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份內容是很標準的新生兒規劃內容可稍微調整一下,可讓規劃內容更完整且符合預算。女寶的預算是1.2萬嗎?還是約略1.5萬?若是1.2萬內的話建議 ★重大傷病5歲前投保費用較高,若想先將保費控制於預算內的話可5歲之後再附加上。建議如下 :(1)新生兒因年紀小保費便宜可發揮的空間較大,建議遠雄部分可附加傷害保險附約 (RHA)重大燒燙傷保險金批註條款 (RHD)因RHD需有RHA才可附加因此規劃RHA/100萬$110元/年 加強重大燒燙傷保障。(2)新十全兒童著重小朋友的個人責任險,燒燙傷有400萬的給付,小孩子比較活潑好動皮膚比較嫩,有燒燙傷容易留疤,燒燙傷後續的費用(植皮)這塊也是需要高額度的保險給付。新十全兒童僅限"顏面部、頸部"保障範圍較限縮。此險種可更換 有傷燙傷給付(包含燒燙傷植皮手術)險種且保費比新十全兒童便宜些。(3)產險意外險要擔心可能之後碰到沒續保的狀況如果您不擔心可以買產險意外險小朋友未來的時間比較長 建議規劃保證續保的壽險意外險比較安心(4)在初次罹癌一次金部分可加上產物保險癌症險提高初次罹癌保險/一次金以上建議回覆...有需要協助的地方可以來信,提供 『性別』、『歲數』和『需求』一起討論喔!以專業中立的角度提供完整規劃。
由於保險業招攬自律規範 ,我無法公開討論特定商品。但是盡量解釋其不足之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若看不懂內文,煩請與我聯繫。若你預算只限於1.2萬,那麼這張保單差不多,只是還需要略微調整。只是我會建議提高預算,以便補足保障缺口。而讓我歸劃的話,會大幅調整。我會比較偏向單實支實付險,已彌補不足之處。相較於殘廢/失能、罹癌等無法承擔之開銷,一般的醫療開銷相較之下反而不會是你無法承擔的風險。換言之,無法承擔的風險,屬於殘廢/失能、罹癌的部分。而並非一般的醫療行為。實在沒必要將雙實支實付險神話了。規劃雙實支實付險,需建立在你已經做足無法承擔的保障才是。而不是為了雙實支實付險,卻犧牲掉無法承擔的保障。這無疑是本末倒置。我點出幾項你需要注意的地方跟建議。一、第一張實支實付險主要目的在於理賠住院手術換言之,該張保單能夠理賠到門診手術的情況甚微。因為有將手術定義為: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的第七節換言之,不在第七節的手術項目就不予理賠。但是這點關係到第二張實支實付險做互補。故多少還是有其價值存在。只是一般來說我不建議選擇該險種。因為門診手術屬於趨勢,未來門診手術只會更多不會變少。那就是變相的縮減了理賠範圍,故價值相對減少。這點看你個人是否可以接受。二、第二張實支實付險,建議拉到最高保額(計畫五)該保險公司最有價值的保單就是該張實支實付險。倘若降低該張額度反而會失去當初規劃的目的。因為規劃保險,其中最大的考量之一在於整體性。而第二家人壽公司投保的目的就是為了它們的實支實付險。你若降低額度,反而會降低其當初規劃的目的。簡單的說...我們要的是他的附約,而不是主約。三、產險公司的防癌險需要注意該張防癌險規劃的好,那的確不錯。他這張主要目的在於跟某保險公司的防癌險做互補。可是我看你規劃的內容似乎並沒有該商品。因為產險公司的商品皆為非保証續保,在此情況下強烈建議要做互補。否則保險公司在續年時,可以無條件拒保。但是你有規劃重大傷病險跟防癌險。一次性理賠金就合計為:140萬再加上該產險商品,輕度癌症理賠金5萬合計共為145萬,這點就看你個人覺得是否足夠。(重度癌症理賠金不是說一定拿不到,只是在非保証續保的情況下...不建議預設立場)四、意外險的挑選第一家人壽公司的意外險,其主要價值在於它的附加條款。但是我看你並未規劃進去,那價值就會大打折。純粹只是一張保障意外殘的意外險罷了。建議若沒有加購附加條款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拔除。當然,你若真的很喜歡保留亦無不可。只是你都投保了產險專案了...我不認為有這必要。不如將此預算挪到其他保障上會更好。而產險公司的意外險挑選,新十全跟快樂童年擇一即可。兩個理賠內容各有千秋,其保障價值差不多。但是我會優先規劃快樂童年。因為新十全屬於該公司獨賣商品。你找任何非屬該公司的業務,也只能轉給該公司的業務做投保。看起來對你來說可能沒有差。但是實際上會衍生出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幸理賠時;無法第一時間掌握理賠狀況、進度。這點對我個人來說影響非常大,就看你個人在意不在意。最後,現階段正是大人背負責任最重的時期,畢竟家庭任何的開銷、支出,都要仰賴大人持續工作來獲得工作收入,因此家庭經濟來源者的保障更應該足夠,在替孩子規劃保單之餘,請務必將大人的保單重新檢視、補強,唯有足夠的保障才能朝著理想的家庭生活、個人規劃前進,千萬別忽略了。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或來信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私訊或來信詢問,謝謝。
