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斯托蘭尼:「我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也不是任何人的僕人,這就是我的成就」
相信這句話是這個“投資與理財版”人人嚮往的境界和目標。
儘管字面上可以擴大解釋為任何人無論透過何種方式最終也到達了不用看人臉色也不用去給人臉色看的自由之境,未必是侷限在投資
舉例:若有人一出生就繼承一大筆財富一出生就可以退休,不用上班看人臉色也不用去開公司,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
同樣是到了科大的境界。
但是科斯托蘭尼在他書中講這番話的前提確實是「透過投資」。
因此我想到了 僅管若有人也到達財務自由的境界,但他是辛苦工作獲得或直接繼承遺產獲得 ,
這樣配得上科斯托蘭尼說得境界嗎
以結果論來說或許可以,但純度不夠!
就好像NBA 詹姆斯當年投靠熱火組三巨頭以及後來的KD更是誇張地打不過他就加入他而投靠了勇士
二者雖然都得到了冠軍 但在許多人心裡 這個冠軍“純度”(含金量)就不是那麼夠....
畢竟這裡是投資理財版 談到財務自由應該是靠投資獲得的才算
但是有些地方不太好定義 投資自己專業能力應用到工作 或許也可算一部分吧 雖說有點牽強
於是我想了個公式來定義財務自由的純度(當然計算公式還是有討論的空間)
分子:
A:靠投資理財獲得的財富:侷限在投資股票債券ETF乃至定存等金融產品
B:繼承得到的資金- 雖說靠爸並不可恥 但如上NBA舉例 讓人感覺就不是那麼”純“
C: 本業收入/20 (除以20的原因是畢竟嚴格來說不算一般定義的投資理財,但曾投資自己才有足夠專業能力多少也算點吧 )
D:自己可做主的副業收入/5 (除以5的原因是畢竟嚴格來說不算一般定義的投資理財,但自己可做主 隱含自由的概念多少也算吧 )
分母:
E: 個人達成財務自由的資產 ( 每個人狀況不同 沒有固定數字 如果一千萬的孳息就能夠妳支出 那一千萬就夠)
財務自由的純度(含金量):
(A-B+C+D)/E
這個公式下 無法有滿分的十足真金可能性,
舉凡平民階級都勢必得先去當個上班族被資產主義奴役過一陣子才有第一桶金可拿來投資。
以某長青樓的阿花大樓主為例
A=200
B=?
C=800/20
D=?
E=1000
阿花大的財務自由的純度(含金量)大約是 25%
“1億該如何理財,才能財務自由。”這樓提到兄弟姊妹繼承了一億
B=1e儘管這1e若能善加利用來投資未來或許也能創造出不少A
但套用這公式後 很遺憾純度趨近於0(目前)
以上 有興趣的人可以算算自己財務自由的純度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