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借8K大的一張圖,想要請教先進 信用交易的類型跟限制

小弟 新入股市不久,有很多地方不懂,想要請教各位先進。

我先說我懂的地方。

如果沒有信用交易額度情況下

現買現賣(作多)
在現貨市場,用自己的錢買入,然後期待上漲後賣出。 如果在同一天先買後賣,就是當沖。

現賣現買(放空)
在現貨市場,有開放買賣現沖的個股,先賣出一張現股,然後期待股價下跌,在收盤前(含盤後交易時段)一定要買回一張,以供交割。如果順利以較低價格買到。是為現沖。
如果該股市價變成漲停,連買都買不到,那就要進行標借來履行交割義務。標借利率不等,通常一天是7%,這只是先標借股票來交割,日後還是要還券的。如果連續多日跳空漲停,那就一直每天掛漲停價買入,損失就是每天 10%+7%,直到買到為止。

當沖有證交稅減半的好處。



如果有信用交易額度情況下

如果要當沖(當天完成沖銷)
融資買 融券賣 (資買券賣)(作多)
融券賣 融資買 (券賣資買)(放空)
所以一樣是當沖放空,我的營業員告誡我,用券賣資買,在收盤後,他們系統會自動改單, 從券賣資買改成現賣現買,一樣享有證交稅減半,又沒有現賣後,來不及補券的缺點。

如果不是當沖(隔一天以上沖銷)
那就是
融資買 融資賣 (資買資賣)(作多)
融券賣 融券買 (券賣券買)(放空)

這都是一般散戶的交易
就我認知,因為散戶跟法人之間的能力、資訊及資金諸多方面有顯著不平等,所以政府對法人有諸多限制。譬如,法人不能進行融資融券買賣。但法人可以借券。但借券不等於在市場上出售,也就是說,法人借券可以放著等時機賣,而散戶的融券卻是必須馬上賣出。所以只有法人可以借券,有了券的下一步就是賣出,或是其他用途。
我在玉山證卷交易,我的系統選項從沒有 "借券賣出" 這四個字
以上是我懂的部分
如有謬誤,請多指教更正。

以下是我不懂的
這是8K大的一張圖。
借8K大的一張圖,想要請教先進 信用交易的類型跟限制
他能借券賣出 仁寶 ??
那意味著 8K大 其實是法人戶 ??
還是我有其他不懂的地方??
2018-10-28 18:23 發佈

arthur1993 wrote:
小弟 新入股市不...(恕刪)

我每一檔股票(持有&未持有)
都有借券賣出的選項,
可是我不知道功能,
也在問營業員ing
其實 我是懷疑您本身就是法人戶

arthur1993 wrote:
小弟 新入股市不...(恕刪)

arthur1993 wrote:
其實 我是懷疑您...(恕刪)




我是元大證券,
或許兩家系統不太一樣。
凱基証劵有耶,所以應該是你沒有申請的問題,
融劵融資一定要簽文件才有那麼功能.
去一趟証劵行拿文件簽一簽,什麼就可以玩,
看是要美國股票,還是選擇權,期貨....
融券 融資 買賣 是沒有啥問題的

借券賣 這才是我的問題之所在
如何進行反向沖銷? 借券買 ??
arthur1993 wrote:
如何進行反向沖銷? 借券買 ??


與買股票一樣 先存錢, 你券賣 後(你欠證券商一張股票 他拿你的錢當抵押),
找你喜歡的時間 買一張來還券商(他退你錢 收股票). 差價就入你口袋.




所以, 券商有融券限額,

還有就是比較健全的公司(比如仁寶 廣達..), 其股票才有券可借, .
arthur1993 wrote:
他能借券賣出 仁寶 ??
那意味著 8K大 其實是法人戶 ??
還是我有其他不懂的地方??