全球人壽附約實支實付XHR一般都用計劃5就好,因為實支是病房差額、手術費、醫療雜費分項限額理賠,買太高用不到那個額度也沒意義,LDC 1萬+XHR計劃5 最佳選擇。計劃5跟計劃6差距不大,雜費 12萬跟13.5萬病房費3,000元跟4,000元但是買計劃6主約成本會提高。(計劃6主約額度須規劃1.7萬$2,822元/年)一般來說XHR會建議買到計劃5就可以了原因在於計劃6,雜費僅多了計劃5一點點計劃5雜費限額12萬計劃6雜費限額13.5萬也就是說計劃5 CP值較高
我先點出幾個重點跟你說明一下。再行回覆你所提出的疑問。如果可以的話,看預算是否能提高。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若不行的話,必然要做取捨。會說的這麼白,主要是因為我不覺得做取捨是有錯的。食、衣、住、行、育、樂,每件事情我們都在做取捨。其中亦包含投保這行為。重點在於,如何透過有限的預算,購買到最高的效益。這才是我們要做討論的地方。儘管保單不完整、不足,但是這儼然已經不是重點了。重點是要放在是否真的能夠幫上你的忙。換言之,就是能夠達到分散事發時的財務壓力此一目的。這樣說可能讓你感到抽象,我簡單舉個例子:61歲以上保戶,投保殘扶險,年繳保費多半都很高。(姑且先不論因體況而拒保的情形)所以無力負擔的保戶,可能會稍微調降保額。那怕每月給付3萬、2萬可能不足以支撐事發當下的完整開銷。但是每月給付3萬,足以支付看護費,剩下的只有生活費、醫療耗材等末項支出。相信家屬絕對不至於無力負擔餘下支出。再簡單的說,理賠金就算不夠,但是依舊能夠大幅分散你的財務壓力。而不是一定要追求到完整支付。能的話當然最好,但是不能的話,那我們退而求其次又何妨?我再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0+*年收入為100萬,於今年度投保200萬重大傷病險。二年後不幸罹患第二期大腸癌,醫生建議使用標靶藥物爾必得舒(Erbitux)。假定療程時間為一年,共花費180萬。實際損失就是年收入100萬+醫療開銷180萬=280萬那麼,實際上0+*也僅損失80萬。其餘200萬的損失,自然是轉嫁於保險公司。這就是我所提的大幅分散事發當下的財務壓力。以下給你一些建議,你參考看看。一、意外險建議優先選擇產險公司的專案可能你擔心的點在於非保證續保。但是在預算不夠充裕的情況下,他會是超值的選擇。況且,意外事故本來就屬於獨立事件。不會彼此受影響,更無關聯性可言。再白話一點的說,並不會因今天被車撞,代表著下個月、半年後也會被車撞。這也就造成了投保上相對容易許多。因為彼此間皆為獨立事件。倘若不幸被拒保,換下一家投保又何妨?(但是健康險不適用)而你可能誤會我上面回覆的意思,畢竟我不便公開討論特定商品才造就你的誤會。儘管該張意外險附加條款不錯,但是我指的是重大燒燙傷附加條款。而不是意外住院險、意外實支等項目。當然,你若覺得其他附加條款不錯也可以。只是我覺得將此預算加到其他保障上會更好。另外要注意意外實支是正本理賠就是。二、主約並非多就是好,重點在其效益多家保單可以達到互補效益沒錯。但是也會造就一種現象,必然會增加主約保費。換言之,你可能要衡量第二張實支實付險是否要捨棄掉。我知道該張實支實付險很強、很好用。但是僅為了該張實支實付險而投保,是否有其效益?再簡單的說...將此保費挪到其他保障上會更好。而我上面所回覆的,只是提醒你理賠內容。並非代表著那張完全無用。就如同我所回覆的,該張重點在於住院手術。倘若真不幸施行住院手術,那依舊得以理賠。但手術項目需符合健保2-2-7或許你可以參考此篇,有較為詳細的解說:實支實付險怎麼買? (下)這點造成你誤會,真的很遺憾。因為個人習慣將保單需要注意(缺陷)的地方事先告知保戶。以避免日後有所爭議、糾紛。但是我會建議你考慮看看該公司另一張實支實付險。(正本理賠那張)同一家公司兩張不同的實支實付險,其主要差異點如下:A實支實付險:手術定義限縮於健保2-2-7,不符合第七節手術項目則不理賠。副本理賠B實支實付險:得理賠門診手術-手術費,但是不理賠門診手術-雜費正本理賠換言之,B實支實付險理賠範圍較廣。回覆你所提出的問題(不過你可能要看一下我上面的回覆在想這個問題)Q.第二實支最高是六,到底要選五還是六?A:投保計畫五(這點我未解釋清楚,是我個人疏忽,抱歉)因為需要符合投保規則,而該公司該張保單的投保規則如下:受限於壽險主約額度(LDA/B/C以投保金額 x 60計算)21-99萬可投保計畫五;100-299萬可投保計畫六。但是上面回覆已提到,我們要的是該附約,而非主約。倘若為了符合投保規則而刻意提高主約額度,那就是變相的增加保費。但是計畫五跟計畫六差異並不大,實在不符合效益原則。故投保計畫五即可。 最後,若你不介意的話可以與我聯繫。否則這樣討論下去可能多少會有所誤解。或是我直接規劃一份保單供你參考。畢竟有個雛形,我們也方便討論。以上,一點建議你參考看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