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踹破謝金河的胡說八道--並向可憐的財訊讀者致上最同情的關懷 I

網路時代資訊爆炸,各種媒體已經失去慎思明辨的功能,我稱之為「媒體無腦集體失能的洪流,徹底淹沒理性的墓碑」,許多言論過去影響有限,只存在於發言者少數的圈子,如今略有知名度者臉書一開,聳動的標題、膚淺的言論馬上被無腦媒體報導,極短時間內如水銀瀉地、無孔不入,看著這些報導,你以為是真知卓見,奉如圭臬,興奮如秦始皇得到了永生的丹藥一樣,秦始皇至死不知道摻了水銀的丹藥奪去他的性命,提早結束帝國的千秋霸業,現在很少人煉丹服藥,卻不斷吸收摻了水銀的訊息,時間久了,這腦子就僵硬失能。

投資者在金融市場最大的課題就是慎思明辨,一般人每天面對訊息瞬息萬變,不斷翻查資訊,做出投資決定,內心徬徨無助就與秦始皇求永生丹藥一樣,因此就出現專業人士提出各種建議,讓你趨吉避凶,只是這些專家真的盡了他們的職責,做好工作了嗎。

坊間各種投資雜誌很多,之前很少閱讀,後來財經報紙為了銷路,訂報搭配贈閱財經雜誌,如商業周刊、今週刊、財訊、先探等,因工作需要,閱讀了一陣子,投資雜誌大部份報導科技業,對傳統產業的報導幾乎掛零,因與投資理念不合,也很少驗證投資雜誌是否有益理財,後來就懶得看了,最近看到一本二0一八年六月十四日出版的財訊雙週刊,封面標題是「好股製造機」,副標題是迎接自動賺、賺很久的兆元機械產業長多行情,台灣製造力大進擊、買對好股賺不停。

設想你是投資者,看到這樣積極正面的報導,不馬上搶進,更待何時,不幸雜誌出刊後,機械產業的股價卻沒有如報導所稱,迎接自動賺、賺很久的兆元機械產業長多行情,反而一路狂瀉至今,以機械產業的龍頭上銀為例,報導提到六月八日股價417元較四月十八日高點五三0元下跌21.3%,股價急漲、休息合理,好處是,台商得到突破的機會。

如果你看到報導買進上銀,九月七日收盤已經跌到261元,又多跌了37.41%,如果你買了報導所提的直得,六月八日股價174元,九月七日收盤已經跌到108元,跌了37.94%。

這樣的慘烈狂瀉要讓投資人虛脫了,財訊雜誌及其老闆謝金河是不會有隻字片語的說明,為何要迎接自動賺、賺很久的兆元機械產業長多行情居然會反轉變成大空頭行情。

失能媒體不只財訊集團,包括商業周刊在內,2018.04.02出版的報導,捧錢也買不到,矽晶圓缺貨潮再燒兩年,但環球晶自報導時475元漲到六月最高642元,目前跌到334元,或許這篇報導為大戶出貨提供最好的環境。

當然投資風險高,責任自負,但是標榜提供投資建議的專業雜誌有這樣荒腔走板的表現,你會慶幸當初沒看那本雜誌。

有人說,這是因為中美貿易大戰,市場對未來的資本支出產生疑慮而忽略長多前景,但川普提出貿易戰以來,個股雖漲跌不一,如此巨瀉的產業實在少見,機械產業長多前景看好,但一本專業的投資雜誌為何不在產業初起時報導長多前景,卻要在股價飆升一年多、漲幅高達幾倍、股價開始反轉向下時報導,這報導的時機讓人懷疑,這本雜誌的理念到底是什麼,連最基本的漲多就是最大利空的風險意識都沒有,怎麼能如此大膽提出投資建議。

一本雜誌當然反映老闆的理念,謝金河先生常於臉書發表財經看法,有時越界對政治說三道四,當然做為好幾本雜誌的老闆一定要維持「媒體人」的網路點閱率,只是苦了被深埋在墓地的理性,這種言論氾濫的洪流讓人幾代都挖不到理性的任何骨骸。

未完,更犀利的批判請點閱

http://blog.udn.com/allenchiu0728/115898824

若謝金河先生要認真看待他的每一篇言論,敢對每一篇文章負責,也有一些總體經濟概念,對東協金融危機是否再起,------

做為專業財經媒體的負責人,對財經事件應該要有更深入的分析與看法,不然與市井小民的無病呻吟沒有任何不同,我沒事在家看完報紙也會哎哎叫啊,、、、、、、

一位眾多投資人倚賴的財經專家其實經不起嚴苛的專業要求,理應自知不足而藏拙,卻不斷無病呻吟,發表謬論,是誰助長這種現象,是失能的媒體,、、、、、、
2018-09-29 12:42 發佈
小小聲問一句
那家媒體不論是電視還是平面稍微可信
只是好奇
別無他意
這是常見的,但有時候又準,,才會讓人相信
不準第一名,全文未完結,還有下一篇

好發議論
無病呻吟
言之無物
不值一哂
請問電子時報可以看嗎?

亂世獅吼 wrote:
網路時代資訊爆炸,...(恕刪)
亂世獅吼 wrote:
網路時代資訊爆炸,各...(恕刪)

那你賺了 分給謝社長嗎? 哪個分析不是一頭熱的 現在誰去研究 航運 ?研究筆電?本來投資就有風險 靠股票想賺錢?賠死的多 !這是簡單的道理 這也是為什麼 房地產的魅力比較大 雖也有多有空?但是 總比股票 來的實際?最近10000點 很久 就漲2330 6505 其他的股跌死人!你能拿它有辦法嗎? 玩不過 就別玩囉!血汗錢 給人糟蹋 何必呢?
我從沒參考任何雜誌的建議投資,
所以盈虧自負,不必分帳,
一本自許專業的雜誌應該接受公評,
我所提的下跌比例都是有根據的,
不知道你嚎叫什麼。

最後,本人從未聽取任何財訊的建議,
並未損失。
wu先生

你如果看到本篇的標題「向可憐的財訊讀者致上最同情的關懷」,
你如果曾經點閱文末的部落格網址,
就會知道本篇不是賠錢哀怨之作,而是質疑「媒體無腦集體失能的洪流,徹底淹沒理性的墓碑」,
你看清楚,想明白了嗎。
既然想學投資理財 不管是股票或是基金 本身都要做足功課 而不是單看雜誌報紙去買股票基金吧 可笑至極 以上你說的幾種雜誌 我都有在看 但我只當作參考趨勢方向 不會全盤接受 輸了怪雜誌不準 贏了你要分錢嗎 還是墊墊吃三碗公 沒有判斷能力還想繼續玩股 就算賺錢也只是一時 這領域真那麼好懂的話 看個報紙雜誌 每個人都是巴菲特了 股票市場是零和賽局 有賺有賠 要想賺錢就功課做足吧
長空者總有對的時候?

長多者總有對的時候?

12小時制,壞掉的時鐘一天也會準2次?

投資哪有穩賺的?雜誌只是資訊的一部份(不然你自己充當記者去第一線採訪財金新聞也可以啊),要贏還要在加上你獨立思考的能力!Warren Buffett有穩贏嗎?他套牢的股票多的是!

8K弟輸錢心態都這麼成熟,閣下今年貴庚?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