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和新金鑽使用數月心得

我用了數個月,
股票選擇權的概念在台灣算是新,不過在國外就很一般,
目前國外很多券商都可以提供外匯、ETF、或是各股的買賣,倍率最高也有可以承做到400倍。
以康和剛推這個平台我是很看好的,
提供股票配置新的方法,增加市場上操作的彈性。

不過,問題來了。

我發現最大的問題在於是跟證券商對賭的模式,所以康和是對手也是做手,
(基本上跟上面說國外的平台也是同樣的意思,所以並沒有問題)
但康和報價上給人的感覺是如果你有貨在手上,或是要操作的標的在市場上熱門了,
他就給你拉很大價差,即使是台積電、鴻海也是一樣,
但是沒有貨在手上的價差就跟市場上差不多(沒貨所以感受較低),
不過有時還是比市場上報價差個三碼,相對之下股價低的成本就高於市場好幾倍了。

轉個兩張圖給大家評估一下,方向對了雖然可以賺到錢,但部位幾乎大不了,
常常買得比現貨高一檔,要賣的時候低現貨好幾檔,相形之下現貨部分可以賺短線,用康和新金鑽平台是虧錢的,
康和新金鑽使用數月心得
康和新金鑽使用數月心得
我認為康和報價的部分需要再評估才有競爭力,免得只是推個平台炒個短線,
數月前還推薦很多人開戶,現在還在評估評估,日後再補充心得。

再來康和的停損平倉方式相較於過往的使用經驗來說不是很有利,
目前康和沒有移動停損,如利用槓桿來設定停損的價位,會遇到停損在最低點的窘境,
康和是今日收盤觸及平倉價,用隔日的對低""委買價"",委買價、委買價、委買價喔
規則訂好是沒有錯,不過會產生隔日平盤交易一筆,委買是跌停、委賣是平盤的時候,
即使下一筆交易到尾盤都是漲停鎖死,當天的停損結算價仍然是跌停、是跌停、是跌停,
這樣的設計有點不習慣。
過去的經驗是收盤日觸價,以隔日的第一筆交易,或隔日收盤價為結算價較多,
因為營運公司在隔天第一盤或尾盤定價平掉部位,基本上也合理。

整體上康和新金鑽軟體還報價設定可以再進行提升,目前增加操作彈性的想法還套用不上去。


2018-07-30 12:07 發佈
MasterJames wrote:
我用了數個月,股票選...(恕刪)

天才!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