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滑鐵盧戰役的啟示VS長榮股價下跌的原因-蒐集資訊不是探聽大戶動向 價值股底部成長投資

蒐集資訊不是探聽大戶動向 滑鐵盧戰役的啟示VS長榮下跌的原因-價值股底部成長投資(九)

蒐集資訊是投資取勝第一步,資訊要比市場快,很多人陷入大戶迷思,以為有錢的金主不出錯,進出以大戶動態為指標,報仔的明牌永遠美好,這是錯誤的第一步。

拿破倫席捲歐洲,最後與英國威靈頓公爵率領的歐洲聯軍在滑鐵盧決戰失利,有一電影劇情,兩軍大戰前,因法軍小勝,大家看壞聯軍,倫敦股市已一路下跌,市場焦慮已到臨界點,拿破倫戰敗後,因當時訊息傳播慢,有人在法國海岸烽火傳訊,合夥人在英倫海峽對岸接收訊息,再到恐懼聯軍吃敗仗大跌的倫敦股市買進股票而大賺。

當時Rothschild家族歐洲全境都有據點,不但比英國政府早一步知道聯軍打勝仗,還把消息轉告英國政府,但同時卻故意在市場上愁眉苦臉拋售少許股票,其他投資人知道他與政府關係良好,看到苦瓜臉拋售股票,以為他有聯軍吃敗仗的內線消息,也開始大量拋售股票,消息傳開,股市大跌,該家族趁機反手大量買進股票,大賺一票。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資訊快一步與大戶的動態很重要,正確解讀更重要,古今中外大戶吃貨倒貨手法無所不用其極,英國紳士沒有騙人,沒有亂放聯軍戰敗的假消息,在市場極度焦慮下製造恐慌,苦瓜臉不一定是壞消息,也許只是失眠。

對人類心理的深入了解與大膽利用道德瑕疵的手法,讓Rothschild家族獲得極大成功。

台灣的大戶可沒那麼文質彬彬,直接放出小道消息滿天飛舞,散戶追漲殺跌,受傷慘重。

有錢的金主未必永遠是對的,據說某金控大老闆與手機女王吃飯,得知形勢一片大好,投入大筆資金買進千元以上的股票,最後股價二位數賣出,這虧損讓自家金控的股價長年低於票面,當初你若得知此訊息,興奮不已,以為大戶金主的買進是天堂之鑰,同步買進,結果,今天你只能在地上眼巴巴看著別的金主在天堂飲酒。

資訊慢一步,就要賠大錢,台灣證券市場美其名資訊對等,散戶聽到消息,都不知是第幾手資訊了,攤開線圖,陡直上升的股價讓人失去戒心,大戶外圍的分析師還不斷宣傳,也真有人飛蛾撲火,最後一套,不見天日。

蒐集資訊絕對不是探聽大戶進出的動態,而是蒐集「價值股底部成長投資」的資訊。

要找到價值股中具備成長機會的股票,投資前一定要深入公司,多閱讀相關報導,總體經濟、產業概況、先行指標、影響產業的因素、國內外同業概況、公司股價的歷史線圖、外資近期對股票的買賣,公司高層的看法,你越深入,成功的機會越高,失敗的可能越少。

試舉一例,長榮海運居台灣三大貨櫃航運首位,貨櫃航運業最直接反映世界經濟景氣的榮枯,全球經濟展望、運力與貨量消長、油價成本高低等因素影響業績好壞,股價因而波動。

台灣經濟以貿易為導向,每個月行政院主計處都會公布出口訂單數字,比較去年同期或上月增減比例,從接單到出口有幾個月時間,台灣四面環海,依賴航空或海運運輸貨物,出口暢旺的景氣也會帶動內需,這出口訂單的多寡就是最牢靠的總體經濟展望的先行指標,也是觀察貨櫃航運未來景氣的重要指標,等於指點投資進退的烽火。

若再仔細觀察出口訂單各行業的增減趨勢,這些統計數字枯燥乏味,也能當成各個行業的投資參考,各行業的出口接單就先行預告各產業未來幾個月的營收數字,不必再等每月營收的公告,就先知道產業的景氣走勢,可當投資的大概參考。

行政院主計處只是統計單位,幾年前台灣出口不振,立法委員質詢主計處原因何在,真是魚雷轟花枝,打錯了東西,可憐那主計處官員被隆隆的雷聲轟得不知所措,好像真要為出口不振負責,沒有勇氣說明主計處實在不知道為何出口不振,其實就算知道,也不敢亂講。

