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何謂共同市場?

在這邊想請教專業人士

何謂共同市場呢 因為小弟平常都忙著工作 沒多於的時間專研

請有研究的大大說明 謝謝

又 把歐洲共同市場的模式套用在兩岸 是否能夠達成同樣效果

這邊不討論政治 單就經濟學方面來討論~


謝謝
2008-03-13 10:4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市場
建議你可以google一下

共同市場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形式中的一種程度
特點:
1.成員國間"完全取消關稅壁壘",並對非成員國"統一關稅"
2.成員國之間資本、勞動力"自由流動"

這是一個很明確定義的名詞,好像被政治化了....但是一想到未來中國跟台灣資本、勞動力"自由流動",還滿可怕的...最近我們公司蠢蠢欲動,想要將總部搬到上海了
共同市場,真的會把台灣吞掉,一堆廠商搬到中國,經濟怎麼會變好,錢也搬過去,技術也搬過去,真的想把台灣弄死
我的看法
共同市場下
1.政府少了關稅收入 而且台灣能進口給大陸的趨近沒有
(改天的國慘車 應該也會變大陸製)
2.因為大陸同文同種的語言優勢薪資又低導致
台商帶著技術帶著錢去 技術被學走 然後無力生存
回台說政府不對
3.然後大陸貨品沒有關稅 更大量傾銷台灣
4.大量物流轉入 導致海關稽核不周 大量黑心台灣人
進口大量黑心大陸商品
5.製造業(汽車製造組裝)應為共同市場跑去大陸 台灣人失業
導致社會問題 和內需購買力下降

6.還有大陸大多數的人的收入比台灣人差(消費能力)
可能去買對他們來說貴的要死的台灣進口(海空運很貴耶)
的農產品嗎?(大陸很多水果不比台灣差又比台灣便宜)
假設有些相對有錢的大陸人也是買日本的

7.無關稅 大陸低價農產品會毀了台灣農漁牧業
因為用量大宗的食品加工業不會再用台灣貨
因為大家都要便宜的食品 而台灣農漁牧業人口收入大減
不只會產生大量社會問題 也拖垮台灣經濟

幾十萬的台灣農漁牧業 沒有購買力造成內需更加萎縮
一萎縮後一開始貪圖壓低成本買大陸貨的食品加工業(就是賣吃的)
因為內需減少導致失業或改行(台北開計程車的更多
外縣市白牌計程車增加)
然後失業的加工業者又產生社會問題(偷拐搶騙 自殺
小孩幼年失學走入黑道 逼女兒賣春之類)
8.台灣畢業的學生找不到工作 因為大陸人也說中文
要求的薪水又低 碩士博士也便宜 多少人要失業
想找個前少一兩萬混口飯吃發現大陸人早佔了缺
想去開計程車 發現農漁牧業的失業人口已經佔了你的缺

9.當大家已經賣妻賣女 逼良為娼暫時混口飯吃時
發現大陸妓女 萬中挑一的貨色也以相對低廉的價錢 搶入台灣市場

10.想投資成本低一些的詐騙工作 發現早就共同市場
且亞洲詐騙集團們總部都設在大陸 沒指望了

11.不得已台灣人只好去乞討 (哪怕你是知識份子)
拿了碗去到市場要去乞討時 發現要求更低的大陸職業乞丐
已經有佔據了最好乞討的位置

12.然後台灣花費n個社會資本 和以前的菲律賓一樣
送台灣大學畢業的學生去國外當台勞
然後其他國家會出現掛台灣新娘的人口仲介業出現

13.然後大陸的高知識份子x師類 都已其他名義來台
然後律師事務所請的 掛名清潔工的大陸人
做著小律師的工作
台灣診所內看診的卻是大陸醫生 名義是台灣醫生老闆的幫傭
然後請一個台灣護士的錢 夠請三個大陸護士
會計事務所 台灣老闆數鈔票去打高爾夫吃飯應酬
大陸會計師清潔工在工作 .......

在大陸(不管沿岸還是內陸)生活水平和台灣都差不多之前
開放是馬上引狼入室的做法 這是我的看法
針對共同市場的發展 , 是必須小心 , 但也不是某些政客口中那般危言聳聽 !!

共同市場 , 是"國"與"國"之間 , 針對經濟或政治議題的談判與開放 , 絕對不是幾年內就可完成全面開放或交流 , 所以也就沒有大陸勞工搶飯碗的事情 .

