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海關總署昨(8)日公布,以美元計價的10月出口年增15.6%,進口年增21.4%,分別高於路透調查預估中值的11%和14%。按美元計價,前十個月,大陸進出口總值3.84兆美元,增長16.1%。其中,出口2.05兆美元,增長12.6%;進口1.79兆美元,增長20.3%。雖然中國對美貿易數據成長不理想 , 不過今年以來中國與東南亞國家協會國家進出口成長19.5%。與拉丁美洲、非洲進出口分別年增23.1%和22%,遠高於同期中國外貿整體增速。
看來中國過去幾年推動一帶一路 成效蠻不錯 ...今年前十個月 , 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05兆美元,增長21%,高出全國整體增速4.9個百分點,占大陸外貿總值的27.3%,比重提升0.8個百分點。
spartamimi wrote:這明顯就是趕在明年...(恕刪) 你说的提前出货知针对中美贸易,但是大陆今年的增长主体是拉美非洲和东南亚,这几个和贸易战无关的经济体!还有人民币到7是回归正常,你去查一下人民币历年数据,更长时间里都超过7,哪怕是前几年也是7.几的,还有很长的时间在8.
lordkon wrote:中国车市下跌11%代...(恕刪) 这个数据是中国最近释放了很多福利如减关税所以进口增长多余出口 虽然还有个体量的问题中国出口一直是有出口退税的 所以说永远都是出口体量大于进口体量 进口增长多余出口增长就该打问号问为什么会这样
現在一堆廠商搶進東南亞,包括台灣的工廠,就我所知鴻海、和碩、廣達、緯創、仁寶等,都已經將東南亞或南美的工廠產能大幅擴充,但是短期內還是繼續利用中國的產能,所以中國對於東南亞出口的增長很大原因是來自於對於中國進口原物料到這些地方,因為供應鏈無法短時間內連根拔起,這種轉移效應應該兩年之內可以完成...現在中國的工廠一位作業員的月薪含加班大概 5000 RMB,如果再算上五險一金,吃住等...其實已經跟台灣差不多,是東南亞國家的好幾倍,越南工人大概可以差到十倍,泰國大概兩倍...其實就算不加上關稅效應,大量製造業移轉也是遲早的事.所以中國應該擔心的是未來轉型問題,也就是習喊的 2025 中國製造,你的勞工、土地、水電成本加起來已經幾乎比美國貴了... 台灣過去三十年整個產業大轉移到中國,結果是薪資凍漲、投資窒息,因為產業沒有轉型成功,中國未來會面對更嚴峻挑戰,因為世界上很少有國家敢跟老美對幹,連以前科技幾乎凌駕老美的蘇聯都被搞垮了...老美第一步先拔掉中國成長引擎,也就是製造業,第二步戳破中國地產泡沫,但我不是用幸災樂禍的角度,而是對岸一但經濟崩潰,台灣經濟產業會也會跟著倒,因為過去積累太深,台灣一年對中國順差幾百億,有上百萬台灣人在中國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