後來出口訂單恢復成長,你興奮以為有人燃放買進的烽火,且慢,國際貨櫃航運業者誤判國際經濟景氣,更以為大噸位貨櫃商船能降低營運成本,幾年來大量投資大噸位貨櫃商船,運力大增,但是全球運量卻沒增加多少,除了萬海亞洲區域近洋航線船隻噸位較小,競爭較少,勉可獲利,遠洋航線業者如長榮、陽明都大虧錢。

運力與貨量的統計要看國際航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的預估,如果新的大噸位貨船不斷下水,就算全球貨量增加,航商的困境並不會改善。

長榮2015、16兩年虧損1.26、1.88元,2017/1股價跌到11元,陽明2016一年也虧掉9.22元,就在這一切讓人恐懼最糟糕的時刻,2016年底韓國船公司韓進倒閉,這是應該要勇敢衝鋒投資的耀眼烽火嗎。

當時市場消息很多,多空難辨,韓進公司雖然倒閉,船隻也許暫時停航,最終還是回到市場廝殺,就在懷疑市場秩序是否好轉,貨櫃業者股價開始回升。

長榮2017/4公佈第一季每股小賺0.07元,8月公佈第二季每股大賺0.79元,這市場秩序好轉的耀眼烽火讓股價漲到23元,見那陡直上升的股價,天天嘆息沒趕上,好像一切又否極泰來時,股價開始下跌,11/14公布第三季單季賺1.06元,第四季航運旺季,股價卻跌到16.65元,我趁機買進,沒兩天漲到17.15元。

以為底部成形,心裡高興時,股價漲不動了,每天早盤開高,就有百張以上的賣單不停殺出,把股價打到平盤,連續好幾天都一樣,從證交所每日公布的三大法人買賣超紀錄,發現外資每天賣單幾千張以上,覺得事有蹊蹺,開始找救兵。

外資看多一檔藍籌股,右手滿是鈔票,常常卯勁買,看空一檔股票,左手滿是籌碼,也是一路殺,除非你自信滿滿,不然碰到外資持續賣超,總是不知如何是好。

投資是非常孤單的,即使巴爺爺的投資聖經放在枕頭底下,你也有失去自信的時候,但最終還是自己要做決定,你總不能問外資為什麼要賣,也問不到,徬徨的時候需要證據,最後上網翻查全球最大航商Maersk(快桅)的股價,Maersk的股價不會說謊,沒有人能操縱,它的股價也許是茫茫股海中指點方向的閃亮北極星。

Maersk的股價從2017/7/19的14,130DKK,11/23跌到10140DKK,跌幅很大,不知底部是否近了,國際油價布倫特原油開始有上漲的風聲,對貨櫃業者不是好消息,11/29長榮股價跌到16.8元,終於忍不住而賣出,算是做了趟白工。

長榮股價2017/12月底回到16.15元,低掛16元沒買到,2018/1/5上漲到18.7元,第二周開始回檔,二月回到16元左右時,我考慮買回,但Maersk股價2/22居然跌破10,000大關到9874DKK,全球第一的貨櫃公司股價下跌到低點,這下我覺得產業出問題,預告油價上漲將吃掉好不容易好轉的盈餘,停止買進長榮的念頭,油價不斷上漲,Maersk7/11更跌到7600DKK,長榮10/11跌到11.40元,顯示當初判斷是正確的。

2017/11買進長榮時,總體經濟是正向的,出口訂單是增加的,運力與貨量大致供需平衡,追蹤外資持續賣超了解市場的動態,最重要的是蒐集Maersk股價下跌,驚覺油價大幅上漲吃光了船公司的利潤,避免後一段投資損失。

這不是一個成功的交易,但不蒐集資訊,見股價漲貿然23元搶進,可能會套在高點(20181012長榮股價跌到11.7元),因為蒐集資訊,也避免長榮2017/11/29以16.8元賣出後的一大段損失。

如果以上的研判還不夠,心中仍然困惑,不知如何是好,還可以打電話給發行公司(我沒打電話問過長榮),現在發行公司都有發言人,雖然常答非所問、言不及義,也都很客氣應對投資人的問題,但最好不要套牢時興師問罪,即使內心怨嘆沒處宣洩,也不能失了風度。