像歐洲共同市場 , 從原始 6 個會員國 , 到現在 27 個會員國 , 發展時程超過 25 年 , 就是因為上述或其他可能影響各會員國間的內部衝擊 , 而必須在各項主客觀條件因素成熟 , 才能進行談判與交流 , 如今 , 歐元有多強勢 !! 應該知道吧 ! 而且也沒有那一個會員國被吃掉 !

但也因為是"國"與"國"之間的談判 , 對岸也不見得願意談 , 但如果對方願意釋出善意 , 在對等公平條件基礎下進行談判 , 進而達成經濟或政治交流協議 , 這絕對是正面的 !

又有人認為 , 台灣除了農產品 , 好像沒什麼產品可以銷往對岸 , 而且農產品又會被仿冒 ! 但正是因為會被仿冒 , 才需要進行談判 , 修訂條約 , 設定保護 ! 又現在台灣有許多產品 , 必須經過香港或第三地再進入大陸 , 若是可以直接出口 , 當然對雙方都有好處 !

有許多人已被某些政客恐嚇 , 害怕大陸勞工搶飯碗的事情 , 沒錯 , 對岸目前平均收入水準是不如我們 , 但 10 年後或 20 年後呢 ? 我們自己的天空已被綁架太久 , 坐井觀天不進步 ! 台灣的優勢又能撐多久 ? 想想我們的孩子吧 !!

大家都太認真了...

很多事情只是一個名詞,會不會真的照這個名詞的原意走...

那可不一定

更何況 很多事情也不是馬上就可以達成 是分很多階段一步一步去嘗試

所以大家不要被政客危言聳聽的言論

搞得自己嚇自己

寢食難安
個人認為共同市場的立意良好 確實可以提升經濟活流

但後續對台灣的衝擊 卻也是一定會出現的



不過要比造「歐盟模式」 可以需要建立以下條件才比較合理安全

一、主權 歐盟會員國都是主權國家
二、對等 跟聯合國一樣 每個會員國都互相平等
三、和平 市場機制是要靠和平協議建立締造的


如果兩岸環境可以朝這個方向前進 而且都有這個共識

這倒是可以期待的

不過對岸會怎麼想 我想沒人可以打包票吧

我們看做是「共同市場」 對岸卻看成是「一中市場」

個人淺見

limiyo wrote:
針對共同市場的發展 ...(恕刪)


你的回文已經點破了共同市場可不可行了....
"國"與"國"之間.... 有可能嗎??

共同市場一方只講好處,一方則只講壞處,
為什麼不雙方再來辯一下?? 未必越辯越明啦,但至少我們會獲得較多的資訊 :)



看上面大大的文章,共同市場好像真的會把台灣逼向絕路

不過我到不覺得真的會這樣,畢竟歐洲的共同市場,在兩岸有其特殊政治因素

會變的很模糊,也就是說,歐洲的共同市場,不會一模沒兩樣的套在兩岸

再者,很多政論節目說的問題諸如黑心貨,學歷勞工等,這就要仰賴政府的沿革把關

去杜絕來源,學歷的話世界各國都承認大陸學歷,不可穢言的,大陸也有很多優秀

的大學,那優秀的人才來台灣帶動企業的進步對我們台灣的大學生也可以有良性競爭

的效果,這還是台灣人去大陸求學,不是開放大陸勞工來台

再者台灣的企業主真的都是笨蛋嗎?有沒有斤兩會看不出來,相信有去應徵過的大大都知道

現在面試越來越難過關

我到覺得開放無可厚非,現今的世界不可能讓我們都對大陸貿易限制東限制西

形勢比人強,大陸是世界最大的製造者兼大市場,不可能一直這樣限制下去

所以我個人覺得,配套措施作的好,不怕大陸劣質商品來台灣,台灣的優秀產品

反而可以活絡銷售管道,常常聽到有些節目怕台灣會被大陸吃到,難道他們不相信台灣人的智慧

生命會自己找出路,越限制保護他們,到最後反而是害了他們

PS.個人愚見,歡迎討論,不過麻煩不要扯到政治,謝謝



承認大陸學歷這要分成兩部分來討論..

一是國際都承認的,我們不承認好像也沒道理吧?

二是台商子女因為父母經商而到大陸念台商學校或是當地學校,如果不承認其學歷,將來回到台灣可能面臨不能考試或就業,好像也蠻殘忍的?

希望聽聽大家的意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