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升高的當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6日在黑龍江視察國有企業時指出,「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據人民日報報導,習近平26日在黑龍江齊齊哈爾先後前往中車齊車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一重集團視察。
報導稱,習近平在中車齊車集團的鐵路貨車試驗研究中心,觀看了正在進行的鐵路貨車疲勞與振動試驗。該試驗平台由大陸自主研發,鐵路貨車在平台上試驗20天,即能取得線上路上運行20多年的各種數據。
習近平指出,「裝備製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優勢,乘勢而為,做強、做優、做大。」
他表示,「當前,國家正在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一帶一路』,正是裝備製造業大有可為之機,要繼續練好『內功』,繼續改革創新,確保永立不敗之地、永遠掌握主動權。」
在中國一重集團視察時,習近平走進軋電製造廠車間、水壓鍛造車間,察看企業生產情況。習近平說,「中國是有著近14億人口、960萬平方公里土地的大國,糧食要靠自己,實體經濟要靠自己,製造業要靠自己。行百里路半九十,我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沒任何時期比現在更接近,也沒有任何時期遇到現在這麼多的挑戰和困難。」
習近平並指出,「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
他並勉勵中國一重集團員工,要肩負起歷史重任,制訂好發展路線圖,「加強党的領導、班子建設,提高管理水準,調動各類人才創新創業積極性,把我們的事業越辦越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國自力更生~經濟要超英趕美了!!!
中國或成最大贏家
idmeow wrote:
習近平並指出,「國際上,先進技術、關鍵技術越來越難以獲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上
升,逼著我們走自力更生的道路,這不是壞事,中國最終還是要靠自己。...(恕刪)
不過歐美非常狡詐 ~~
以製造晶圓最重要的設備 光刻機來說 , 因為中國國產即將一步到位 , 所以過去技
術封鎖的歐美趕快手忙腳亂宣布出售中國目前最新一代的光刻機 ....
不過西方將最新設備對中國解禁 , 是否真能影像中國本身研發半導體製造設備進程 ,
這就有待觀察了 ....
========
ASML 中國區總裁金泳璇在接受媒體( DIGITIMES )採訪時正式表示, ASML 對大陸晶
圓廠與國際客戶一視同仁,只要客戶下單, EUV 要進口到中國完全沒有任何問題。
piwu0540 wrote:
中國是否如媒體及網...(恕刪)
愈打回流台灣愈多.
美中貿易戰第二輪開打,中國自行車出口美國將受影響。全球自行車龍頭廠-巨大(9921)表示,公司在台灣、中國、歐洲等地擁有6座自行車生產工廠、1座電動自行車工廠,目前正在籌設匈牙利工廠,「巨大擁有全球布局的優勢,產能與產地可做策略性調整」,有信心降低美中貿易戰所帶來的衝擊。
巨大集團包括自有品牌與代工業務,目前由中國廠出口到美國的業績,約占整體營收的5%。巨大表示,美國一旦對中國自行車加徵10%關稅,巨大將調整產地與產能因應,如將美國訂單轉由台灣廠或荷蘭廠生產出口。
巨大先前為因應歐盟對中國電動車課徵高額反傾銷稅,今年7月初宣布擴大投資歐洲市場,將於北匈牙利省珍珠市分3期投資設廠,總投資達4,800萬歐元,以就近供應歐洲市場的需求。第1期將投資1,500萬歐元,規畫年產能30萬台,預計2019年下半年投產,以供應歐洲內需的自行車及電動車為主力。
巨大表示,未來匈牙利廠的自行車可銷往東歐及歐洲內陸,利用歐洲設廠結合海外廠的資源,有助於降低關稅及運輸成本。
此外,巨大在荷蘭Lelystad已有自行車生產基地,年銷40萬台,今年7月也宣布將斥資1,350萬歐元、在荷蘭Lelystad建構歐洲物流總部,強化巨大荷蘭廠的製造實力,未來將擔任物流、倉儲、售後服務暨維修中心的任務,就近支援整體歐洲市場。
如今面對美中貿易戰波及自行車產業,巨大除已規畫調整產地與產能因應外,內部也在討論其他因應對策。
