸引外國資金,使金融帳流入,經常帳流出,等同向外國貸款消費。最後外資撤離,也就是債主上門討債的時候,下場就是物價飛漲,經濟衰退。美國外債已然過高,實在不應該再升息吸引國際熱錢流入。現在會爽但將來還債的時候可就不爽了。

另外我補充有說,如果聯準會真的覺得貨幣氾濫經濟過度膨脹,那可以在市場上賣出金融商品收回貨幣來進行縮表,根本沒必要升息。
这水平也太低 美国已经在缩表了好么
你根本就没关心经济的周期性
利率和债务的关系
那为什么中国和日本都在抛美国国债
自以为自己有债就能是债主一样待遇的不怕笑死个人 美国国债利率4%左右
美國聯準會宣布升息,並表示2019年也將持續升息,此舉會導致美國長短期利率走高,增加外國熱錢流入,使美國金融帳流入,經常帳流出,讓美國已十分龐大的外國債務金額變的更高。

此外聯準會也宣布繼續進行縮表,此舉將導致貨幣供給減少,造成市場的消費意願與投資意願降低,引發經濟衰退。Fed的經濟政策幾乎不可避免的將引發美國未來的經濟成長停滯甚至衰退。

美國在金融海嘯時聯準會主席剛好是貨幣學派的柏南克,他將美國經濟快速的從本來可能發生的大蕭條中復原。如今聯準會主席是個信奉凱因斯學派的經濟學家。美國1980年代的聯準會主席保羅沃克就是凱因斯學派的信徒,他在任內大幅升息造成美國人民消費與投資意願大幅降低,讓美國當時低迷的經濟狀況再度雪上加霜。如今聯準會又來了一位凱因斯學派的信徒當家,我們也只能靜靜的為美國未來經濟哀悼。

還好台灣央行已宣布不會跟隨那些無知的凱因斯學派經濟學家起舞,此乃國幸。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