其實散戶也可以借券,
以下附上2則PO文供參考。
第一則新聞是2011年,現在不知道有無改變?
第二則是2015年。

來源
http://s8088.com/thread-397772-1-1.html

[新聞] 獨厚外資?金管會:融券、借券無差別待遇
聯合報╱記者孫中英/台北報導】 2011.11.23 02:03 am

現行規定,外資「借券賣出」幾乎沒有限制,政府卻限制一般投資人平盤以上才能「融券賣出」,外界昨天指責金管會「大小眼」。金管會證期局主秘吳桂茂說,融券與借券機制是一樣的,絕對沒有差別待遇。

吳桂茂說,台灣50、台灣中型100、台灣資訊科技等指數的成分股,都沒有平盤下不准放空的限制,「融券」與「借券」機制相同,並沒有不公平;依規定,除了前述成分股,其他個股則明定「(股價)平盤下不得融券賣出」。

吳桂茂說,目前外資只能借券,不能融券;但散戶除了能融券之外,也能借券,且都可以拿增資新股去償還融券和借券。

吳桂茂還指出,借券賣出餘額與信用交易融券賣出餘額加計,若超過該股票上市櫃股分或受益權單位數20%時,就有配額分配的問題,且自本周一起,金管會又對借券賣出做最新的限額規範,因此,在制度設計上,金管會沒有獨厚借券制度。

市場人士說,「融券賣出」須繳交9成保證金,並限制賣出價格,而「融券戶」多數散戶;「借券賣出」支付借券費,不限定賣出價,9成以上借券人是外資,制度面偏袒外資,讓外資在台灣多、空都能賺,吃定散戶。

市場人士說,金管會日前調降每天盤中借券賣出總量,以抑制空頭,矛頭對準外資,不過「融券」待遇仍遠不及「借券」,金管會「大小眼」。


來源
https://ww2.money-link.com.tw/RealtimeNews/NewsContent.aspx?sn=2344&pu=News_0021&eturec=1


精誠金融學院 專業講師 / 楊燿堂
融券與借券   2015/11/16 17:30

當投資人看到某檔個股可能會下跌時,可以先融券賣出,等股價下跌後再融券買回,賺取其中的價差,但是常常會有借不到券的窘境或可融券張數有限,以致喪失賺錢的機會,金管會為活絡國內的股票市場,在明年(105)2月起開放投資人可以借券給券商,券商之間也可彼此借券,借券從單向放寬可以”雙向借券”,讓借券的來源管道多元化,促進更多交易的可能性,而融券擔保品也不限於上市櫃股票,基金、公債、黃金現貨都可以當擔保品,目前融券保證金成數是股價的90%。

外資法人是沒有信用交易戶,若要放空個股,要至各金融業者借券,通常是各大壽險公司或券商自營部,因為庫存股票較多,短期內不會賣出,就借給外資賺點利息錢增加收益,一般投資人也可向有辦理有價證券借貸業務的證券商或證金公司借券,只是目前證交所借券系統定價、競價交易規範原始擔保比率為140%,擔保維持率為120%,比一般融券保證金成數90%來的高很多,因所需資金較高,一般投資人會採用融券放空,而較少用借券放空,所以會借券的大多是外資機構,而證交所為提高外資借券人的方便,在今年(104)3月30日起,增加外幣擔保品,除了美元外,再增加歐元、日圓、英鎊、澳幣、港幣等5種國際貨幣。



外資借券除了放空(通常為了套利、避險或投機),還可能用來還券,所以”借券不等於放空”,所以參考借券成交資訊,最好一起參考借券餘額增加的狀況,如果個股借券成交量大,其借券餘額不一定會大幅增加,可能一大部分是用來還券,例如”借新券還舊券”,這在判斷資訊上要注意的事,至於借券時間每次不超過6個月,但可以展延2次,最長1年6個月,自2011年11月21日起,每日盤中借券賣出委託數量調整為不得超過該個股前30日交易日的日平均成交量20%。

arthur1993 wrote:
現買現賣(作多)
現賣現買(放空)

這也能叫做當沖?
現股買進當天是要怎麼現股賣出?
現股賣出當天是要怎麼現股買進?(除非你本來就有現股,先賣出現股後再買現股是可以的。)
閣下的券商有此服務喔?




我的觀念是 有融資才有融券

要先有融資買股票,買來的股票質押在券商
此時,如果有人想放空,就可以利用這張股票再賣出 是為 融券賣出

所以,融資越多的券商,相對融券的券源較多。

如果都是信用交易, 融券賣出 與 借券賣出 有何不同?

小小疑問,還請不吝指教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