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何必讓理財專員減少你的資產--幼稚園大班拿著碩士文憑在你眼前搖晃

前言

此想法非本人原創,巴爺爺曾說,坐凱迪拉克的何必聽火車通勤者的建議,本篇對少數理專的看法,不代表金融業龐大的理財部隊,各位可以繼續滿意現有理專的服務。

本文

當你不知道如何面對理財專員排山倒海的建議,恭喜你,因為你是財產要人打理的資產階級,但我可能要潑你冷水讓你清醒。

以我之見,除非你的理財專員是投資大師級者,如慈祥和藹巴爺爺、或著兇狠肅殺索羅斯,不然實在不需要理財專員終日噓寒問暖,各位一定驚嚇極了,普天下又有多少人能稱投資大師,大師打理的天文數字,一般小資產階級的微薄數目又如何能入大師殿堂得其照顧。

世事紛擾多變,投資市場波動,很多人資產依賴理財專員建議,沒想到有的資產卻越理越少,多頭時資產沒成長多少,市場空頭時更不能趨吉避凶,那又何必讓理財專員減少你的資產,這樣的念頭一旦盛行,金融業龐大的理財部隊將裁員減薪哀鴻遍野。

理財專員是美麗修飾的文創名詞,是金融業創造出最好的字眼,理財聽來好像是理智、理性的打理財產,誰能抗拒其中強烈暗示的財源滾滾,加上專員兩個字更提昇了客戶的觀感,若你以為專員者必學有專精,幹練有如經國先生的早年頭銜「蔣專員」,美麗催眠讓你憧憬微笑入睡,大謬也。

真相是什麼呢,因為金融業競爭激烈,靠存放利差生存不易,要靠手續費收入才有好成績,金融市場的理財商品就如同超市販售的各種商品,雖然包裝精美,放在架上,但如果有人圍起圍裙煮給客戶試吃,東西賣得快,你試吃了吱吱作響的牛排,怎麼能不挑一塊走,但這穿圍裙煎牛排的絕對不是飯店大廚。

理財專員就是銷售金融超市商品的業務員,看來專業的西式套裝是他的圍裙,每天想的只是怎麼把你的存款快快變成金融超市購物車裡的理財商品,能夠多多翻滾成為手續費收入,至於這商品真正的風險或能不能幫你賺錢,其實很搞不清楚。

金融機構在業績掛帥下,不斷訂高手續費收入目標,中心思想就是要讓客戶的資產能發揮收取手續費的最大效益,只有不斷鼓吹客戶翻滾資產,一筆資金殺進殺出,美其名資產配置最佳化、低買高賣賺差價,實際上只是配合機構的業績要求,並沒有把客戶的利益放在最前面,多頭市場賺錢時,大家相安無事,空頭市場賠錢時,糾紛不斷,業績的壓力使員工大都不願擔任理財專員。

西方聯軍打利比亞時,首都被飛機炸翻了,某銀行企金單位面試一位中段大學財經所碩士,考官隨口問問,利比亞最近發生什麼事,那位先生一臉茫然回答不知道,把一屋考官嚇呆了,那一陣子報紙、電視不斷報導聯軍軍事行動,他居然一無所知,只能怪他的手機只有短裙辣妹的照片。

這事普遍反應全社會的理盲,大學沒好好唸書,專業訓練不足,也沒有閱讀的習慣,每天看的可能就是手機裡的笑話,對專業報紙雜誌的深度報導普遍沒興趣,可能超過一張A4的文章就翻死魚眼,對國際時事全無興趣,教改普設大學膨漲學歷,讓幼稚園大班程度領到碩士學位。

金融機構員工挑選部門以金融市場部、企業金融部為優先,應徵企金部門的員工如此離譜,其他的可想而知,一層層篩選下來,去當理財專員的大部分素質不整齊,優秀的員工不多,只能說許多表面上彬彬有禮,嘴巴甜得滿嘴會喊大哥大姐,就被錄用了,但財經專業上,就是幼稚園大班拿著碩士文憑在你眼前搖晃。

他們的主管也沒好到那裡,因為先天水準不齊,後天訓練不足,即使每週晨會對金融情勢分析,或者商品的經常教育訓練,但根本思索不出理財投資的哲學,毫無中心思想,沒有經歷市場洗禮練就武藝絕學,自己的財都理不好,怎麼幫人打理。