據悉,由於巨大砸下重金、在中科台中園區打造企業營運總部,預計2020年搬遷到中科,騰出來的大甲企業總部,未來將可因應國際貿易戰的變化與趨勢、再做進一步擴廠的準備。
==========================
貿易戰延燒,台灣伺服器、網通及自行車等三大產業,加速啟動回台擴廠或前進東南亞設立生產基地計畫,考量購地蓋廠相對耗時,多傾向鎖定既有廠房擴產、購買現成廠房,或收購其他公司等方式因應,力拚年底前完成產能調配順利出貨,避開貿易戰衝擊。
歐盟對中國大陸電動自行車徵收反銷稅,加上美國總統川普針對中國大陸製造自行車課徵10%~25%關稅影響,台灣自行車雙箭頭巨大、美利達,均規劃將歐美高階產品移回台灣生產。
美利達表示,10月就可將大陸生產的訂單移回台灣生產;巨大也已進行生產線調整,將外銷美國的產能,包括自有品牌與OEM訂單都移回台灣生產,避免可能的關稅衝擊。
網通廠中,網路攝影機、路由器及交換器產品,受貿易戰影響最甚,神準是目前唯一百分之百在台灣製造的網通業者,擁有接單優勢;其他網通廠重要生產基地,過去多集中在大陸,因客戶考量國安及資安問題,陸續有將生產線移回台灣或其他地區。
網通廠業者指出,購地蓋廠耗時甚久,需從長計議,為了能在一季內、今年底前完成產能調配,鎖定在既有廠房中擴建新產線,調整為三班制,增加產能,或購置現成廠房,直接進設備,一季內可開始量產,也有業者以併購擴增產能。
中磊已回台在竹南購置新廠房,將擴增一條新產線,招工完成後,產能可望增加一倍,單月出貨50萬~60萬套,可滿足美國市場需求。
智邦目前在台灣積極尋找現成廠房,藉此將原本於大陸生產並輸出美國、營收占比高達35%的產能移回台灣。天線廠譁裕除提升現有產能,也積極尋找新土地蓋廠。
昇達科旗下芮特計劃併購馬來西亞商,藉此加快擴增生產基地。其他網通廠方面,法人認為,智易有母公司仁寶集團全球布局奧援;明泰結盟佳世達可望在生產製造有進一步合作,避開貿易戰衝擊。
另外,主要伺服器製造商如廣達、英業達、緯創等,也都計劃遷移產線,預期台灣將成為伺服器生產重鎮。法人指出,伺服器大廠多為全球布局,但因應中美貿易戰也將擴大在台灣產能。
一位仁寶主管向路透透露,貿易戰目前為止影響有限,但正研究相關備選方案。這位主管說:「我們也可以將越南、墨西哥和巴西的生產設備作為替代,但由於生產部門主要在中國大陸,執行起來並不容易。」
========
美中貿易戰持續開打,在美國決定對自大陸進口產品加徵2,000億美元關稅後,大陸也立即予以反擊,對自美國進口的產品加徵600億美元關稅並於昨(24)日生效。然而值得注意之處,在於大陸此次擴大加徵關稅清單中,包括中央處理器(CPU)、功率半導體、快閃記憶體等關鍵半導體元件全數中槍。
為了降低半導體元件加徵關稅導致的成本上升壓力,業界傳出,中興、華為、聯想等大陸系統廠及ODM/OEM大廠,已陸續啟動替代機制降低對美國半導體廠採購。其中,過去重度依賴美國IDM廠供貨的金氧半場效電晶體(MOSFET)等功率半導體,現在則可望轉單至大中、杰力、富鼎、尼克森等台廠。
過去十幾年以來,各國對於半導體進口一直是採取零關稅政策,但隨著美中貿易大戰愈演愈烈,在美國將部份由大陸進口的晶片加徵關稅後,大陸在昨日生效的最新600億美元關稅清單中,大刀砍向由美國進口的半導體元件,且涵蓋項目包括了CPU、繪圖晶片及繪圖卡、以NAND Flash為主的固態硬碟(SSD)及隨身碟、包括MOSFET及二極體在內的功率半導體等,影響業者包括英特爾、美光、德儀、安森美(ON Semi)、威世(Vishay)等一線IDM大廠,幾乎是將所有自美進口的半導體都加徵10%關稅,半導體業界對此大感錯愕。
業者分析,大陸是全球最大半導體進口國,自美進口半導體比重最高,此次對半導體加徵關稅,晶片廠一定會把加徵稅額轉嫁到價格上,對中興、華為、聯想、小米等大陸系統廠及ODM/OEM廠而言,將導致成本全面拉升壓力。為了減低成本,大陸業者啟動替代機制,包括增加對日、韓採購記憶體比重,以及提高對台灣晶片的採購量。
由於大陸自美進口的半導體品項中,包括MOSFET在內的功率半導體占比極高,大陸近幾年發展半導體產業,但自給率仍然偏低,業界認為,大陸業者對台灣、歐洲、日本等業者功率半導體的採購比重將明顯提高,其中,MOSFET訂單可望大舉轉單至台灣業者手中。
法人指出,國際IDM廠下半年MOSFET產能供不應求,大陸業者因關稅原因減少對美國IDM廠採購,但歐、日IDM廠也無剩餘產能可以交貨,包括大中、杰力等台灣MOSFET廠因為有台積電、聯電、世界先進、茂矽等晶圓代工廠產能支援,加上早已是認證過的供應商,大陸業者將MOSFET訂單轉單到台灣,將可立即解決加徵關稅帶來的燃眉之急。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