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作壽險用的儲蓄險 VS 定期壽險 VS 其他壽險類商品

理專最近在大力洗一張保單, 南山人壽的 添美福 儲蓄險, 乍看條件還蠻合理的, 但因為對保險商品不熟,想聽聽大家意見

https://www.nanshanlife.com.tw/NanshanWeb/file/DOCUMENT/12238

-這張保單著重點是可當"終身" 壽險來使用, 以目前被保險人條件, 享有保費 3.7 倍理賠金額, 而且不太受年齡增長而波動
-如反悔不當壽險使用,6年後還本可解約 宣告利率約 3% 我查過iRR很低, 十年只有 1.44%(但會買這張保單的主要不是賺利息收入)

試算表如下, 年紀快40, 投保十萬美金, 死亡可理賠約38萬美金
當作壽險用的儲蓄險 VS 定期壽險 VS 其他壽險類商品

目前我的想法如下:
- 此筆保險確認是當壽險使用, 意思就是花成本美金十萬買保險, 讓家人可以獲得 38萬美金 (雖然只有27萬是保險公司付)
- 希望能有"終身"壽險的理賠效果
- 定期壽險我算過, 如果要到同樣理賠金額保費只需花不到3萬美金, 但定期壽險不能做到"終身" 保證,就算保30年定期壽險, 如果活得太久,不但保費繳了, 也不理賠.



請問有無其他更好商品或是方式,還是說以我的目的這個產品是適合的?
- 需要有 "終身"
- 除限制解約時間外, 需無風險, 所以其他投資性商品不考慮
- 需無陷阱確認理賠


謝謝大家
2018-06-23 19:18 發佈
嗯...我壽險不會主動規劃終身型
而是以定期壽險為主
況且依照你的說法,恐怕投保20年定期壽險就好。
何須投保到30年?

畢竟,壽險主要存在之意義在於留給遺屬。
以避免遺屬失去家庭經濟支柱而喪失原本的生活。
倘若你年紀大後,小孩都成年了,家庭責任也不多了甚至近於0
那為何有必要投保壽險?

應該是優先考慮終身殘扶險,以避免帶給小孩極大的負擔。
這才是我們該思考的地方。
更為詳細的內容,煩請參閱此篇:
壽險該怎麼買?


不過,若你確認思考好,就是要終身壽險。
那也無妨,畢竟保險規劃內容,有時候是觀點的問題。
觀點不同時,我會尊重當事人的決定


而該張保單,有別於其他儲蓄險
建議不要看IRR,否則有失公正。
畢竟該張保單特別之處在於他的身故金是保費的三倍
不可能要求高身故金又要高IRR。

若你純粹只考慮終身身故金。
那該張保單是不錯的選擇。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samhjc wrote:
理專最近在大力洗一...(恕刪)


以保險公司的立場, 優質債券or REITs or 其它 ; 鎖住年利4.7%
36歲+40年 < 平均餘命

所以你36~37歲有3.8倍 ; DM 40歲只有3倍

精算師賭的就是你忍不住會解約

也就是說 只要你打定主意 這筆錢就當送了 死後買一付$380k的水晶棺材
那就划得來

沒有其它了
只要你解約 就不會有1.44%
因為這類通常不像儲"續"險 宣告利率有招牌考量
你這型的通常靠積陰德 才會撐宣告利率

cdfkt wrote:
嗯...我壽險不會...(恕刪)


啊 已經有專業的回你了
我也這麼想 不用看IRR
沒有萬一解約這回事 這個一買就是鎖死

cdfkt wrote:
嗯...我壽險不會...(恕刪)



非常謝謝您專業的回答,也點出了一般人會犯的盲點, 我想包括我還是有迷思,保險不是繳費買保障分攤風險, 而是捨不得給保險公司賺,要保本金拿回來. 所以我要先思考我的出發點.

的確以分散風險來說,您提到的定期壽險是很實務的,如果南山這張保單把它當成遺產規劃兼做給家人保障來看呢? 是否以此目的來說是否符合?還是說應考慮提他類型商品?
我這麼說好了,風險、風險,肯定是需要防範的,以避免萬一發生。
而不是兩手一攤說:又還沒發生,怕啥?
或者我最常聽到的:沒有立即的危險性(這句話真是害死不少人)
當危險發生的時候,往往都是來不及的時候。

保險、保險,他保障的是你財務風險
而不是保你平安富貴發大財的。
這也是為何我只規劃必要性險種的最大主因。



你想要額外非必要的保障,那我會把他歸類為想要
這點端看保戶個人的需求,既然是非必要,就代表著可有可無
但是想要任何事物,必然得付出代價。
而代價就是增加你的保費。

但有些時候,非必要保障我也會規畫。
像是有的保戶有高被動收入,理當不用規劃殘扶險。
但是我還是會規劃下去,但會與保戶討論過。
主要原因有二:
一、定期殘扶險很便宜,理論上不會造成該保戶壓力。
二、假設真的發生萬一,年繳幾千換個幾百萬甚至破千萬不會太壞。


而會優先建議定期險種,主要是因為在相同保障下,
終身險跟定期險種,兩者的保費會相差5~20倍。
(不談論50甚至60歲以上的情況,因費率結構之問題保費會最接近)