金融機構員工表面上天天在市場上打滾,想必練就十八般武藝,能在投資市場上無往不利,可以信賴他們的建議,那你又錯了,如果真如此,銀行就沒有壞帳,證券公司自營部門就不會賠錢,錢借給客戶都沒有看得出它過一陣子就要倒閉,或著股價崩跌前還勇敢大膽買進,這些血淋淋的事實所在多有,銀行企金授信與證劵自營部門都是機構內的菁英,做的蠢事尚且不斷,更何況比較沒人想幹的理財專員會提出什麼英明的投資建議呢。

即使是銀行企金部門,很多中高主管在金融市場的投資其實就跟一般菜籃族一樣,投資無主見,聽消息買股,套牢死撐到大賠,中高主管自己的投資都這樣,你會再信任銀行告訴你的投資建議嗎。

理財業務的個人金融事業群不明白金融市場政策變化的背景,負責新金融產品的金融市場部按理應該是聰明睿智,洞悉變化,趨吉避凶,事先防範才對,卻也不見得高明,自雷曼事件引發金融風暴後,美國聯準會為了救市,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幾年以後,世界經濟略有好轉,2013年中美國聯準會開始釋出量化寬鬆逐漸退市的訊息。

某家銀行董事長過了幾年股市回升多頭的好日子,覺得此事非同小可,快吃不下飯,外電報導將使世界經濟再度陷入困境,就請金融市場部研究並提出對策,過了幾天,一份剪接綜合國內外新聞的報告出爐,預告股市將大跌、世界末日再臨。

那董事長看到這份危言聳聽惶惶不可終日的報告,終日茶飯不思,交其友人表示意見,其友看完,不禁哈哈大笑,若這部門從上到下曾經修習貨幣銀行學,對央行貨幣政策只要有初淺的認識,不必鑽研至地老天荒,就能知道央行預告收緊貨幣乃因經濟好轉,聯準會這麼多經濟專家努力幾年,好不容易讓經濟起死回生,怎麼可能要立志打趴它,聽完其友不用擔心的異議,那董事長破涕為笑,恢復進食(劇情根據事實改編,為保護當事人,姓名、身份、情節略為修改)。

如今美國聯準會升息多次,世界經濟雖然震盪,但道瓊卻創下高峰而整理,但從那篇離譜的報告可知金融機構其實也缺乏冷靜的專業。

台灣金融界只是西方金融帝國的殖民地,這樣說可能誇大,但台灣金融界因為市場小,創新能力不足,因競爭激烈,對外來新金融商品利潤高的可以飢渴形容,常常對風險一知半解吃了大虧,讓客戶、機構損失很大,主管機關更傷透腦筋。

2000年美國利率低,台灣發行大量結構債基金,後來因為利率反轉,大量贖回引發恐慌,政府要發行的基金公司解決,有的把大股東的損失轉為公司的損失,吃了官司。

2008年利率衍生性商品因雷曼事件也讓台灣投資人損失慘重,這些是利率反轉的可怕教訓,再看匯率反轉的故事。

幾年前大陸人民幣一路走升,西方金融帝國前來台灣金融界推銷TRF產品,許多民營銀行介紹客戶買進,客戶因人民幣走升賺到匯差,銀行收到高額手續費,這樣的誘惑讓某銀行總經理失去自持,幾近瘋狂喪失理智的要求金融市場部與企業金融部聯手推廣,幸好銀行客戶以上市公司為主,財務主管不願承擔每季公佈財報時揭露損益的風險,賺錢是應該的,賠錢卻會被股東罵死,大部分拒絕了,但有些中小公司老闆禁不起銀行的努力介紹,及人民幣一路走升帶來產品高槓桿獲利的誘惑,紛紛開始承做。

許多銀行因大陸經濟看好,人民幣一路走升,根本沒有仔細了解產品對客戶與銀行的風險,初期的斬獲讓全市場沉浸於歡樂,貪婪順遂滋生無比的自信,愚蠢到以為美景不停,但人民幣開始反轉後,一路下跌使客戶損失慘重,但最可怕的事情開始發生,賺錢時大家高興,沒仔細看風險,賠錢時發現匯率在合約期間沒到履約價,十二個月或二十四個月的合約每一期(每月)都要賠付高槓桿的虧損,這下慘了,銀行賠給國外的上手銀行巨額損失,再向客戶索討保證金,但許多中小客戶無法承受這樣的損失,幾乎幾十年的奮鬥一場空,全台灣TRF的倒帳將近二百億,至今還在與銀行打官司。