投資市場瞬息萬變,蒐集資訊非常重要,現在烽火台已經不再燃放烽煙,依賴烽煙傳遞資訊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投資對資訊的渴望永遠不變,而大部份人投資依然於黑暗中摸索,就跟荷蘭瘋狂投資鬱金香的投資人一樣,無畏懼追買高檔股票,真應該請來保家衛國,影響行情的資訊一直都在,一直是投資不能缺少的參考,若你貪懶不為,錢存銀行就好了,只有多做功課才能持盈保泰。
2018-10-21 10:44 發佈
亂世獅吼 wrote:
蒐集資訊不是探聽大戶...(恕刪)


感謝亂世兄分享
蒐集資訊來判斷決策,是散戶投資人必要的功課
經由亂世大的分享,了解投資股票一定要了解上下游狀況,景氣數據的分析,不是只看股價的高低或是單一的資訊就投入,資訊不充足很容易陷入決策盲點,導致投資虧損
投資路上還有很多要學習的,還有很多資訊要閱讀分析的,謝謝分享你的決策過程

亂世獅吼 wrote:
蒐集資訊不是探聽大.2018/1/5上漲到18.7元..(恕刪)

我好像是今年1月有買這檔
好像 18.5元買20張
還叫我姊夫買 18.7元的
唉...聰明一世 糊塗一時 偏偏那一時就是做決策的時候
分析的時候是聰明的 有屁用啊...
結論 有錢不要亂買 失去理智
恨 恨 恨 這下四年不得翻身了
亂世獅吼 wrote:
對人類心理的深入了解與大膽利用道德瑕疵的手法,讓Rothschild家族獲得極大成功...(恕刪)

就我所知,
Rothschild 後來又賭拿破崙會東山再起,
結果事與願違,所以這一場戰爭整體來說還是虧錢的。
三子父 wrote:
我好像是今年1月有買...(恕刪)


三子父大
先跟你說聲抱歉,上次好像把你的名字打錯叫三父子了,拍謝!

投資難免有看走眼的時候,後續自己再檢討決策的錯誤在哪裡,避免再犯一次,只要公司不是體質差的,靠時間還是能讓投資有收益,就看你對這資金的運用跟調度了

三子父 wrote:
結論 有錢不要亂買 失去理智
恨 恨 恨 這下四年不得翻身了

它2008年至今有七年股利掛蛋,想靠配股利降低持股成本很吃力,買錯股票,我也常常有,但都靠停損化險為夷,虧損2/3%好處理,超過10%就很棘手,只能住套房.
航運股算是我投資經驗中唯一一次讓我虧錢到睡不安穩的股票。那次虧了20萬美元有,非常慘烈。
最後股票下市重整,幾年後,20:1反向分割重新上市。
航運股除了看波羅的海指數,就是看油價。再來才看公司的船約。上一波以為公司的長約還有一兩年,結果根本撐不過漫漫長冬。
從2005的歷史高點下來,已經13年了,那兩年全世界瘋狂造船應付大陸的鐵礦砂運量,算上兩三年的船約交期,應該再10-15年,折舊攤提就可以結束了。
所以整體造船業要復甦也要再等等等等等等了。

arven611 wrote:
三子父大先跟你說聲...(恕刪)

arven611大大 您客氣了 反正我老花了 也看不仔細了 反正就三個兒子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航運股算是我投資經驗...(恕刪)

20萬台幣我就受不了了 怎麼可以放到20萬鎂的虧損?
還是fostery 大的方法最受用 該走就走 就當買個保險
不過 最突然的是突然有一筆錢 然後又突然沒用功 就亂買了
所以 以後要備好方案 以備有錢之時不會亂買。
三子父 wrote: 20萬台幣我就受不了了 怎麼可以放到20萬鎂的虧損? 

因為之前才學會抄底凹單,靠冠德賺了一倍,所以一來自滿,二來有本錢可以虧,三來沒有別的招式,手上拿著鐵鎚,眼中看到的都是釘子。十幾塊買,最後在五元以下停損,至於詳細數字我真的太痛苦就不去仔細記得那麼清楚了。反正虧的都記在税表上了,沒有太大的意外事件的話,也將要在今年清理乾淨了。
好文留個位置,航運股只玩過裕民,還是2008海嘯前玩的,70進,90出,那時啥都不懂,看什麼漲就買什麼,感覺股市真好賺,直到海嘯爆發,被華固套住,才知道什麼叫美夢從來容易醒,再回首已百年身。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