在這種情況下,除非預算充裕
否則我個人會建議優先選擇定期險種。
這也是為何我規劃的保單幾乎都是定期險的主因。

再簡單的說,我會比較偏向將錢發揮在最大效益的事情上。



而你所說的遺產...我不禁想問。
為何會侷限於保單?
一般認知只要是財產,皆列為遺產。
非單單只能靠保單完成

你想把保單看成遺產的一種我個人不反對。
但是遺產多半屬於有價性的動產以及不動產
你買屋、買車、買債卷、買股票、甚至存銀行皆可以達到同等的效用。
那為何會侷限於保單?
關於這點我不太明白。


或許你覺得該張保單很划算,符合你心中的投資效益。
但是個人真的不建議你投保終身壽險。

因為隨著孩子成長,未來要花錢的時間點很可能會變多。
孩子可能要上才藝班、補習,甚至可能帶孩子出去玩也是花費。
而家中物品、車子、房子,可能需要替換、維修、裝潢。
以上都是可能的花費之一。

倘若貿然投保終身險種,未來付不出來時。
那究竟該不該解約? 

再簡單一點的說,時間越長變數越多

假設當你小孩有機會出國讀書的時候,那筆花費恐怕不小。
那你是該解約拿回解約金呢?
還是該捨棄小孩出國就學的機會?

假設當不幸罹患癌症,使用標靶藥物一年的花費須破百萬。
那你是該解約拿回解約金呢?
還是該捨棄積極就醫治療的機會?



我能體諒各位不想給保險公司賺的心情。
所以買保險一定要問可不可以拿回來,如果要讓我們可以拿回來,
勢必會付出其他同價性質的事物已做交換,不然保險公司怎麼理賠再給我們錢?
而這同價性的事物,就是貨幣時間價值的問題。

買保險肯定是擔心隨時會用到、會發生。
如果建立在我不會發生,所以我要把錢拿回來的觀點下...
那不覺得很矛盾嗎?
假設都肯定不會發生了,那何須買保險?


假設你真的要投保終身型險種。
只要在預算充裕的前提下,我個人不會反對。
但是會建議你優先考慮下列兩張險種。

一、終身殘扶險
二、終身重大傷病險

因為這兩張,才是我們最該避免的狀況。
且也是花費最為龐大的財務風險。
當不幸殘廢失能,那筆花費實在令是一般家庭無法承擔的風險。
就算資產得以承擔,想必也是花費最大的一塊。
在這種情況下,能有多少遺產留給子孫?
不如將此責任轉交由保險公司承擔會更好。

可以參考這兩篇:
殘扶(廢)險理賠內容
殘扶、長照哪個好?


而重大傷病險,是只要擁有重大傷病資格即可理賠。
對未來醫療技術的進步完全無關,這才是所謂的保障終身。

只要符合健保署的重大傷病範圍內即可申請。
在這種情況下,會最沒有爭議性。
但是一般來說建議殘扶險保障足夠後,在考慮此險種。
因為風險承擔性的問題,殘廢失能>重大傷病。
(不過老年人我基本上只會規劃終身殘扶險而已)




看了上述幾段的回覆,希望能讓您了解保險規劃方向,
畢竟購買保險最重要的用意,就是將無法承受的經濟損害轉嫁給保險公司。

要提供保險方案給您參考,請再私訊或來信告知詳細生日與性別,
如果有任何不清楚的地方也歡迎再來信詢問,謝謝。

保險疑問請GOOGLE:【加乘保險-零加乘】

samhjc wrote:
非常謝謝您專業的回...(恕刪)


讓我試著用您的思維回答您的問題 不然你始終會在原點打轉的

投資$100000 第44年子孫回收$380000 投資報酬率 IRR = 3.081%

您 36~37歲 理論上到你的男性平均餘命是 44年 ; 如果您是女性 那保這就虧大了

也就是說 你被3.8倍的數字迷惑了 ; IRR就只不過是一般美金躉繳儲蓄險的報酬
你不想讓保險公司賺
卻忘了 保險公司養精算師 是不可能作出讓你大佔便宜的保單的

換句話說 你保這個 保酬率只是相當於買美金躉繳儲蓄險
然而你買美金躉繳儲蓄險 還可以中途解約 ; 缺點只是萬一提早掛了沒有3.8倍

於是乎你在賭的其實是你提早翹辮子的機率 你買這個 某種程度相當於買自己早死才會有賺

相對的精算師賭的是機率上 <你早死> versus <你中途忍不住解約> 的概率

不是要說服你改買儲蓄險 或其它任何定期保障險種
而是在討論
說到底 你真正需要, 想要 什麼 ; 只有你自己清楚


creamlemon wrote:
讓我試著用您的思維...(恕刪)


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你的數字正好是美金100000 = 台幣 3百萬

我相信你google一下 ; 台灣終有一天會進入 "保險不全賠" 的狀態
這又不是銀行有存款保障

creamlemon wrote:
讓我試著用您的思維...(恕刪)

保險公司養精算師 是不可能作出讓你大佔便宜的保單的
同感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