這是一個集體愚蠢的業界(TRF上也許公營行庫較清醒,但不是因為聰明,而是保守),連最基本的金融市場波動都沒有警覺性,會上漲就會下跌的基本風險概念都沒有,讓客戶與銀行都陷入很大的風險,一再被西方金融帝國耍弄,悲劇一再上演。

之所以不厭其煩的舉例,要讓大家了解,金融機構的高階主管、終日打滾市場的部門都是業界的菁英,都會犯下極愚蠢的錯誤,更何況經驗缺乏的理財專員,你根本不需要聽取他們的建議。

台灣的媒體因為依賴業界的廣告,根本對金融業沒有批判的勇氣與力道,財訊雜誌將近二十頁的篇幅介紹各家銀行的理財部門,或者有些雜誌會辦銀行理財部門評選,真是置入性行銷無孔不入,影響所及,金融界發生壞事,媒體大致輕描淡寫,甚至正面報導美化形象,你看不到真相的全貌,因為真相讓你沒廣告。

2018年4月下旬爆發凱基銀行交易員交易加幣一百二十支(一支一百萬美元),但看錯方向大賠新台幣二億四千萬元,市場質疑內控出大問題,幾天後商業周刊出現一篇對其母公司開發金控新任總經理經營成績的正面報導,對子公司凱基銀行的巨額虧損隻字不提,很顯然公司知道事件爆發,馬上安排媒體正面報導,按理出這種大事,讀者有興趣的不是你總經理的成績,而是這錢怎麼賠的,但根本看不到這樣的深入報導。

至此,各位可以知道不必讓理財專員建議你如何理財的原因,金融機構自己的資產都理不好,怎麼能幫人理財呢,真有財產要打理,能力強有自信者可以直接買股票,如果懶得操盤,就自己做功課,看那個基金績效好,買進後按時檢視。

如果你非要找個理財專員噓寒問暖,我的建議是先考他一下,央行最近的貨幣政策,如果他對影響經濟與市場最重要的因素能言之成理,那應該是個稱職的理財專員,就讓他試試無妨,免得太多人失業也不好。
2018-10-02 14:29 發佈

亂世獅吼 wrote:
前言此想法非本人原...(恕刪)

大師就不會當理專咧?~
https://ace0156.pixnet.net

ace0156bbb wrote:
大師就不會當理專咧...(恕刪)


你覺得呢
我的理專曾經主動打電話給我,
我剛好有空,就隨口問了她一個問題,
發現她答不出來,
於是我再問個簡單一點的,
還是答不出來,
然後我就叫她以後不要再打電話給我。

亂世獅吼 wrote:
前言

此想法非本人...(恕刪)

五分奉上。
金融商品業務員(理財專員)肯定會跳出來反擊,要小心他們的小動作。

亂世獅吼 wrote:
前言此想法非本人原創...(恕刪)


根本應該說是拿著幼稚園大班的文憑在你已經碩士身份的人面前搖晃

亂世獅吼 wrote:
前言此想法非本人原...(恕刪)



版主寫得真好. 譖!譖!譖!譖!譖!

可惜啊!可惜!
可能是因為錢太少吧!從未有機會買連動債, 人民幣TRF 這類衍生性商品.
長期以來, 都只能無奈的, 直接跳下股海, 真槍實彈的與法人主力拚輸贏.

不過據說, 不少理專都是短裙辣妹, 不知是否為真!?
實在很難想像, 若真的面對這樣的理專, 我們這種老xx, 是否還能把持得住...
務請見諒, 歪樓了!哈哈!


亂世獅吼 wrote:
前言
此想法非本人...(恕刪)

文章寫得滿好的,確實是如此。
哈哈哈~~跟我的理專一樣~~考幾個小問題都答不出來~~從此沒再打給我了.....

事實是如此阿

亂世獅吼 wrote:
前言此想法非本人原...(恕刪)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